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艺术概念

影视艺术概念


三、影视艺术异同

艺术门类。以影象艺术传达情感,表现 人生,创造梦幻的对象。

在艺术语言侧重上,电影一般注重大场 面、电视注重中近景表现。
影视艺术性质
综合性 科技性 产业型 艺术性 传播媒介特性

综合性 P21

空间艺术

时间艺术 融合传统艺术
科技性P21
现代电子科技的产物 电影是科技属性的最好说明 电视发展伴随科技进步进程


除了技术本身,要体现艺术的价值
产业性P22

电影企业: 电影产业结构

艺术性P22

艺术产品 艺术方式:运动镜头、特写镜头、蒙太 奇

传播媒介特性 P23
1、 2、 3、


这两个概念揭示出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 理现象——“媒介依赖症”:过于沉湎于 媒介世界,过于迷信媒介,逃避现实, 怯于人际交流,孤独自闭。

影视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很多时候, 为了利润的驱使,为了收视率和票房, 而放弃道德伦理立场,完全遵循市场化 原则、商业化逻辑
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问题:虚拟性、欺骗性 影视画面精确的记录本性使得观众往往相信银 幕上的活动影像是事件发生过程的真实记录。 而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记录或制作影像的权利 确实掌握在媒介人甚至是权力意识形态的手中 ,这就有可能使影响成为一种别有意图的强势 意识形态话语。

“容器人”

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1980)中提 出“容器人”的概念来形容现代人的行为特点 ,意指现代传媒环境中长大的人,其内心世界 像“罐装”的容器,孤立、封闭,虽然也希望 与他人接触,但与他人接触不深,只是容器外 壁的碰撞,极力保持一定距离,他们还具有注 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外部权威不认同的特点 ,但他们往往非常迷信大众传播媒介。相应的 在行为方式上,他们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 画面一样,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很大,社会上各种瞬息万变的流行文化、时尚 文化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 照。
以之为核心的影像文化的崛起
传播的广泛性、后来居上、影像文化 的崛起、蒙太奇思维与原始思维 作为一种“视觉的世界语”,电影电 视都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不是艺术模仿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正如英国学者钱伯斯指出,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 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 影响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 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 象;它们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 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影视艺术概念

广义

狭义
广义

影视艺术的广义概念包含了影视文学剧 作这一核心,兼容影视的文学改编、影 视的艺术内涵、影视的艺术语言、影视 的艺术样式与风格、影视艺术历史与理 论、影视鉴赏与批评等。
狭义

狭义的影视艺术主要是以影视表现为对 象的艺术形态分析,由于影视是以声画 形象出现的艺术产品,观赏对象的银幕 或屏幕艺术就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内涵。 影象成品艺术表达是重点研究对象。

一、 影视概念

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 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 、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 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 合为欣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 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概说: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 ?

––ຫໍສະໝຸດ 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类梦想的实现、人体的大延伸 代表了一种影像文化的崛起
影视艺术概念

金庆杰
概论 - 历史 - 实践
(时间)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艺术理论是人类广 泛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过 来,实践产生理论,艺术理论一旦产生 ,就会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
美国艺术理论家M· H· 艾伯拉姆斯在其著名的理论
专著<<镜与灯>>中指出


艺术四要素图式 世界 ︱ 作品

二、影视异同

电影和电视都是影像传达的对象,都是 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传播媒介,都是依靠 声画语言进行传播的工具。

有声有色的艺术。多重特性、影像手段 、视听融合、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 供审美体验等 。

在摄制手段上 在记录差异上 在传播形态上 在放映场所上 在控制方式上 在感官效果上



艺术家
读者
“在艺术过程的第一阶段,宇宙影响、 感发作家,作家对之作出反应。 由于这种反应,作家创作出作品,这就 是艺术过程的第二阶段。 作品与读者见面,立即对他产生影响, 这是艺术过程的第三阶段。 在艺术过程的最后阶段,读者因阅读作 品的经验而对宇宙的反应有所调整改变 。这样,整个艺术过程就构成一个完整 的圆圈。”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 巴拉兹称之为 “具有最大影响力的现代艺术”;

“我们世纪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

美国著名学者弗 杰姆逊所说,“在电 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它媒介中所含 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 ” 发生在电视上的事情不再与你相隔 千里或毫不相干。在今天,电视让数 十亿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个事 件、同一个人物。

电视成为我们今天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正是电视所记录的生活,构成了我们 当下的世界。也就是说,生活、现实, 不仅仅是我们直接接触的,大量的更包 括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甚至包括许多虚 拟的“类现实”。
人类梦想的实现、人体的大延伸

人有很多梦想,“永恒”的梦想、“ 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文赋>中的话.意思是说,创作构
思时驰骋想象,顷刻之间浏览古今,瞬时便游遍了四海

从媒介的角度看,著名传播学家麦克 卢汉认为所有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 ”,他认为,“传播媒介决定并限制 了人类进行联系与活动的规模和形式 ”。影视无疑正是人类的这样一次具 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延伸。

如果说语言是人肢体表情的延伸,文字 和印刷媒介是人的眼睛或视觉的延伸, 是耳闻目睹中的“目睹”的实现的话, 广播则是人听觉感官的延伸,是“耳闻 ”的话,那么,影视艺术则是视觉感官 与听觉感官共同的延伸,是既“耳闻” 又“目睹”的,也可以说是古代神话中 “千里眼”和“顺风耳”神话的实现。

影视艺术或影视文化的负面性

电影理论家鲁道夫 阿恩海姆曾在电视仍 处于研制和试播的时期就预见到:“电 视是汽车和飞机的亲戚,它是文化的运 输工具。”
“电视人”
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 件社会的转变》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 。 所谓电视人,是指在伴随着电视的普及和 发展,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 中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注重感觉,在行为 方式上“跟着感觉走”,与在印刷媒介环 境中长大的父辈相比,他们相对不重理性 和逻辑思维。另外,由于收看电视时狭窄 ,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他们 还形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