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桥梁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XXXXXXXX建设工程桥梁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批准: 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二•桩基质量控制2.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标准(见表-2.1)表-2.12.2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程序(见图-2.2)施工准备施工敢样:施工方累报审 : :材料授验 ; :腔配比试验 : :桩机报审 : :开工申请;I监理复複据筋箋制作护筒安装V1粧机就位、分批报验咸孔1监理检验1—下钢筋笼1 a JL*霍注桩身磴下一根桩施工--------------每班檢查\籤]证施工记录[I合恪监理第核 中心'■位苴、标高监理薑核 孔径、孔際监理复核 沉渣厚度芳站检查 L.材料计重、坍 落度' 磋试块见证 2钢箭高度位冒 3.导管埋入聊度 4桩顶标高 5.直充盈系数------ 不合格 理 ・ ----完成后桩头处 理、检测监理抽检合格丨附:施工验收记录 :质量控常厦料2.3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2.3.1施工准备的质量的控制 1.施工方案的审查(1) 钻机型号是否适应本工程地质特点,能否保证工程质量(2) 浆池大小、布置应合理, 并满足施工需要。

(3) 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2. 材料进场核验复核钢筋、水泥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

3.审查经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比报告。

4.开工条件审查(1) 施工许可证手续已办理。

(2) 承包单位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人员) 已到位, 并满足施工的需要。

(3) 分包单位资质报审手续已经监理审查批准, 总分包合同已签订并报监理机构备案。

(4) 施工方案已经监理审查批准(5) 测量定位和施工放放线已经复核桩位放样允许偏差:群桩:20mm,单排桩:10mm(6) 进场材料已经验收, 并能满足施工需要。

(7) 进场桩机、测量仪器已办理进场报审手续, 能满足施工要求; 有计量装置的应具计量设备的有效检定证明。

(8) 灌注桩已提供混凝土配比报告, 采用预拌混凝土时, 混凝土供应已落实。

(9) 特殊工种人员已报审。

2.3.2. 施工过程的质量的控制1.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桩, 由建设单位、承包单位、设计人员、监理单位参加, 并作好试桩记录。

2. 桩位与护筒检查(1) 复核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群桩:20mm;单排桩:10mm(2) 检查护筒中心位置, 允许偏差为50mm。

(3) 在粘性土中护筒埋深不宜小于1m, 在砂土及松软填土中不宜小于1.5m; 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100--200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受江河水影响的工程, 应严格控制护筒内外的水位差。

3. 成孔质量控制(1) 泥浆性能控制指标泥浆粘度为18~22s, 正循环施工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05~1.1.5, 在砂土或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 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5~1.30 。

(2) 孔深应事先应标在钻杆上, 也可用测绳检查。

(3) 检查孔径。

在成桩过程中和终孔后用检孔器进行检查孔径、垂直度, 当检孔器能顺利沉到底者为合格, 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进行处理。

(4) 清孔检查。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 于砼浇筑前进行二次清孔, 并用测绳拴上测锤检查沉渣厚度, 其厚度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4. 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1) 混凝土1) 混凝土配比应准确,水灰比不应大于0.6,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70kg/m3,坍落度为160~200m(开始浇灌时宜为160mm ,砂率宜为40~45%2) 对混凝土原料和拌合物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和抽检:计量每台班检查不少于二次,坍落度检查每台班不少于一次;混凝土如因运输距离长而发生离析,应用人工二次搅拌均匀后浇灌。

3) 砼试块的制作与养护: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块,小于50m3的单桩承台桩,每根桩或每台班必须有1组试块。

试块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2) 混凝土灌注1) 导管直径一般为200~250mm拼装接头应严密,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不允许漏水。

2) 导管底部悬高以300--500mm为宜,砼首灌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以导管埋深不小于800~1200mr为准;混凝土存料斗的大小应能满足首灌量的需要。

3)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检查混凝土顶面标高,导管的埋深应控制在2--3m之间,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m,也不宜大于6m,以防止钢筋上浮。

4) 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灌注过程中若出现堵管、坍孔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断桩。

5) 灌注结束时混凝土顶面应高出设计标高至少一倍桩径,且大于50cm(3) 施工过程中,监理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监理记录,并抽查、核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的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2.3.3桩基检测1. 桩身完整性检测(1) 检测数量道桥工程中的大直径(D> 800mm)灌注桩应全部采用低应变法检测。

(2) 检测时间要求对于灌注桩,桩身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对于预制桩,在砂土中入土7天后进行; 地粘土中入土15天后进行;在饱和粘土中入土25天后进行。

2. 桩位检测(1) 对灌注桩可对护筒进行中间验收。

(2) 桩位检测,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桩位进行100%勺检查。

三.整体式混凝土构件3.1构件质量控制标准与控制方法3.1.1整体混凝土构件模板(见表-3.1.1)表-3.1.13.1.2 .钢筋工程(见表-3.1.2)3.1.3. 混凝土(见CJJ2-90) 3.2整体式构件质量控制要点3.2.1. 模板质量控制要点1.审查支模方案,桥面板采用吊模施工时,支模体系应有详细的模板设计方案,模板设计应结构合理,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2.支承模板支撑的基底应坚实、牢固。

3.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清水混凝土不得使用影响外观质量的隔离剂;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不沾污砼施工缝,木模应在浇筑砼前洒水湿润。

4. 模板、预埋件的中心位置、标高应符合规定;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应漏浆。

表-3.1.25. 模板安装并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于混凝土浇筑前办理验收手续。

3.22 钢筋质量控制要点1. 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裂缝、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 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电弧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重要结构、大直径钢筋应先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钢筋接头检验(见表-3.2.2)。

4. 混凝土浇筑前应办理钢筋报验手续。

表-3.2.2323.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1. 预拌混凝土的水泥、外加剂、混凝土配比报告报监理备案。

现场搅拌应办理材料报验手续。

2. 现场搅拌时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计量、搅拌时间、坍落度进行巡视和抽检,计量检查每班不小于二次,搅拌时间、坍落度检查每班不小于二次。

3•预拌混凝土应帛检随车发货单,坍落度检查每班不小于二次。

4. 试块制作实行见证制度,试块的制作、编号、养护应符合有关规定。

用于检验砼结构强度等级的试块应进行标准养,用于拆模、预应力张拉用的试块应与构件进行同条件养护。

5. 混凝土浇筑前模内、施工缝应清理干净。

6. 混凝土表面应及时复盖、湿润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

对于不便洒水养护的构件应履盖塑料薄膜或涂刷养护液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时,应履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四.装配式构件制作4.1. 预制构件制作质量控制程序(见图-4.1)42质量控制标准与控制方法1. 模板质量控制标准与控制方法(见表-4.2)表-4.22. 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与控制方法(参见表-3.1)4.3. 质量控制要点1. 审查施工方案:安装方法、机械选用、现场布置、浇筑顺序是否合理。

2. 模板制作、安装控制要点(1)检查底模制作的宽度、平整度、拱度(按规定起拱)。

图-4.1桥面预制构件制作质量控制程序I 施工方寬报宙; :测壘覆线报验; ■预制构件胎模1!制作::材料进场报验: 巡视;钢筋品 ”种、规格、位” M,数壘、接 头 预制构件芯模 位直气压|j 附:工序质重评;!定表:L _ __ _____■附.工序质量评1 :定表、试块强;;度报告 1L - - ____ _■…」(2)检查桥面板支模的长度,对于与河床成交角的桥面板应注意板端的冲斜度符合 设计要求。

(3) 预埋铁件、预留孔洞位置;(4) 气囊的固定应牢固,位置应准确,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气囊上浮。

(5)气囊的冲气压力控制在0.2MP,检查有无漏气的现象(要求装压力表),以保证混 凝土截面尺寸和成型质量;(6)控制气囊放气、抽出时间,以保证板面混凝土不发生沉陷、 不产生裂缝为原则。

3. 钢筋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参见3.2.2 、)4.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参见3.2.3)(1) 混凝土洚筑应连续进行, 浇筑抽孔构件时, 底、肋应分次浇筑,并严格控制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捣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气囊或芯模,如有上浮现象应及时雨采取不正当手段措施。

(3) 混凝土构件应加强覆盖、湿润养护。

(4) 空心构件在安装前, 两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封头。

五. 构件安装与桥面铺装5.1 构件安装质量控制程序( 见图-5.1)5.2 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标准(见CJJ 2-90)5.3 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要点1. 作业条件(1) 审查吊装施工方案,包括: 运输方法、吊装方法、吊装机械的选用。

(2) 施工起重机械办理报审手续。

(3) 桥台、盖梁、预制构件经验收合格, 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4) 支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办理报验手续。

2 .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1) 构件的安装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 搁置长度满足要求, 搁置点应平整。

(3) 板面伸出钢筋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4) 灌缝、板面混凝土浇筑前基层应清理干净, 并事先湿润。

(5) 灌缝、板面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

3; 加强加强复盖保湿养护, 养护期间禁止任何车辆行走。

5.4. 桥面铺装质量控制要点1. 桥面铺装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面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 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板面进行清理、湿润。

3. 桥面面防水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桥面泄水孔的进水口必须低于桥面。

5. 浇筑完成后应进行覆盖养护, 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过。

图-5.1 桥面构件安装质量控制程序:施工方案扌艮审 [ :预制构件、桥台〔; !燉輕 : :机械报审 : :施工啟样报验 [「■■■■■■,■■■■■■■■・[¥>上岗证,: :构件磴强1S 报告-旁站检杳■构件规恪、型号、 位直、支座搁苴附:工序质量评定表;中间验收5.5. 变形装置质量控制要点 1. 变形缝构造及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