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每届学生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
这些“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
他们普遍对学习英语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
有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几方面发展程度不一,或听力好写作差,或写作好听力差;有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导致学业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喜欢学英语但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方法,无论怎么用功英语学业成绩也上不去,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一旦滑坡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这就要求教师用极大的耐心、诚心和热情去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学困生克服困难,信心百倍地学习英语呢?下面我就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
但是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老师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
对立情绪。
要转化学困生,就要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当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时,就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使学困生感到自己也有比人强的地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
在每节英语课上,我总是把较容易的留给学困生。
或叫他们朗读事先读过多遍的单词,句子和对话;或叫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当他们读对了,表演正确了,我总不忘送给他们一句“good,you are clever!”;或者面带微笑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
而他们往往会因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激动万分,往往会让他们感觉到“我也行”,“我也是可以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的”,“我并不比别人差”,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交流
尊重、理解、关爱学困生学困生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
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与老师同学亲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学困生的心态。
甚至要有所偏爱,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的形象,要走下讲台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教师的言谈举止要对学困生产生一种“亲和力”。
下课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成绩差的真正原因。
通过真诚地沟通,消除师生间的情感屏障,让他们的积极情感得到启迪和激发。
于是,我开始主动接近他们。
有时在路上遇见他们,他们总是躲闪着想避开,我便先与他们打招呼:“hello! how are you?或glad to see you again.”这时,他们也会咧开嘴笑笑并给我同样的问候。
简单的几句话,一个笑容和友好的眼神让学困生感到老师并没有忽视或歧视他们。
课前课后,我总喜欢让他们帮忙拿图片、录音机,边走边谈心,不知不觉中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偏见和反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学困生也感受到老师其实很重视他们,自卑感也逐渐消除。
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
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重复地读,重复地背,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
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呢?
1.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激起学习兴趣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在课堂上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运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及电脑课件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创设情境。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充分发挥了主体性。
在《i would like some noodles》
教授的内容中出现了很多的食品,我索性将英语课堂布置成一个快餐店,事先将准备好的快餐教具呈现出来,如服务员穿戴的帽子,围裙以及要教授的食品实物等,然后以一名快餐店服务员的身份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上课后先请一个学得较好的学生配合老师表演,学生扮演服务员,老师扮演顾客,学生问老师要买些什么食品,“what would you like”?扮演顾客的老师由此引出,“i’d like noodles ”等一系列有关食品的新单词。
在这样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后,老师根据内容需要将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搭配起来,运用他们自己带来的食品进行练习。
采取集体,小组,双人等模式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了大量的口语训练,同时也调动了一些不愿开口学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也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2.加强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技能的关键:一是帮助学困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学会阅读、写作、制订学习计划、使用教科书、安排学习与娱乐,并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等;二是注意加强和指导学困生学习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其掌握、运用、巩固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检查和反馈,逐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有效性。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要求他们跟紧老师,集中注意力,指导他们加强有意记忆,努力把刚学过的知识记到脑子里,融入到原有的知识块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量做到语言风趣、幽默,吸引学生,达到让学生专
心听讲的目的。
课外,要求他们自觉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好明天学习的内容。
指导他们强化复习,回忆、巩固学过的知识。
只要我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不断引导,强化训练,让学困生从“他律转化到自律”,最后一定能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的。
3.争取家长的配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由于任教班级比较多,学困生自然也有一定数量,而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
于是我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单词等。
家长的配合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总之,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反复过程。
但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歧视他们,积极引导他们进步,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去热爱他们,以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