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TB/ZGKSL001-2019非热杀菌的刺梨纯汁产品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2020-06-01发布20□□-□□-□□实施发布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非热杀菌的刺梨纯汁产品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热杀菌的刺梨纯汁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刺梨为原料,利用非热杀菌工艺加工而成的刺梨纯汁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0791软饮料原辅料要求GB12293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度的测定GB12295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GB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5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14食品中锌的测定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GB/T5009.28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5009.29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5009.171-2003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9416-2003山楂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非热杀菌(Non-heat sterilization)指采用非加热的方法对果汁产品进行灭菌,使产品达到特定无菌程度要求的杀菌技术。
3.2刺梨(Rosa roxburghi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
3.3刺梨纯汁(Rosa roxburghii pure juice)以刺梨为原料,采用机械方法直接制成的未发酵的、未经浓缩的、未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的汁液制品。
4技术要求4.1原辅材料要求4.1.1刺梨果:果实新鲜良好、成熟适度、风味正常、无病虫害及霉烂果,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的农药和杀菌剂的果实。
4.1.2纯净水:应符合GB17323的有关规定。
4.1.3其它辅料:应符合GB10791的有关规定。
4.1.4原料产地环境要求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标准。
4.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色泽呈淡黄色只褐黄色香气及滋味具有刺梨汁特有的香气,味感酸涩,回甘,柔和,无异味汁液混浊度均匀一致,浊度适宜,静置后允许有少许果肉沉淀,但经外观形态呈摇匀后均匀混浊状态。
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4.3理化指标要求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要求项目指标可溶性固形物(20℃折光法)%≥10总酸(以柠檬酸计)%0.2-0.5总黄酮(以芦丁计)mg/100g≥40维生素C mg/100g≥60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10000Dismutase,SOD)U/g苯甲酸钠g/kg不得检出山梨酸钠g/kg不得检出糖精钠、甜蜜素g/kg不得检出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g/kg不得检出铅(以Pb计)mg/kg≤0.05砷(以As计)mg/kg≤0.2铜(以Cu计)mg/kg≤5.0锡(以Sn计)mg/kg≤200)mg/kg≤10二氧化硫残留量(SO24.4微生物指标要求4.4.1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要求项目指标菌落总数CFU/mL≤100大肠菌群MPN/100mL≤3霉菌CFU/mL≤10酵母CFU/mL≤1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不得检出色葡萄球菌)4.4.2金属易拉罐装应符合罐头食品商业无菌要求。
4.5净含量应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6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添加剂要求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
4.7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2695的规定。
5检验方法5.1试剂本实验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应符合GB6682的要求。
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5.2感官要求5.2.1色泽、外观形态及杂质取250ml混合均匀的刺梨纯汁于无色透明的容器内,置于明亮处,迎光观察其色泽、外观形态和杂质。
5.2.2香气及滋味取250ml混合均匀的刺梨纯汁于洁净的容器内,立即嗅其香气,品尝其滋味,检查有无异味,每次品尝样品前,须用温开水漱口。
5.3理化指标5.3.1可溶性固形物按GB/T12295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总酸按GB/T12293规定的方法测定。
5.3.3总黄酮按GB/T19416规定的方法测定。
5.3.4维生素C按GB/T5009.86规定的方法测定。
5.3.5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按GB/T5009.171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5.3.6苯甲酸钠按GB/T5009.28规定的方法测定。
5.3.7糖精钠按GB/T5009.29规定的方法测定。
5.3.8甜蜜素按GB1311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9着色剂按GB/T5009.35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0铅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1砷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2铜按GB/T5009.13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3锡按GB/T5009.16规定的方法测定。
5.4微生物指标5.4.1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致病菌按GB/T4789.21规定的方法测定。
5.4.2商业无菌按GB/T4789.26规定的方法测定。
5.4.3二氧化硫按GB/T5009.34规定的方法测定。
6净含量偏差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
7检验规则7.1组批与抽样7.1.1组批同品种、同规格、以一个成品罐的产品为一批。
7.1.2抽样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样数量18件(袋、瓶、罐),分成2份,一份检验,另一份留样备查。
7.2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均需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净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7.3型式检验7.3.1型式检验项目为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7.3.2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定型投产时;b)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c)原辅料产地、供应商发生改变或更新主要生产设备时;d)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差异较大时和质检部门认为有必要时;e)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请第三方进行仲裁时;f)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
7.3.3判定规则产品经检验全部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品。
若有不合格项时,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1标签与标志应符合GB7718和GB28050的规定,并标注不适宜人群和最大食用量。
8.1.2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有关规定。
8.1.3出厂产品的标签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商标、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具体标准按GB7718执行。
8.2包装8.2.1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GB10790的规定。
8.2.2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对包装产品在保质期内经检验不产生污染才能使用。
8.3贮存8.3.1产品的贮存应符合GB10790的规定。
8.3.2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并有防尘、防蝇、防虫、防鼠设施。
与地面距离≥10cm,离墙≥20cm,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等物品同库贮存。
8.4运输8.4.1产品的运输应符合GB10790的规定。
8.4.2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
搬运装卸应小心轻放,避免破损污染。
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
8.5保质期在符合上述标准规定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