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上好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

如何上好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

如何上好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
--------方法漫谈
一、依纲扣本、抓住教材
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

“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首先,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各章节下的子目。

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

同时还要关注和钻研《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看看它的框架结构及重要的知识点的表述与教材有哪些不同。

其次,要抓住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

就政治学科而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把书读厚,另一种就是把书读薄。

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就是要学会把书读厚。

怎样读厚呢?就是学会联系相关知识。

比如复习到社会保障制度时,我们就要思考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地位,内容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像这样打开思维的话,就更有利于全面理解社会保障制度。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把书读厚。

同样把书读薄也很重要。

高考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政治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能得一些分,但是要想得高分就很困难了。

原因就是考生组织答案不完整,不会全面辩证思考问题。

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说到某个知识点滔滔不绝,但常常是丢三落四、不成体系。

因此我们就要善于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脱离教材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知道教材讲了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讲述了哪些内容。

这样答题时就能够结合教材全面组织答案。

高考的考试内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考纲。

尤其要注意的是,要想事半功倍地进行政治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复习。

二、重视方法,提高效果
高三的课型主要是复习课,同学们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

那么在第一轮复习中可采用哪些方法呢?
1. 中心复习法。

即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复习,也就是把握关键词。

每一课的题目或者每一框题的题目基本就是该课或者该框题的关键词,在记忆的时候要以此为主线去理解和把握。

比如在复习“税收”这一课时,就可以以税收作为关键词去展开记忆。

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税收的含义、内容、法律依据、特征、作用、性质、属性、来源、主要类型等。

通过一个关键词可以记住一系列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记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其实也可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去记忆。

比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有五个能力,其实就是五个动宾短语,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等。

这句话比较长,但如果抓住关键词的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要善于把标题(关键词)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

政治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把握三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如需对某些重要知识点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复习。

2. 归类复习法。

归类是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识记。

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

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小专题复习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

应该强调指出,小专题复习的重心不应只放在知识点的归类、梳理和识记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识点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学会以小见大。

比如:关于“增加就业”的问题,就可以运用归类法进行复习。

我们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措施进行归类:如发展生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等。

当然对于我们平时做的试题也可以进行归类,比如针对主观性试题可以大致归为:现象类、因果类、措施类、意义类、认识评价类、体现类、开放类等试题。

然后对每一种试题的答题方法也可进行总结归类。

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比较复习法。

在做选择题时,同学们往往对类似知识点把握不准,结果在两个题肢之间徘徊,从而导致出错。

比如对股票、债券、保险、储蓄等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复习,对比它们的不同点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有哪些内在联系。

这样运用比较法来复习,我们就可以准确掌握相似知识点。

4. 小结复习法。

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通过一节、一课、一章的复习,可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写成小结、列出图表、画成知识树、列出提纲摘要,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这样及时总结、反思,就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