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颜色与光谱特性

颜色与光谱特性

2.1.XYZ色度学系统。
2.1.1光源色的三刺激值
光源色:由光源发射的光的颜色。
X= K∫S(λ)x(λ)dλ
Y= K∫S(λ)y(λ)dλ
符号说明:
K:归化系数 S(λ):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X(λ)、y(λ)、z(λ):色度函数
Z= K∫S(λ)z(λ)dλ
2.1.2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X= K∫τ(λ)S(λ)x(λ)dλ Y= K∫τ(λ)S(λ)y(λ)dλ Z= K∫τ(λ)S(λ)z(λ)dλ
波长范围 nm
27 SSB 10.30.02
二、光谱特性分析
1. LTA≥70% LTA: 在可见光范围内玻璃在照射体A下的透光率。 2. 紫外线导致颜色退色,对物质有破坏作用,晒黑皮肤。 3. 红外线透过率高,那么室内的温度会提高。 4. 测量颜色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
28 SSB 10.30.02
12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2.3.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 不同光源所发出光的能量分布是不相同的,因此用不同的光照射同一有 色物体,就有不同的颜色。 2.3.1标准照明体 A照明体:为全辐射体在绝对温度为2856K时发出的光。 C照明体:代表相关色温为6774K的平均昼光。 D65照明体:代表相关色温为6504K的昼光。 2.3.2标准光源 A光源:由相关色温为2856K的充气螺旋钨丝灯实现。 C光源:由光源A结合滤光器实现。 D65光源:目前暂不规定实现D65的人工光源。 2.3.3样品的照明和观测条件
化学形式
Redox=0.3 Fe+3 Fe+2 CoO
着色
绿色 黄色 兰色 兰色
备注
不同化学物质对光源中各种 不同的光波具有不同的吸收率; 对某些光波吸收得多些,而对某 些光波吸收得少些;经选择性吸 收后,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 射光线比较,不仅在亮度上有所 减弱,而且,在光谱成分上也有 所改变,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 该化学物质不吸收或吸收较少的 色。
15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垂直/垂直(符号为0/0) 样品被一束光照明,光速的轴线与样品表面的法线间 的夹角不超过5°;照明光束的任一光线与轴线间的夹角 不超过5°;观测光束也应遵守同样的限制。测量给出的 是规则透射比。 垂直/漫射(符号为0/d) 样品被一束光照明,光速的轴线与样品表面的法线间的夹 角不超过5°;照明光束的任一光线与轴线间的夹角不超 过5°;用积分球测量半球(2π)的透射通量。测量给出 的是全透射比。 漫射/垂直(符号为d/0) 漫射/漫射(符号为d/d)
91.24
89.02
-6.381
-7.545
0.794
2.937
≤1
≤1
89.38
88.96 88.70
-7.202
-7.764 -8.400
2.749
2.748 2.700
≤1
≤1 ≤1
17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应用
着色剂
铁粉 钴/Cobalt 硒/Selenium 铬/Chromium 铜/Copper 镍/Nickel 钛/Titanium 铈/Cerium
度学系统)表示。 2.2. 在大于4 的视场时,采用X10Y10Z10色度学系统(CIE1964年 的补充色度学系统)表示。 2.3. 1976年的L*a*b*色空间(CIE LAB色空间) 2.4. 1976年的L*u*v*色空间 2.5. 孟塞尔颜色体系
5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对光的反射、吸收及透射的能力不同,结果会发生以下几种
现象:黑色的 不透明体/白色的不透明体/无色透明/灰色。 1.2影响颜色的因素:
光源、物体颜色、眼睛、大脑:所以颜色三刺激值的计
算涉及到光源能量分布S(λ ) 、物体表面性能τ (λ )和人 眼的颜色视觉。
4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380
420
460
500
540
580
波长
620
660
700
740
780
400~450nm 450~500nm 500~570nm 570~590nm 590~610nm 610~700nm
紫色
8 SSB 10.30.02
兰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1.颜色特性分析
2.3. 1976年的L*a*b*色空间(CIE LAB色空间)
6 SSB 10.30.02
dλ:波长间隔,一般采用10nm或5nm
物体色:光被物体透射后的颜色。 符号说明:
K:归化系数,= 100/∫S(λ)y(λ)dλ
S(λ):标准照明体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X(λ)、y(λ)、z(λ):色度函数 dλ:波长间隔,一般采用10nm或5nm
一.颜色特性分析
2.1.3三刺激值 在三色系统中,适当地选择三个参照色刺激,经相加混色后与待 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利用这种原理表示待测色刺激。三色为红、绿、 蓝,分别代表可见光中的长波长、中波长、短波长。
13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标准照明体 VS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XYZ色度学系统
300 250 200
相对光谱功率
150 100 50 0 380 420 460 500 540 580 波长 620 660 700 740 780
A照明体 C照明体 D55照明体 D65照明体
400~450nm 450~500nm 500~570nm 570~590nm 590~610nm 610~700nm 紫色 兰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7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2.1.4 色品函数 x(λ):代表红颜色的数量。(610~700nm) y(λ):代表绿颜色的数量,还代表待配色色光的亮度。(500~570nm) z(λ):代表兰颜色的数量。(450~500nm)
XYZ色度学系统
2 1.5
色度函数
1 0.5 0
x(λ ) y(λ ) z(λ )
ρ(λ): 试样的可见光光谱反射比,%.
Dλ:
dλ:
标准照明体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V(λ): 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 波长间隔,一般为5nm,10nm.
24 SSB 10.30.02
二.光谱特性分析
3.3紫外线透射比:光谱范围为280nm~380nm。 τuv=「∫τ(λ)Uλdλ」/ 「∫Uλdλ」 说明: τuv:
SeFe
Se Cr2O3 CuO NiO TiO2/TiFe CeO2
青铜色
粉红色 黄绿色 绿蓝色 棕色 黄色 无色
400~450nm 紫色
450~500nm 兰色
500~570nm 绿色
570~590nm 黄色
590~610nm 橙色
610~700nm 红色
18 SSB 10.30.02
二、光谱特性分析
τ(λ): Uλ :
试样的可见光反射比,%. 试样的紫外线光谱透射比,%.
紫外线辐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波长间隔,一般为5nm.
λ:
25 SSB 10.30.02
二、光谱特性分析
3.4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光谱范围为300nm~2500nm。 τe=「∫τ(λ)Sλdλ」/ 「∫Sλdλ」 说明: τ e: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标准照明体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XYZ色度学系统
300 250 200
相对光谱功率
150 100 50 0 380 420 460 500 540 580 波长 620 660 700 740 780
A照明体 C照明体 D55照明体 D65照明体
23 SSB 10.30.02
二.光谱特性分析
3.2可见光反射比:光谱范围为380nm~780nm。 ρv=「∫ρ(λ)DλV(λ)dλ」/ 「∫DλV(λ)dλ」 说明: ρv: 试样的可见光反射比,%.
11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项目 光谱 光度测色法 种类 反射色 单光路法 双光路法 透射色 色度计法 符号 Ⅰ Ⅱ S P
测量方法
垂直/漫射
反射色 照明和探测 的几何条件 透射色 漫射/垂直
0/d
d/0
垂直/45
45/垂直 垂直/垂直 垂直/漫射 漫射/漫射
0/45
45/0 0/0 0/d d/d
16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1976L*a*b*色品空间(CIELAB;照明体D65,10°观察者)
色品空间 产品名称 Solex Solargreen C3 Solargreen C3+ Solargreen C4 Solargreen C5 产品厚度 L* 5.0mm 3.5mm 3.2mm 4.0mm 5.0mm a* b* 色差 ΔE
τv=「∫τ(λ)DλV(λ)dλ」/ 「∫DλV(λ)dλ」
说明: τv: Dλ: dλ:
22 SSB 10.30.02
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
τ(λ): 试样的可见光光谱透射比,%. 标准照明体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V(λ): 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 波长间隔,一般为5nm,10nm.
二.光谱特性分析
1.3.2 均匀色空间
10 SSB 10.30.02
一、颜色特性分析
3. 颜色的测量方法 3.1 光谱光度测色法: 3.1.1.反射色的测量方法 3.1.1.1 照明和观测的几何条件 3.1.1.2 光谱反射比的测量方法 3.1.2.透射色的测量方法 3.1.2.1照明和观测的几何条件 3.1.2.2光谱透射比的测量方法 3.2 色度计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