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知识学习资料
一、防洪的介绍
防汛是人们同灾害性洪水作斗争的一项社会工作。
由于洪水危害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国家历来都把防汛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件大事。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以下简称《水法》、《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有关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防汛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也就是说在防汛工作中要立足于在“防”字上下功夫,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防患于未然,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各项准备。
防汛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有关法规,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
(2)严格实行防汛工作负责制,对汛前准备、汛期抗洪抢险、汛后水毁工程修复全过程负责,并层层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
(3)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防汛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工程措施到位、通信设施到位、防汛物资到位、预案落实到位;
(4)划分事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加大投入,提高防洪工程标准,尽快处理工程隐患,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度汛;(5)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搞好预测预报,进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效益;
(6)一旦出现险情,采取果断措施,全力组织抢险,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7)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开展灾后救助,尽快恢复生产;
(8)讲大局,讲纪律,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团结抗灾;
(9)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做到两不误。
防洪工作目标:少断道,不翻车,杜绝责任水害事故,确保汛期行车安全畅通。
二、防洪组织及职责
第一节防洪组织
项目每年在汛期前成立防洪领导小组。
成立防洪抢险小队、救援小队。
在汛前要组织对职工进行防洪知识学习考试,并进行防洪抢险技术演练。
第二节防洪工作职责
工程部负责检查和掌握线、桥设备状态;对工程中存在的病害进行检测和整治;在汛期执行线桥病害、灾害地段分段检查负责制和雨
中、雨后检查制,对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派人监守;按期完成防洪工程和预抢工程。
第三章防洪准备工作
第一节防洪检查
汛期时应对现场各个地点进行检查,我部主要是弃渣场排水、竖井边坡;及其防护加固设备、各种排水设施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预抢方案并进行整改;对可能发生水害的地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上一年汛期过后的秋检结果,提出当年的“汛期重点危险地点”的可能灾情和预防对策;对暂时无法整治的危险处所实行三班看守或汛期临时看守,并安装实用可靠的通信设备保障与外界联系。
汛期时与地方有关部门,应共同对沿线与铁路有关的水库、河道、江河堤坝、贮木场及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向当地各级人民政府汇报,合理解决。
第二节防洪储备料
项目要根据历年经验及预计可能发生水害的处所,在沿线准备紧急加固和抢修的料具。
项目应与管内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单位或个人签订抢险机械租用协议,明确联系方式,确保大型施工机械能及时投入水害抢修。
第四章防洪警戒
第一节汛期警戒
防洪警戒期:项目防洪警戒期为每年7月1日至10月31日。
项
目可根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提前进入或延长结束防洪警戒期。
每年汛前与当地气象部门多联系,及时获取沿线的重要雨情信息,要力求做到“了解中期、掌握短期、跟踪实况、及时预警”。
项目及时跟当地的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下雨量情况,并加强监督检查,了解雨季情况。
当降雨量达到任何一个警戒雨量时,防洪值班领导和调度要及时督促雨量报警点所辖地段执行相应的预警制度,并将冒雨出巡、限速、封锁区间检查情况及时向上级和防洪办汇报。
第十一条防洪期结束以后,解除汛期预警。
第二节降雨预警
第十二条降雨预警分为注意警戒、限速警戒和封锁警戒。
第十三条当降雨量减小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时,要逐步解除降雨警戒,并及时销记。
解除封锁警戒后要继续执行限速警戒,解除限速警戒后要继续执行注意警戒,当降雨停止2小时后经全面检查并确认无影响行车安全的水害才能解除注意警戒,并适时进行雨后检查。
并向将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第十四条当降雨量达到“注意警戒值”时执行注意警戒。
雨量报警点辖区内的工务线路工区要组织冒雨检查。
第五章各项防洪工作制度
第一节防洪值班制度
第二十条防洪警戒期,项目部要安排干部24小时值班,遇有灾害天气预报时,应由主要领导值班。
夜间值班人员应于当晚20时到
位,在值班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岗。
第二十一条各级防洪值班人员,要及时掌握管内雨情、水情、灾情的变化。
遇有洪水高涨或恶劣天气预报时,应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各部门(包括物资、后勤)间的配合,做好防洪抢险准备,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防洪情况。
第二十二条项目领导防洪值班人员每晚要抽查现场防洪值班制情况,督促搞好雨量观测、进行冒雨检查,并认真填写防洪值班日志。
第三节危险地点看守制度
第二十三条看守点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时,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知相邻车站或运行列车,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2条的规定设置防护;如为轨道电路区段,应使用短路铜线构成短路,使信号显示红灯,使列车在险情发生地点前停车。
第二十四条看守人员当班时要佩戴臂章,当每次列车通过看守地段时,应站在安全地点手持规定信号迎送列车,并将每次列车经过看守地点的时间记入登记簿内备查。
第二十五条看守人员在接班前应充分休息,不得饮酒;交班者应将值班时的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措施向接班者介绍清楚,清点工具备品,正确填写交接班记录。
第二十六条每年防汛期,看守点必须由2名看守工同时当班,当看守点发生危及行车的险情时,确保能及时设置防护和进行应急处理。
第二十七条看守点所在工区工长每周、所在线路车间主任和段包
保干部每月要汇同看守人员对看守点的病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段防洪检查和秋季设备检查要汇同看守人员进行联合检查,仔细了解看守点病害的变化,详细记录检查情况。
第二十八条在加强看守的同时,看守人员还要定期做好砍除看守范围内的杂草、修理上山(下河)检查道路、清理看守范围内排水设备和整理线路外观等小补修工作。
第二十九条看守人员必须于每天16时前将看守点的当班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小补修工作内容、病害变化情况等向段调度汇报。
第四节冒雨检查制度
第三十当降雨量达到注意警戒值时,工务工区要立即执行冒雨巡查,冒雨出巡时要向车站或工区两头同时派人,一条线路每头至少派2人同时检查,不得由巡道工代替冒雨检查。
第三十一条当降雨量达到限速警戒值时,工务工区要按防洪责任区段进行监护,各地段责任人要迅速赶往责任地段不间断检查监视。
当长时间降雨,冒雨检查较长,可轮班检查。
第三十二条当执行限速警戒时,工务工区要停止维修作业,全员防洪,迅速派人按防洪责任区段进行巡查,并对重点危险地段派人看守执行临时看守。
第三十三条冒雨检查人员在责任地段应不间断来回巡查,或驻守在危险地点,直到灾害天气、洪水威胁解除。
然后全面检查一遍,确认没有发生险情,才能撤离责任地段。
第三十四条冒雨检查人员要熟悉防护的设置规定,携带足够的防
护信号用品和通信工具。
还应携带铁铲等轻便工具,以便及时排除小量坍体和水沟淤积。
第五节巡山巡河制度
第三十五条巡山巡河人员的职责是检查监视各种路基加固设备、各种排水设备、自然山坡及河岸的状态,及时发现和掌握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为预防及整治病害提供准确情况。
第三十六条巡山巡河人员每组2人。
巡查地段长度视地形、地质和病害多少而定,一般每小组3~5个工区,每天巡查一个区间,每区间的巡查周期不宜超过一个星期。
第三十七条工务段负责制定巡回图和工作制度,巡山巡河人员汛期以巡查为主;非汛期巡查次数可适当减少,但应增加小补修工作:修筑上山下河小路、砍除天沟吊沟杂草、设置观测桩等工作。
巡查地段内应分为重点与一般,重点地段的巡查密度要相应增加。
第三十八条工务段应定期检查巡山巡河工作。
工务线路车间主任和包保干部每月、工长每周要对巡山巡河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考核。
巡山巡河工每天要有巡查工作记录,并向工务段调度汇报,内容包括检查里程,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第三十九条巡查工作必须细致。
凡可能影响路基稳定、落石可能打到轨道的山坡、陡岩和河岸,都应登山下河到位详细检查,草丛坡面要割草详细检查。
第四十条巡查工作应2人协同配合,注意来车,及时下道,登山时互相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巡查时应随身携带防护信号用品。
第二节防洪总结
第四十一条汛期过后,各级防洪机构应做好防洪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