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必修2-政治生活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件
2020届-必修2-政治生活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件
2、(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31)省政府参事一般由
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 ,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 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每一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同的 ③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 ④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成本低,效率高。)
局限 性
适用 范围
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 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
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 愿,不能直接选择自己心
效率低)
目中的当家人。
①②③县城农及市村县的的级居村以民民下委委人员员大会会选选代举举表、。的选举、①②府县乡的领以及导上乡人的以员各上的级各选人级举大地代方表政、
➢村民如何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管理日常事务?
③村民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怎么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④村民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
【思维误区】关于村(居)委会的几个错误观点
1、村委会(居委会)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注意: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
5、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6)某市规定,对
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街道
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
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
规定
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
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高考复习策略
〖重点掌握〗
一个途径→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在效 的途径
两个区别→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区别; 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的区别
三个意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和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 政治生活的能力。
6、(2018·全国卷Ⅰ·T16)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 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 作站(室)建设,整合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 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 务。上述做法( ) 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 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④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从公民的角度看
➢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 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
适用 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 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
范围 用。
举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 更民主,它们都体现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都是民 主选举方式。
【特别提示】
1、不能认为等额选举当选者已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 民主。实行等额选举不是当选者“内定”,如果候选人 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之所以实行等 额选举,是为了使选举相对集中,使当选者的结构更具合 理性。差额选举如果不规范,会出现虚假宣传,金钱交 易等情况。 2、同样道理,不能认为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更 好,更民主,它们都体现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 都是民主选举方式,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
⑵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纠
纷,协助维护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⑶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选举: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决策: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
讨论决定 管理与监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
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⑷实行居民自治的重大意义
【特别提示】
1、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 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权利,如选举国家 领导人,选举村委会干部等。公民行使选举权是民主选举权利 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都是人 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2、不能认为选举与我无关: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当家作 主的权利。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②公民只有行 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③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好这一 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④公民行使好 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 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选举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认为选举 与自己无关的思想,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 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行使好民主 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 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2、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
(1)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 区,要根据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 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来确定。
(2)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 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映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之间,专家咨询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之间。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重大事 项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 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 面代表的意见。
2、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
社会听证制度是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对于决策机关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机关作出充分反映 民意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是决策利民。通过听证制度,决策 机关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呼声。让公众知情参 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的利益在决策中得到体现。 (2)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市居民自治 ⑴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含义)
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
〖特别提示〗理解居委会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区分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前者是民主
管理机构,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后者是地方基 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和乡镇人民政府。
2、村委会(居委会)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构。 注意:村委会(居委会)是村(居)民管理本村事务
(本居委会事务)的群众自治组织。
3、村(居)民选举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是公民行使基 本的民主权利的表现。
注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公民的 基本的民主权利。
4、村委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的,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
④应当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叫停“村章乡管”不是因为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 理事务,而是因为它干预了村民自治,①不选;乡镇政府有管理 公共事务的职能,②错误;叫停“村章乡管”是因为乡镇政府不 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③正确;“村章乡管”是剥夺了村 委会的民主权利,叫停“村章乡管”是为了维护村委会的民主权 利,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3)县乡两级人大代 表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 地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零容忍”,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因为 A.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管理国家的基础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法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公民享有对决策 的知情权。所以,决策决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它与每个公民密切 相关。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 于形成科学决策。
3、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 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 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 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 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表现 ②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民主决策就是科 学决策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注意: 民主决策不等同科学决策
考点四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1、农村村民自治 ⑴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⑵农村村民自治的内容
➢村民委员会的干部从何而来? ①村民选举:民主选举村干部 ,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 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如何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决策与管理? ②村民决策:通过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