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读后感
《定位》是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在2002年出版的营销类书籍,书中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书里阐述了“定位”概念的产生,剖析了“满足需求”无法赢得用户的原因,给出了如何进入用户心智以赢得用户选择之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揭示了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争夺顾客),为企业阐明了获胜的要诀(赢得心智之战)。
读完整本书后,最大的记忆点或许就是“定位”与“心智”。
作为整本书最关键的两个词语,定位就是一种心智管理。
需要强调的是心智是指消费者的心智,而非生产者的心智。
这本书让我对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要你在预期客户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定位就是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
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能知道这个产品在定位上有没有差错:它是什么?如新浪是新闻,百度是搜索引擎,QQ是聊天工具。
在广告、媒体爆炸的今天,谁能够在客户大脑里占有一个位置,谁就能赢得市场。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产品在客户头脑里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那么客户就会选择定位更加清晰的产品进行替代。
譬如苹果的牛顿机,它既是传真机,又是传呼机,又是日程表,又是手写式电脑,太复杂
了。
用户根本分不清它到底是个啥东西,其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而简单得多的iPhone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基于此,或许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使产品进入客户的大脑,并占据一席之地呢?捷径就是争当第一。
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问题: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名,谁会记住第二名呢?虽然现如今有人反驳这个逻辑,但从现实大境况来看,它无可厚非。
道理很简单,先入为主。
能够在同类产品中第一个进入客户大脑的品牌,往往能够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
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头脑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两倍、第三个品牌的三倍。
如果你不是第一个进入预期客户头脑的产品,那就得想出一个能使你成为第一份的特点来。
以山峰来看,日本的富士山虽然在全球山峰中排不上名次。
但却不妨碍它以日本第一高峰的定位扎根到客户的头脑里,并成为日本的象征。
鉴于每一类产品中都有那么多品种,如果你实在无法成为第一的话,那就必须给竞争对手重新定位。
2005年,在硝烟四起的方便面市场中演绎了一场标新立异的争夺战。
陈宝国的一句“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广告语,让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凭借差异化的营销手段,五谷道场知名度大增,成为了2006年食品行业的一匹黑马。
在考虑定位时,一定不要试图改变客户头脑里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啤酒是浅棕色的,如过生产出一种白色啤酒,肯定会以失败告终。
另外也不要企图让人人都满意,就像每个政治家都会坚持“政治立场”一样,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坚持“差异化”。
天下的公司太多了。
要想
不树敌,在各方面都让每个人满意来赢得胜利,这根本办不到。
再者即是名字的影响力。
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是难以进入人们的头脑。
你必须起一个能启动定位程序的名字,一个能告诉预期客户该产品主要特点的名字。
实际上打入人们头脑的根本不是产品,而是该产品的“名字”,预期客户就是用这个名字与产品特征挂上钩的。
比如提起“黑莓(BlackBerry)”手机,就会让我们想到外表黑黑的,带有全键盘的手机,看上去就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
一个好的名字能清楚在客户心中产品的痕迹,并加强客户内心产品模型概念。
而这又推延出一个定义“产品延伸”,它是一个冒险的作法,利用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推出副品牌或新产品,以期通过较短的时间、较低的风险快速盈利,迅速占领市场。
它是捷径,但同时也能快速毁掉一个品牌。
一个品牌建立的定位后,用户对它的期望值是在该定位值上的,如果超出该定位值,依靠本人名声推出快速赚取方法,客户是能快速捕捉信息的。
如果走此种捷径只会快速消耗掉建立起的市场价值,进而贬低原始产品定位。
一个品牌就象一个人一样,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其形象和面孔也不可能是多变的、多样化的。
一个品牌、一个人、一生一世能够专注于做精、做好一件事,在本行业中做到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就非常伟大了。
如果反其道而行就会不知不觉中慢慢掏空了原有品牌所积累起来的资产,背弃了原有品牌忠实的消费者群体。
这种品牌延伸行为,就连海尔、联想等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品牌也无从幸免。
最后,总结来看,定位明确是一个公司走向成功的必备因素。
一
个定位模糊的大规模公司其发展前途似乎比不过一个定位准确的小规模公司。
这就是定位带来的力量,客户获取产品是为了获取它的价值,一个产品不论内在品质做的如何好,没有一个好的定位,似乎就缺乏了用户心中的准入门槛。
用户不会堵上担风险的心态去尝试一个新产品,反之则会去选择一个符合其内心定位的准确产品。
现如今的网红产品红及一时则是准确定位了客户心中的期望值,通过各方面效应,获得了产品的价值。
因此,推出新产品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定位及品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