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能手事迹材料

语文教学能手事迹材料

语文教学能手事迹材料【篇一:教学能手事迹材料】教学能手事迹材料时静,女,1982年生,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团结友爱同志,关心爱护学生,不管工作岗位发生何变化,她都以良好的师德、优秀的教学成果,赢得师生的好评,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开拓进创新,与进俱进,做到教书上育人、道理上育人、服务上育人。

教育对她来说不仅是一门职业,更把它看作一项伟大的事业。

她在教育教学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教风。

学科专业知识系统扎实,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具有创新意识。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接受新信息;坚持业务进修,重视自身素质提高,通过业余学习,来充实自己,开拓视野,渊深知识,做一位一兼多能的新型教师。

她有“脚踏实地,潜心治学”务实的教学工作态度,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

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中,能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认真,深入细致,教案书写认真详细,上课时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成绩进步明显。

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

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

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工作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所带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同级教师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初二全县统考中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从教10年来,她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省市县的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她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的荣誉。

作为班主任,她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抓细管,经常找学生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问题,深入学生之中搞好班级管理。

为德育工作者,每接一个新班级,她都注重培养班队干部,共同管理班级,塑造良好班风。

她能面向全体学生,用心经营,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努力和家长取得沟通与配合。

特别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

我们相信,时静老师的崇高品德一定会是我们教师的典范;她的教育教学成果也一定会对我校的师德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前行之路漫漫,她将用自己显著的成果与业绩,不断诠释着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着自己事业的壮丽篇章。

【篇二:教学能手事迹材料】微笑向暖指尖留香----罗田县平湖中学曹坤教师事迹材料曹坤,女,汉族。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平湖乡人,1979年10月出生,1998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教于罗田县平湖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平湖乡第八届人大代表。

2010年被评为黄冈市教研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罗田县名师、黄冈市中学骨干教师、湖北省“两课”先进个人,2012年8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黄冈市“五、一”劳动模范,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

一、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毕业以后,面对着众多的选择,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因青春而无畏的想要和大山的孩子们一起编织他们七彩的童年!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1999年我的教案《山中访友》获得了市级二等奖,这让我很受鼓舞,此后,我就经常把我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和困惑都记载下来,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000年我撰写的综合课教案《走进戏曲天地》获国家级一等奖,2002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罗田县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执教主讲的《散步》获得了二等奖,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让我看到了差距,也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更高层次的追求。

2006年我再次参加了罗田县教研室组织的“课内大比武”活动,主讲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一等奖。

2007年我作为罗田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黄冈市两年一次的全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主讲的《夏感》荣获一等奖。

在2008年参加罗田县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上所讲的优质课《秋天》获一等奖,2009年在“黄冈名师十年回顾风采展”讲课活动中《云南的歌会》获一等奖,2011年在全省举办的“课内比教学”中《与朱元思书》获一等奖,2013年在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子课题现场会上《关雎》获一等奖。

在参加工作的15年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丰富的知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一直都勤于学习,勤于研究,敢于创新。

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摸索出的“古诗词四步教学法”在全县推广。

组织并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成果受到市、县教育专家的高度好评。

几年来,我多次参加国家级优质课、论文比赛,共获一等奖8篇次,省级一等奖12篇次,市级一等奖16篇次,县级一等奖30多篇次。

在全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撰写的《好乘东风扬帆行》一文获湖北省原教育厅陈安丽厅长的高度好评,两次在全省教育系统大会上公开表扬。

几年来,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10余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各级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鼓励。

业绩上,学校一直把我定为九年级语文的把关教师,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所带班级学生中考成绩均居全县前列,连三年获罗田县语文中考四率优胜奖。

荣誉上,我个人被选为平湖乡第八届人大代表。

也先后被评为市、县教研先进个人、全县十佳优秀教师、全县首届金牌教研组长、全省“两课”教研先进个人、全省教研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五、一劳动模范,湖北省骨干教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村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还提名为黄冈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二、在团队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进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必须造就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学团队。

连续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我深知,我们是一个团队,大家的智慧筑就了这个团体的发展,为了让语文组走在教研前列,我鼓励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互相听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听评课活动中互相学习,在借鉴中成长。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措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

鼓励教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一些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际课堂中,还要会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展示出来,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特别要感谢我们学校的各位语文教师,是大家的智慧促进了这个团体的发展,也促进了我的成长。

更让我感到可喜和感激的是,在我个人微薄力量的影响下,平湖中学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于教改教研之中,学校也形成了学习争优、研究创新的良好风气。

三、在关爱中奉献,在奉献中收获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对我影响深远: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生活中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得小天使!从教以来,对学生我总是是发自内心的去呵护他们,哪个学生家庭困难,哪个学生思想有压力,哪个学生学业上有困惑,都一一记在心上。

家访、谈心、故意让他们做我的小帮手、不着痕迹的赞许、高声的夸奖、亲昵的小秘密都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亲近我、信任我!我总是不能忘记毕业会上孩子们说的话,那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赞美:孩子们说他们的曹老师有一双仙女一样美丽的眼睛,那眼里有信任、理解、尊重、鼓励、慈爱、温和还有严厉,就像妈妈的眼睛一样温暖!从教15年,每逢节假日,总有从天南海北寄来的贺卡和发来的短信,看着那些或欢跃或含蓄、或温馨或稚嫩的祝福和感谢,我觉得这是我此生最大的收获和财富。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修行。

在漫长的跋涉中,只要我们心底澄明、心智坚毅,就一定能朝着心中的理想圣殿前进。

15年的坚守,我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一路汗水,一路幸福。

我始终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生活,因桃李芬芳而精彩;心态,因乐观沉静而平和;语文,因实践探索而沃阔;生命,因坚守追求而鲜活!面对着各种赞美和荣誉,我选择微笑淡然!因为我知道,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清贫和坚守!惟愿潜心育得桃李秀,一朝花香春满园。

而我——只愿在教育的园地里微笑向暖,让停伫园地的人指尖留香!【篇三:教学能手事迹材料】爱在事业,乐在奉献——教学能手事迹材料九连城镇海源中学梁飞翔春蚕无需炫耀,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教师无需自语,那芬芳的“桃李”就是对为人师者的最高评价。

2006年,我从河北北方学院政史系毕业了,9月参加工作,至2010年四年间一直从事小学英语工作,从2010年至今从事初中思品教育。

6年来,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学校的指示,家长的期望,勤勤恳恳,努力进取,终于用汗水修成了本科学历,成为了一名中学二级教师。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尽管有时也苦闷无助,失意彷徨,但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还是让我执着地走到了今天。

并且,在这个平凡的行业里,我越来越热爱,越来越努力,我觉得这是一个读不透,看不厌,永远充满好奇的未知世界,我始终在这座高峰下仰望,攀登。

6年来,我细心琢磨,潜心研究,把每一个困难和收获都做成了笔记。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一、给予给一种幸福我们都渴望被爱,其实却不曾发觉给予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2006年9月的一个下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实现了当老师的梦,爸爸骑摩的送我到学校报到,新奇和喜悦使我在一路上,欢喜雀跃,对学校的样子浮想联翩。

可当我们进入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破旧的学校时,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我想到了马上返回。

可就在这时,一群灰头土脸,气喘吁吁的孩子们蜂拥而来,他们围着我,兴奋极了,还经不住地小声议论:“快看,这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她真年轻,真好看。

”我看见了那些笑脸,那么纯真。

第一次我感觉自己像个明星,像是来到了西藏一样地隔绝之地,也看到了那么多双渴望并喜欢的眼睛。

突然,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溢满全身。

我立刻顿悟了老师为什么被比作蜡烛,因为,当你看到有需要的时候,你所有的要求和条件都会惭愧的低头。

就这样,我在教师平均年龄46.8岁、教学设施非常落后,还是简单的黑板檫,粉笔的原始教学的三号地学校铺开了“宏伟”事业的蓝图。

我向学校申请了多媒体,请教微机老师学习了优质课件的制作。

当第一节英语课,我在荧幕上展示出跳跃着的小鱼,斑马,长颈鹿时,孩子们激动地都要跳起来了,他们跟着我的音读,响亮而坚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