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25*2=50分)和兔首铜像。
它们的流失和历史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下列四组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大战C.左宗棠──洋务运动D.陈独秀──戊戌变法3.2008年全国两会十大最受关注话题仍重在民生。
提到“民生”,我们就会想到三民主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4.“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2009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3周年,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
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6.胡锦涛主席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7.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8.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胜利C.渡江作战的胜利D.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11.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12.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党的八大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13.歌曲《走进新时代》中有一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其中称颂的两位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14.14至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世界的发现”是指A.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B.新航路的开辟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D.铁路交通的发展15.但丁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能够反映这一特征的诗作是A、《圣经》B、《哈姆雷特》C、《奥赛罗》D、《神曲》16.“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等规定奠定了君主立宪体制的基础。
这一引文出自A、《拿破仑法典》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17. 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避免革命的改革”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明治维新C、俄国1861年改革D、美国内战18.“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出自()之口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19.“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A、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B、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C、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D、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20.在一份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会主义必然要胜利”。
该文献是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权利法案》D、《人权宣言》21. 下面是对美国青年卡特在1928年某天经历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他驾驶着四轮汽车在大街上奔驰B.他通过电子计算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E----MAILC.晚上,他在电灯光下阅读德莱塞的《美国悲剧》D.他听见了飞机在天空翱翔的声音22. 右图这个操作系统的发明人是A.比尔·盖茨 B.卡尔·本茨 C.阿姆斯特朗 D. 毕加索23.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
”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A.俄国十月革命B.苏联解体 C.八一九事件 D.东欧剧变24.现在大家都知道,出门旅游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要求航空公司将机票预订,这种便利的方式最早出现在A. 英国B.日本C.德国D. 美国25.大众牌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个国家。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各国广泛利用 B.世界越来越连成一个整体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全球化趋势二、材料解析题(计30分)26. 请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图1 图2图3 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图4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请结合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1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分)(2)图2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2分)(3)图3反映的是1951年解放军进入拉萨的情景,它表明什么地方得到和平解放?(2分)(4)图4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5)图2、图4与图1的关系如何?(2分)27.请仔细观察以下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满分10分)图一蒸汽机图二飞机图三火车机车图四汽车图五电脑图六电灯(1)图片一中的蒸汽机是由谁改良的?(2分)(2)写出图四的发明者。
(2分)(3)找出反映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图片。
(2分)(4)请写出一例近几年来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分)(5)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2分)28.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杰出的改革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1)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苏俄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2分)(2)为克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对策?(2分)(3)图3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的改革家,请问他是谁?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2分)(4)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三国实施上述政策方面一点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2分)三、问答题(计20分)29.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请回答:(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4)上述条约在内容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5)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0.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1)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召开两次国际会议而建立的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是什么?(2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中、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联盟?(2分)(3)材料中所说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此后的世界格局又是怎样的?(2+2分)(4)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什么方向发展?(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26.(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194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西藏和平解放(4)抗美援朝战争(5)图2土地改革和图4抗美援朝有力地巩固了图1新生的共和国政权27.(1)瓦特(2分)(2)卡尔·本茨(2分)(3)图五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2分)(4)探月工程、神五、神六、神七飞船成功发射等(2分)(5)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造成更多人员伤亡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新经济政策(2)新政(3)邓小平;改革开放(4)三国当时都面临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任写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三、29.(1)中英《南京条约》(2)中日《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4)都要求清政府赔款(5)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卖国求荣;“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卑鄙无耻等。
(言之有理即可)30.(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3)杜鲁门主义;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4)多极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