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PPT课件下载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请诸葛亮出 山助他打天下。
曹操 二十万 刘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成败原因 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用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曹袁争, 官渡之战定输赢, 声东击西各击破, 统一北方打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傲, 草船借箭借东风, 以少胜多孙刘胜, 三国鼎立定基础。 曹魏孙吴和蜀汉, 各显其能在各地, 孙吴卫温到夷洲, 台湾中国不可分。
一、自主预习
简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 结果、作用。
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官渡,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交战双方的战略战 术,指挥者的心态等。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击中。 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 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 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 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 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 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 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 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 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
你认为鲁迅这段话是否正确?请
用史实证明你的看法。
评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价 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
曹
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 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
操 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
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 1 )诗中所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状况?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 是历史的进步。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吴
战年
蜀
刘备
胜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利 就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正确的战略战术。
影响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1、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
袁绍失败的原因: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
统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赤壁之战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政权名称
魏
建国年代
220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魏
蜀
吴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国鼎立的形成
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一、 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 倒退?为什么?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 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 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阅读77页第二段]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曹魏 修建 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汉 蜀国 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关系。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孙吴 发展。
230年孙权派 卫温 到 夷洲,加强 了内地和 台湾 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答:东汉末年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难,经济凋 敝的景象。
原因:州郡(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 2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 又是什么?
“壮心”: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 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原因:刘备和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 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实力不断增强。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结果 曹胜袁败。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袁绍骄傲轻敌,曹操重用人才,
胜败原因 善于听取意见,使用正确的战术。
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 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 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 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 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
在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人物)
前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3、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台湾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