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便秘ppt课件
排便用力
排不尽感
肛直肠内堵 塞感
用手助便
便次<3/w
• 不用泻剂,少有松散便 • 不足以诊断IBS 功能性便秘:无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的证据 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已有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BD. Cash, et al: REVIEWS IN GASTROENTEROLOGIC
刺激性泻药 促动力剂 润滑剂 局部治疗 中药治疗 微生态制剂
欧车前 麦麸 甲基纤维素 艾者思 PEG 4000(福松、舒泰清) 糖类泻药 乳果糖 山梨醇 盐类泻药 如镁盐 番泻叶 鼠李 酚酞 蓖麻油 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 液状石蜡 麻仁润肠丸 开塞露 灌肠 太宁 辩证施治 培菲康等
诊断学-便秘
慢性便秘的概念
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长期持续存 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病因多样, 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 除其他病因
Rome III
慢性功能性便秘需符合以下至少两个条件
至少25%的排便
粪便干硬
便秘诊治流程
(-)
便秘
①
根据便秘特点 经验治疗(2-4周)
病史: 报警征象,>40 岁 疑器质病变 体检:肛门指诊 粪检
(+)
(-)
粪检/生化 结肠镜或钡灌肠等
(+)
无器质性病变 GITT/ARM
②
器质性病变 病因治疗 便秘治疗
便意少、便次少、 排便艰难、排便不 畅、IBS-便秘型
STC 一般治疗 膨松/渗透剂 促动力治疗
病因
1、功能性便秘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 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 变化、精神因素等打乱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 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 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 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 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难;结肠冗长。
临床表现
急性便秘患者多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 吐,多见于各种原因的肠梗阻;慢性便秘多五 特殊表现,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 下腹不适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功能症 状,但一般不重。排出粪便坚硬如羊粪,排便 困难严重者可因痣加重及肛裂而有大便带血或 便血,患者亦可因此而紧张、焦虑。慢性习惯 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经产妇女, 可能与肠肌、腹肌与盆底肌的张力降低有关。
③ 无效
OOC 一般治疗 松弛治疗 生物反馈
无效
MIX
(1)+(2) GITT:胃肠传输试验 ARM:肛门直肠测压 STC: 慢传输型便秘 OOC:出口梗阻型便秘 MIX: 混合型便秘
酌情选用: 一般治疗 膨松/渗透剂 促动力剂 心理行为干预
GITT/结肠压力检测 有无手术指征
肛门直肠进一步检查
药物选择
发生机制
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从小肠 输送至结肠,在结肠内再将大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吸 收形成粪团,最后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通过一系 列的排便活动将粪便排出体外。从形成粪团到产生便 意和排便动作的各个环节,均可因神经系统活动异常、 肠平滑肌病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病变而发生便 秘。就排便过程而言,其生理活动包括(1)粪团在 直肠内膨胀所致的机械性刺激,引起便意及排便反射 和随后一系列肌肉活动;(2)直肠平滑肌的推动性 收缩;(3)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松弛;(4)腹肌与 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最后将粪便排出体外。若上述 的任何一环节存在缺陷即可导致便秘。
2、器质性便秘
(1)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恐惧 排便,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 (2)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水、膈膈肌麻痹、系统 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 (3)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 先天性巨结肠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4)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如子宫肌瘤)。 (5)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 此外,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致便秘。 (6)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药、 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 秘。
伴随症状
1、伴呕吐、腹胀、肠绞痛等,可能为各种原 因引起的肠梗阻。 2、伴腹部包块者应注意结肠肿瘤、肠结核及 Crohn病。 3、便秘与腹泻交替者应注意肠结核、溃疡性 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4、伴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出现便秘,多 为功能性便秘。
问诊要点
1、询问病人大便的性状、频度、排便量、排便是否费 力,以确定是否便秘。询问便秘的起病与病程、持续 或间歇发作、是否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诱发。并了 解年龄、职业、生活习惯、食物是否含足量纤维有无 偏食。 2、询问是否长期服用泻药,药物种类及疗程,是否有 腹部、盆腔手术史。 3、询问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史,负吗啡、鸦片制 剂、可待因、肠道吸收剂等。 4、询问其他疾病情况,如代谢病、内分泌病、慢性铅 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