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建筑第三节流水施 工的 组织方式按照流水节拍的 节奏特征,流水作业主要包括全等节拍流水作业、成倍节拍流 水作业和分别流水作业三种方式。

一、全等节拍流水施 工1.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 工的 条件当所有的 施 工过程在各个施 工段上的 流水节拍彼此相等,这时组织的 流水施 工 方式称为全等节拍流水。

组织这种流水,首先,尽量使各施 工段的 工程量基本相等; 其次,要先确定主导施 工过程的 流水节拍;第三,使其它施 工过程的 流水节拍与主 导施 工过程的 流水节拍相等,做到这一点的 办法主要是调节各专业队的 人数。

2 .组织方法(1)确定项目施 工起点流向,分解施 工过程。

(2)确定施 工顺序,划分施 工段。

(3)确定流水节拍。

根据全等节拍流水要求,应使各流水节拍相等。

(4)确定流水步距, k=t 。

(5)计算流水施 工的 工期。

流水施 工的 工期可按下式进行计算T=(j m+n- 1) K+ Z1- C · Σ Σ ·式中,为流水施 工总 工期;为施 工层数;为施 工段数;为施 工过程数;k为流水步距; z1为两施 工过程在同一层内的 技术组织间歇时间;c 为同一层内两 施 工过程间的 平行搭接时间。

T j m n (6)绘制流水施 工指示图表。

3 .应用举例(1)单层无技术间歇和搭接。

【例3-2】某分部 工程由四个分项 工程组成,划分成五个施 工段,流水节拍均为3天, 无技术组织间歇,试确定流水步距,计算 工期,并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

【解】由已知条件知,宜组织全等节拍流水。

1.确定流水步距。

由全等节拍专业流水的 特点知: k=t =3天 2.计算 工期。

T=( m+n- 1)· k =( 5+4- 1)×3=24天 3.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

如图3- 4。

图3-4 等节拍专业流水施工进度【例3-3】某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有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混凝土三个施工过程,即 n=3。

在竖向上划分为两个施工层,即结构层与施工层相一致。

如流水节拍都是 3d(可通过调整劳动力人数来实现),试分别按以下三种情况组织全等节拍流水:(1)施工段数m=4;(2)施工段数m=3;(3)施工段数m=2。

【解】按全等节拍流水施工组织方法,则流水施工的开展状况如图3-5(a)、(b)、(c)所示。

由图 5-5可以看出:1.当施工段数m大于施工过程数n,各施工段上不能连续有工作队在工作,但各工作队能连续工作,不会产生窝工现象。

2.当施工段数m等于施工过程数 n,各工作队都能连续工作,且各施工段上都能连续有工作队在工作。

3.当施工段数m小于施工过程数 n,各工作队不能连续工作,产生窝工现象,但各施工段上能连续地有工作队在工作。

图 3-5(a) m>n时流水施工开展状况图 3-5(b) m=n时流水施工开展状况图 3-5(c) m <n 时流水施 工开展状况(3)多层建筑物有技术间歇和平行搭接。

组织多层建筑物有技术间歇和平行搭接的 流水施 工时,为保证 工作队在层间连 续施 工,施 工段数目m 应满足下列条件:z z c 1 2 m nk式中,Σ为一个楼层内各施 工过程间的 技术组织间歇时间之和;为楼层间技术kkZ1 Z2 k组织间歇时间;为流水步距;为一层内平行搭接时间之和。

【例3-4】某项目有Ⅰ、Ⅱ、Ⅲ、Ⅳ四个施 工过程,分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 工,施 工过程Ⅱ完成后需养护一天,下一个施 工过程Ⅲ才能施 工,且层间技术间歇为一 天,流水节拍均为一天。

试确定施 工段数,计算 工期,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

【解】1.确定流水步距:k=t=ti=1天 2.确定施 工段数:1 1 6(段)1 1z 2 z 1m n4kk3.计算 工期:T=( j · m +n- 1)· k+ΣZ1-Σc =(2×6+4- 1)×1+1- 0=16 (天) 4.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见图5- 6。

图 3-6 分层并有技术、组织间歇时的 全等节拍专业流水二、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1.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的 条件当同一施 工过程在各施 工段上的 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 工过程之间彼此的 流 水节拍全部或部分不相等但互为倍数时,可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

2 .组织方法(1)确定施 工起点流向,分解施 工过程。

(2)确定流水节拍。

kb(3)确定流水步距 ,计算公式为: kb=各流水节拍最大公约数。

(4)确定专业 工作队数,计算公式为: n nt j k n 1b jj 1j 1b式中,j 为施 工过程 j 在各施 工段上的 流水节拍;bj 为施 工过程 j 所要组织的 专业 工作队数;n1为专业 工作队总数。

(5)确定施 工段数1)不分施 工层时,可按划分施 工段的 原则确定施 工段数,不一定要求m ≥ n 。

2)分施 工层时,施 工段数zz c1m n2k b k b k b(6)确定计划总 工期:T=( j m+n1- 1) Kb+ Z1- C Σ Σ · ·j n1 kb式中,为施 工层数;为专业施 工队数;为流水步距;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7)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

3 .应用举例【例3-5】某项目由Ⅰ、Ⅱ、Ⅲ三个施 工过程组成,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 =6天,=4 天,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并绘制流水施 工的 横道图进度表。

【解】 1.确定流水步距 kb =最大公约数{ 2,6,4}=2(天)2.求专业 工作队数:t 1 2 b 1 31 k b2 t 2 6 k b 2 b 2t 34b32k b 23n 1 b i4 22 i 13.求施 工段数:为了使各专业 工作队都能连续有节奏 工作,取 m=n1=6段。

4.计算 工期:T=(6+6-1)×2=22(天)。

5.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见图5- 7。

图3- 7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进度计划【例3-6】某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 工程,有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混凝土三道 工序,流水节拍分别为=4天,=2天,=2天。

绑扎钢筋与支模板可搭接1天。

层间技术间 歇为1天。

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

【解】1.确定流水步距: 各流水节拍的 最大公约数=(天)kb= 2 2.求 工作队数:t 1 4 b 12k 2bt 2 2 k b 2(队)1b 2t 3 2 队 1( )b 3k 2b32 1 1(队)4n 1 b ii 1Z 2 k bZ 1 c 0 1 1 42 2 23.求施 工段数: m n 14 k bk b4.求总 工期:T j m ( n 1) 1k Z c (2 4 4 1) 2 0 1 21(天) b 15.绘制流水施 工进度表,见图5-8。

图 3- 8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成倍节拍流水施 工进度计划三、无节奏流水施工(分别流水)1.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的条件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经常由于工程结构形式、施工条件不同等原因,使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工程量有较大差异,导致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差异很大,无任何规律。

这时,可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最大限度地实现连续作业。

这种无节奏流水,亦称分别流水,是工程项目流水施工的普遍方式。

2 .组织方法组织分别流水施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证空间连续(工作面连续),另一种是保证时间连续(工人队组连续)。

组织方法如下:(1)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分解施工过程。

(2)确定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

(3)按相应的公式计算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4)按空间连续或时间连续的组织方法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保证空间连续时,按流水作业的概念确定流水步距。

保证时间连续时,按“潘特考夫斯基定理”计算流水步距,方法如下:1)根据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求累加数列。

累加数列是指同一施工过程或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的累加。

2)根据施工顺序,对所求相邻的两累加数列,错位相减。

3)取错位相减结果中数值最大者作为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5)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3 .应用举例【例3-7】某屋面工程有三道工序:保温层→找平层→卷材层,分三段进行流水施工,试分别绘制该工程时间连续和空间连续的横道图进度计划。

各工序在各施工段上的作业持续时间如表5-2 所示。

表3-2 各工序作业持续时间表施工过程保温层找平层卷材层第一段3天第二段3天第三段4天2天2天3天1天1天2天【解】 1.按时间连续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首先求保温层与找平层两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

3, 6,10—)2, 4, 73, 4, 6,– 7 Ka, b=max{3 4 6 - 7}=6(天),,,同理可求出找平层与卷材层之间的流水步距,为 5天。

(2)绘制时间连续横道图进度计划,如图 5- 9所示。

图3- 9 时间连续的横道图计划2.按空间连续组织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

按流水施工概念分别确定。

(2)绘制空间连续横道图进度计划,如图 5- 10所示。

图 3-10 空间连续的横道图进度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