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基本知识
上一页
返回
1. 3 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机床的种类繁多, 其组成与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 现以各种普通机床的 共性部分总结如下:
• (1) 基础支撑部件, 用于安装与支撑其他部件和工件, 承受其重量和切 削力, 如床身底座和立柱等。
• (2) 主轴及变速系统, 包括主轴部件和主变速箱, 用于安装主轴并改变 主运动的速度。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2. 2. 4 第四阶段 • 到1962 年年底, 我国机床仿制品比例从“一五” 期间的78. 5%下降
到了3. 2%。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高精度精密机床的要求越来 越高, 而国内当时还没有具备生产高精度精密机床的能力, 欧美又对我 国进行技术封锁, 苏联也中止了对我国机床的供货, 因此只能自力更生 , 对整个机床行业组织“会战”。 • 1. 2. 2. 5 第五阶段 • 到1965 年年底, 我国累计掌握了二十多种高精度精密机床的技术, 国 内出现了高精度精密机床产业。
第1 章 机床基本知识
• 1. 1 机床的定义 •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3 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 4 机床的分类 • 1. 5 机床的用途
返回
1. 1 机床的定义
• 机床是指用切削加工的方法将原材料(毛坯) 加工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 、一定尺寸精度和一定表面质量的零件的机器, 又称机床为加工母机 。
• (6) 操纵系统, 包括操作控制台、各种手柄和各种按钮等, 它是对机床 进行适时操控的执行部件。
• (7) 润滑系统, 包括润滑泵、过滤器、分配器、管路、油嘴等, 它是保 证机床各运动副能正常运转的部件, 润滑系统有自动和手动两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3 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8) 冷却系统, 包括冷却水泵、过滤器、分配器、管路、喷嘴等, 它是 机床切削时快速散热降温的部件。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2000 年以后, 我国机床工业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为了改变大型、 高精度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 工业领域发展的需要, 提出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 及功能部件为十六项重点振兴领域之一,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的推动下,数控机床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代表数控技术先进水平的 五轴联动机床也打破了国外封锁。
• 1. 2. 2. 3 第三阶段 • 1958 到1962 年“二五” 期间, 我国机床工业进入到提高完善阶段。
这一时期重点发展重型机床、精密机床和锻压机床等, 机床产业设备 基本齐全, 具备了提供大型、精密、高效机床和专用机床的能力, 为我 国汽车、内燃机、轴承和电机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装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953 到1957 年“一五” 期间, 我国机床工业开始发展建设, 建立了 车床、铣床、镗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仪表机床、重型机 床等专业机床研究所, 这对我国机床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 用。在“一五” 期间, 我国机床主要采用苏联的图纸或仿制品, 累计 向全国提供了超过10 万台机床, 主要用于国家的重工业和机械工业的 建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2. 2. 8 第八阶段 • 1986 到1990 年“七五” 期间, 我国数控机床开始与国外合作生产,
机床市场由此向国际市场进发。 • 1. 2. 2. 9 第九阶段 • 1991 到1995 年“八五” 期间, 我国数控机床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 1. 2. 2. 10 第十阶段 • 1996 到2000 年“九五” 期间, 我国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 金属切削机床是机床的重要类别, 众多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机床都是指 金属切削机床。
• 金属切削机床是指用切削加工的方法将金属原材料(毛坯) 加工成具有 一定几何形状、一定尺寸精度和一定表面质量的零件的机器。
• 卧式加工中心的组成如图1-1 所示。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2. 1 世界机床的发展
• (3) 进给及变速系统, 包括床鞍、滑座、丝杠、工作台和进给变速箱等 , 用于传递进给运动和改变进给速度。
• (4) 刀架刀具系统, 包括安装刀具的刀架和刀柄等, 它是刀具与机床能 可靠安装并进行切削的重要部件。
下一页 返回
1. 3 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5) 电气控制, 包括电气柜、电机、各种接触器、控制线路等, 它是机 床能实现一定逻辑控制的关键部件, 如主轴及进给正反向变换、刀具 夹紧松开、冷却和润滑系统启停等。
• 1. 2. 3 总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改革开放近40 年来, 我国机床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机床行业也将 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 使我国由机床制造大国向机床制造强国转变。 机床工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基础, 机床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性 产业, 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对机床的发展史有一定了解, 将有助于人 们把握将来机床的发展趋势, 设计出符合未来需求的机床设备。
• 世界机床的发展历程见表1-1。
• 1. 2. 2 我国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2. 2. 1 第一阶段 • 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我国把
机床工业的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实现了机床的从无到有, 初步建成 了机床行业的构架。 • 1. 2. 2. 2 第二阶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 机床的发展历程
• 1. 2. 2. 6 第六阶段 • 1980 年以后, 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床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
我国开始进行技术改造, 其中包括数控攻关和数控机床的国产化, 通过 技术改造, 企业在关键工艺装备、开发试验手段和装配、加工条件上 得到了改善。 • 1. 2. 2. 7 第七阶段 • 1981 到1985 年“六五” 期间, 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开始发展。在这一 时期, 机床行业一共引进了113 项国外技术, 自行开发了1 225 种新产 品, 中国的机床开始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