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研究摘要:通过分析《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的特点,详细阐述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和课程具体的设计思路,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论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平台,这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SPSS ;实验课程;教学研究SPSS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简称,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软件。

SPSS 软件操作简便,大部分统计分析过程可以借助鼠标通过菜单命令的选择、对话框参数设置,点击功能按钮来完成,不需要用户记忆大量的操作。

面向管理工程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应更重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解决管理问题中的应用。

近年来,很多教学工作者都对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例如李金林,2007[1]、李立清,2006[2]、王吉春,2008[3]等),研究指出管理类专业的统计课程在教学课程中应更注重实践环节,强调对学生动手动力的培养。

因此,借助于统计软件SPSS软件的优点,结合SPSS安排实验教学环节,开设面向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SPSS应用实践》课程,能辅助于《统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知识,同时也是对管理类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很好的实践。

本文结合《SPSS应用实践》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提升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SPSS应用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体系设计1.课程的设计思路传统教学理念注重于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一般首先由教师详细地介绍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其优势是教师能对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但是,这种方式也无意间促成了学生对教师及教材的依赖性。

例如,学生对课前预习走过场,认为教师会讲解实验内容的重点。

在实际操作中认为教材中已提供详细清晰的结构描述,不愿动手重复等等[4]。

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要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启迪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科学思维[3]。

在实践中,教师也逐渐体会主导的作用。

教师事先准备好调研项目(最好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好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操作内容;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并随时解答学生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组织好课堂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实践结果,对实践过程的心得进行总结。

2. 课程的内容体系设计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来进行设计。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基本形成了讲授、实验、实践三大模块(见表1),由于课程的时间安排是集中在两周,因此三大模块的内容将交叉着同时进行,实践模块从课程一开始就进行,贯穿课程始终,在实践环节中间会穿插着进行教学和实验模块。

比如,在实践模块的一些重要环节会进行一些重点问题的讲授教学。

在第一周,也就是数据收集到之前会安排有实验模块让学生熟悉SPSS软件,为后续实践模块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最后一次课会安排实践成果汇报,也是课程最后的一个考核。

课程教学内容中实验和实践模块占据了课程大部分实践,这样设计的一个总体指导思想也是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动手做过一遍,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

课程将学生分成三个团队,每个团队设定1个队长,6名成员。

每组将选取一个跟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军校本科学生时间分配研究”、“军校本科学生消费现状调查”、“军校本科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调查”。

针对这三个主题,每组团队都将完成从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始,到搜集数据、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撰写“基于SPSS的统计实践报告”,并通过PPT向全体同学汇报实践成果和心得这一整套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完整的调研实践项目,可以使得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现象转化为可以用统计方法加以解决的问题,掌握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如何获取数据和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统计实践报告的撰写,并加深对之前所学的统计学概念、模型和方法的理解。

二《SPSS应用实践》课程的教学手段1.讲授教学——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软件应用讲授教学将依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将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讲授给学生。

为将实验过程简明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教师事先准备了大量的软件操作案例,通过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文件分发”功能发送至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系统中“广播教学”功能,将教师机屏幕中实例的软件操作过程的画面和输出结果传输给每台学生用机,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过程,并通过学生机客户端与老师进行实时交流,进而为实现统计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顺利结合奠定基础。

2.项目式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管理或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5]。

在本课程所设立的项目中,考虑到军校学生的时间安排上的特殊情况,所有选题的研究对象都限定为“军校本科学生”,便于学生搜集数据,同时也是对自身情况某方面的一个调查,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团队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效果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取题目,组成实践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的课堂中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联机讨论”功能进行课堂上的分组讨论,教师也可采用“分组教学”的功能实现针对团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同时团队式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4.互动式教学——双向输入,发挥双主动作用本课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抛出,在课堂中讨论解决方案和总结经验教训。

在最后的汇报演示中,各个团队派出一名成员通过“学生演示”将自己团队的成果进行汇报和演示,该组其他成员进行相应补充,其他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电脑中清晰地看到该组同学的演示,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探讨。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学生双向交流,能有效提升所教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三《SPSS应用实践》课程效果分析通过本课程两周的学习,同学们团结一心完成了实践任务,通过实际调研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形成了一份完整的统计实践报告。

以上教学手段也使得课程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突出了学生参与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观念这种教学理念首先借助于实验室先进的技术设备,例如“广播教学”、“分组教学”等,借助多媒体实验设备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同时还体现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比如实验教学模块与实践模块交叉同时进行,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学生跟着一起操作,有问题及时解决;又比如说最后的环节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后教师及时组织讨论点评等等。

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当中来,极大的提高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原先的被动灌输到对知识的主动消化,学生普遍反映加深了对统计学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知道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究竟该怎么用,为了实现这些统计分析,问卷该怎样设计等问题。

2.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设备,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实验室先进的多媒体实验设备作为平台,可以清晰地描述和展示一些光靠语言或者板书等无法表示的概念、操作过程,学生可以跟随老师的讲解及时消化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时交流。

3.锻炼了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报告对实践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了在实践过程中走的弯路和存在的遗憾,学生纷纷表示这对马上要进行的本科毕业设计非常有帮助。

4.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发放问卷、最后的报告撰写和汇报,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一些职业技能也得到了加强,比如说锻炼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学生初步掌握了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以及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通过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管理中的问题,找到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总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实验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使得单一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为基于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通过互动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90%的同学认为该实验课程有助于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管理问题相结合,64.5%的同学认为通过团队式学习有助于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51.3%的同学认为课程将对其马上要进行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各有29.5%的同学认为其有助于真正接触社会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如表2所示。

四结语在“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相结合,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多媒体实验教学平台与创新实验相结合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而且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也丰富和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加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学生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1]李金林,马宝龙.MBA管理统计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38-41.[2]李立清,张珺.管理类专业统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6(6):35-37.[3]王吉春.关于经管类专业开展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8(3):23-24.[4]屈铭志,吴纪华,董慧琴.让学生成为试验课程改革的推动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105-107.[5]万力.项目教学法在统计教学中实施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156-1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