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学生姓名任铁强指导教师一、原始资料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⑴变电站类型:110 kV降压变电站⑵三个电压等级:110 kV、35 kV、10 kV⑶110 kV:近期进线2 回,出线2 回;远期进线3回,出线3 回35 kV:出线近期2回;远期4回10 kV:出线近期4回;远期8回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⑴变电站在系统中地位:地区变电站⑵变电站仅采用110 kV的电压与电力系统相连,为变电站的电源⑶电力系统至本变电站高压母线的标么电抗(S d=100MV A)为:最大运行方式时0.28 ;最小运行方式时0.35 ;主运行方式时0.30⑷上级变电站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2.5 s3、待建变电站负荷⑴110 kV出线:负荷每回容量10000 kV A,cos=0.9,T max=4000 h⑵35 kV负荷每回容量5000 kV A,cos=0.85,T max=4000 h;其中,一类负荷0回;二类负荷2回⑶低压负荷每回容量1500 kW,cos=0.95,T max=4200 h;其中,一类负荷0 回;二类负荷2回(4) 负荷同时率0.784、环境条件⑴当地年最高气温400C,年最低气温-200C,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50C,年最低气温-50C⑵当地海拔高度:600m⑶雷暴日:10日/年5、其它⑴变电站地理位置:城郊,距城区约10km⑵变电站供电范围:110 kV线路:最长100 km,最短50 km;35 kV线路:最长60 km,最短20 km;10 kV低压馈线:最长30km,最短10km;⑶未尽事宜按照设计常规假设。
6、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 设计的最低要求(最高成绩为及格)是: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2、短路电流计算;3、主变压器选择;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2)设计的较高要求(最高成绩为优)是:1、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2、选择电压互感器;3、选择电流互感器;4、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5、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6、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7、选择避雷器。
7、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含计算过程和结果)2、电气主接线图(用标准2号图纸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8、设计时间2011年5月23日2011年6月10日二、电气部分设计说明1、主接线的选择设计原则:应根据发电厂和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应满足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和经济调度的要求。
根据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输送电压登记、进出线回数、供电负荷的重要性、保证供需平衡、电力系统线路容量、电气设备性能和周围环境及自动化规划与要求等条件确定。
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要求。
主接线的选择必须要保证向用户供给符合质量的电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的运行方式(包括正常,事故和检修运行方式)并能够通过操作来实现运行方式的变化而且在某一基本回路检修时不影响其它回路的继续运行。
其次,主接线还应该简明清晰,运行维护方便,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主接线的设计应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一般情况下,应考虑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即考虑安全、可靠、经济性原则,按照以上原则对主接线进行选择。
(1)110kV侧接线的选择方案一:采用单母分段接线优点:接线简单清晰,使用设备少,经济性比较好,在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者检修的时候另一段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由于接线简单,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就要小。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当要一路母线检修或者出现故障时,该母线上的负荷会停电。
方案二:采用双母线方式接线优点:供电可靠,可以不停电而轮流检修每一组母线,一组母线故障后能够通过隔离开关的轮换操作来迅速恢复供电。
当个别线路需要单独进行试验时,可将其接至备用母线,不直接影响工作母线的正常运行。
)各电源和回路的负荷可以任意的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可以灵活的调度以适应系统各种运行方式和潮流变化。
缺点:投资较大,由于线路较为复杂,在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中很容易出现误操作,还需在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之间加装连锁装置,增加投资比较结论:经过比较,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前提下,就必须适当的增加投资。
采用方案一的供电可靠性太差,一旦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全网停电。
故选择双母线接线,即保证供电可靠性,同时投资也有一定的加大,但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2)35kV侧接线的选择和10kV侧接线的选择方案一:采用单母线接线优点:接线简单清晰,使用设备少,经济性比较好。
由于接线简单,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就要小。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差。
当电源线路,母线或者母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或者检修的时候全部回路停止供电,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方案二:选择单母线分段接线优点:母线发生故障时,仅故障母线停止供电,非故障母线仍可继续工作,缩小母线故障影响范围。
对于双回路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可将双回路接于不同的母线段上,保证重要用户的供电。
缺点:当一段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在此段的所有回路减少了系统的供电量,并使该回路的用户停电。
方案三:选择单母分段加旁路母线优点:供电可靠,可以不停电而轮流检修每一组进出线,一组母线故障后能够通过隔离开关的轮换操作来迅速恢复供电。
当个别线路需要单独进行试验时,可将其接至备用母线,不直接影响工作母线的正常运行。
缺点:投资大,由于线路较为复杂。
在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中很容易出现误操作,还需在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之间加装连锁装置,增加投资。
比较结论:由于该两个电压电压等级侧没有一类负荷,2回路的二类负荷,选择方案一可靠性太差,故采用方案二双母线接线。
比较结论:经过比较,一方面要保证可靠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投资的多少,所以35kV母线采用选择单母分段加旁路母线接线方式,而10kV 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注:35kV 侧和10kV 侧的二类负荷均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其来自不同的变电站。
2、主变压器的选择变压器是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升高或降低电压,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和使用。
从电工学中知道,输电线路中流过的电流越大,损失的功率就越大。
所以采用高压输电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故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力经变压器升压后输送,送到供电地区后经降压变压器变换成低电压供用户使用。
设计的变电所中,35kV 侧负荷每回容量3000kV A,cos φ=0.85,T max =3500h ;10kV 侧负荷每回容量800KW ,cos φ=0.95,T max =3500h 。
近期系统负荷总量和类型统计如下: 35kV 侧的总负荷S 35=5000×2kV A=10 000 kV A 10kV 侧的总负荷S 10=(1500×4)/0.95kV A=6 316 kV A 近期的总负荷S =0.78×(S 35 +S 10)=12 726 kV A 远期系统负荷总量和类型统计如下: 35kV 侧的总负荷S 35=5000×4kV A=20 000 kV A 10kV 侧的总负荷S 10=(1300×8)/0.95kV A=12 632 kV A 远期的总负荷S = 0.78×(S 35 +S 10)=25 453 kV A拟选用三台(近期两台、远期增加一台)SFSL7-10000/110型三绕组变压器,其容量比为:100/100/50;电压比为110±2×2.5%/38.5±2×2.5%/11kV ;接线方式为YN,y0,d11,阻抗电压为:U k12%=10.5%,U k13%=18%,U k23%=6.5%。
⑴ 第一期工程的主变压器的负荷率:0063.63kVA 2000012726kVA==β。
⑵ 远期工程的主变压器的负荷率:0084.84kVA3000025453kVA==β⑶ 事故情况下变压器过载能力的校验1) 三台主变,停一台,应承担全部负荷的70%~80%2) 远期时,三台主变,停一台,应承担全部负荷的70%~80%。
此变电站一台出现故障时承担全部负荷为0058.7825453kVA20000kVA=⑷ 三绕组变压器各侧容量选择: 要求:各侧容量均应≥15%(远期)110kV :%84.843000025453= 选N S 35kV :%67.6620000= 选N S 10kV : %11.4212632= 选N S 5.0 变压器容量比50100100 ⑸ 接地方式: 110kV :直接接地; 35kV :不接地; 10kV :不接地 所以不考虑自耦变压器三、短路电流以及工作电流计算1、主变压器各侧阻抗的百分值:U k1%=(10.5+18-6.5)/2=11% U k2 %=(10.5+6.5-18)/2=0 U k3 %=(18+6.5-10.5)/2=7%其标幺值:(S d =100 000kV A=100MV A)7.010100100701.11010010011***=⨯===⨯=X XX ⅢⅡⅠ各个电压等级基准电流: 1100kv 侧: KA kVMVA Ud Sd I d 502.01153100131=⨯=⨯=35kv 侧:KA kVMVA Ud Sd I d 56.1373100232=⨯=⨯=10kv 侧:KA kVMVA Ud Sd I d 5.55.103100333=⨯=⨯=2、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远期):(1)、三台主变同时运行的情况A K1 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5710028.01*156.479.155.255.279.1502.0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33310030.01*127.467.155.255.267.1502.0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最小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7.28510035.01*166.343.155.255.243.1502.0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B K2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64.1541003/1.128.01*114.641.255.255.241.256.13/1.1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0.1501003/1.130.01*197.534.255.255.234.256.13/1.1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小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5.1391003/1.135.01*155.517.255.255.217.256.13/1.1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C K3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 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64.1131003/)7.01.1(28.01*19.1525.655.255.225.6499.53/)7.01.1(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 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1.1111003/)7.01.1(30.01*158.1511.655.255.211.6499.53/)7.01.1(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小运行方式下:MVA 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1051003/)7.01.1(35.01*176.1479.555.255.279.5499.53/)7.01.1(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三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如下表一所示:表一:I"k I ∞I sh 最大方式357.0 1.79 1.79 4.56主运行方式333.3 1.67 1.67 4.27最小方式285.7 1.43 1.43 3.66最大方式154.6 2.41 2.41 6.14主运行方式150.0 2.34 2.34 5.97最小方式139.5 2.17 2.17 5.55最大方式113.6 6.25 6.2515.90主运行方式111.1 6.11 6.1115.58最小方式105.3 5.79 5.7914.76三台变压器同时工作时短路电流短路电流计算值(kA)短路点K1K2K3运行方式短路容量(MVA)(2)、一台主变停运情况A K1 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5710028.01*156.479.155.255.279.1502.0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33310030.01*127.467.155.255.267.1502.0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最小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7.28510035.01*166.343.155.255.243.1502.0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B K2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5.1201003/1.128.01*179.441.255.255.288.156.12/1.1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6.1171002/1.130.01*169.434.255.255.284.156.12/1.1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小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1.1111002/1.135.01*141.417.255.255.273.156.12/1.1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 C K3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MVA 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7.841002/)7.01.1(28.01*188.1125.655.255.266.4499.52/)7.01.1(28.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正常工作时运行方式下:MVA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3.831002/)7.01.1(30.01*168.1111.655.255.258.4499.52/)7.01.1(30.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小运行方式下:MVA MVA S X S kA kA I i kA kA I X I d k k sh dI k 801002/)7.01.1(35.01*122.1179.555.255.240.4499.52/)7.01.1(35.01*111=⨯++===⨯=''==⨯++==''短路功率:冲击电流:短路电流:停运一台变压器时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如下表二所示:表二: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如下表三所示:表三:3、热稳定计算的等效时间热稳定计算的等效时间等于三部分等效时间之和,即继电保护动作时间+继电器固有分闸时间+断路器灭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