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四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一、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原因:与药物代谢酶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局
部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有关。其中
“首过效应”是导致药物体内代谢 差异
的主要原因。
例:普萘洛尔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四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一 生理因素 二 (一)种属 ➢ 不同种属之间,药物代谢速度、代谢途径有
第五章药物代谢
2020/12/11
第五章药物代谢
•本章要求
掌握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部位 熟悉主要药物代谢酶—混合功能氧化酶的
性质和代谢条件 熟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了解运用药物代谢酶性质进行制剂设计的
方法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代谢又称生物转化,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 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 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 这就是药物的代谢。
较大差别。 ➢ 羟基保泰松的代谢速度人与狗相差140倍。 ➢ 在苯丙胺的代谢中,大鼠进行羟基化,兔进
行脱氨基反应。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 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 例:异烟肼:白种人常出现多发性神经
炎,亚洲人少见。 原因:不同种族的人肝中N-乙酰转移
酶的活性存在差异
第五章药物代谢
(三) 年龄
▪ 胎儿和新生儿:药物代谢酶活性低或缺乏 (第I相的酶量仅为成人的20% ~40%,第II 相酶无),代谢能力低,需减少给药剂量。
第五章药物代谢
三、水解
类型
反应式
酯水解 R-COOR’ R-COOH + R’OH
酰胺水解 R-CONH2 RCOOH + NH3
酰肼水解 RCONHNH2 RCOOH +NH2NH2
腈水解 R-CN RCOOH + NH3
例子 普鲁卡因 水杨酰胺
异烟肼
第五章药物代谢
四、结合反应
1、葡萄糖酸结合 哺乳类动物最重要的结合反应
第五章药物代谢
例: ▪ 丙咪嗪
代谢 去甲基丙咪嗪 腹腔注射:大鼠脑中二者含量相等。 皮下或肌注:只有原药。 ▪ 异丙肾上腺素 口服剂量要比静注大得多。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剂量 ▪ 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主要取决体内各种
药物代谢酶的活力和数量。 ▪ 代谢存在饱和现象。 注意:剂量过大时出现中毒反应
第五章药物代谢
一些药物来说却可能是抑制剂。
第五章药物代谢
2 酶诱导作用 ▪ 给予某种化合物使药物代谢酶活性增强,因此
促进药物代谢,称酶诱导。 ▪ 引起诱导的化合物称诱导剂。
例(1):苯妥英钠可促进苯妥英钠、华法林、 氢化可的松、地高辛等多种药物的代谢。
例(2):左旋多巴不能同VitB6合用,原因? 注意:酶诱导可导致药物临床疗效降低,产生耐
肾、肾上腺皮质细胞等)的内质网的亲脂 性膜上。 ▪ 最重要的酶系: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 酶系。特点:特异性不强,催化反应需 O2和NADPH,酶的活性可被诱导或抑制
RH + NADPH + H+ + O2 ROH + NADP+ + H2O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 非微粒体酶系 ▪ 存在于肝、血浆、胎盘、肾、肠粘膜及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
➢代谢最重要器官为肝脏,其次是胃肠道。 有些代谢反应也可在血浆、肺、皮肤、 肾、鼻粘膜、脑和其它组织进行。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
1.肝——肝细胞微粒体中有代谢酶; 肝脏血流量大,药物大量分布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
2.消化道——胃肠中消化酶、肠道菌丛微生物产 生的酶类。
极性基团+体内内源性物质 结合物
(第一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
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一相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第五章药物代谢
氧化反应
1、微粒体酶系的药物氧化 § 侧链烷基的氧化 § O、N、S-烷基的氧化 § N-氧化、S-氧化 § 芳环、非芳环的羟化 § 脱氨基化、脱硫作用
第五章药物代谢
§在不同时间取一定量灌流液,测定药 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
§动物实验可同时胆管插管,测定药物 及代谢物在胆汁中的排泄情况。
第五章药物代谢
•3 肝切片法 完整保留了所有肝药酶及各种细胞
器活性。
保留了细胞与细胞间的联系。
该法不破坏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
结构。
第五章药物代谢
具有Ⅰ相和Ⅱ相代谢途径。 比游离的肝细胞孵育更能很好的反应药物
如:烟草中二乙基亚硝胺代谢产生毒性癌变
7.肾脏——分布着细胞色素P-450的单氧化酶和前 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
第五章药物代谢
•※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药物代谢反应通常分为两大类:
▪ 第一相反应 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代谢
脂溶性药合反应
第五章药物代谢
肝清除率(Clh):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 体积血浆中所含药物被肝脏清除掉。
单位:ml/min或L/h。
Q:肝血流量
第五章药物代谢
§ 药物代谢发生在肝组织内,只有游离型的 药物才能进入肝组织被代谢。
§ 与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进入 肝组织,不能被代谢。
§ 药物与肝组织的亲和力影响肝组织中药物 浓度,亲和力高则肝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药物被代谢量多。
第五章药物代谢
2、非微粒体酶系的药物氧化 §醇、醛的氧化 §胺的氧化 §嘌呤类的氧化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还原
类型
反应式
偶氮还原 R-N=N-R’ R-NH2 + R’-NH2 硝基还原 R-NO2 R-NO R-NH-OH R-
NH2 羰基还原 R-CHO R-CH2-OH 双键还原 R-CH=CH-R’ R-CH2-CH2-R’ 二硫化物还原 R-S-S-R’ R-SH +R’-SH S-氧化物还原 R-SO-R’ R-S-R’
其组织。 ▪ 通常凡结构类似于体内内源性物质、脂
溶性小、水溶性较大的药物由这组酶系 代谢。 ▪ 只催化少数药物
第五章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和组织分布
•(一)氧化酶及其组织分布 •细胞色素P450酶、黄素单加氧酶、单胺氧化酶 •(二)还原酶及其组织分布 •乙醇脱氢酶、醛-酮还原酶等 •(三)水解酶及其组织分布 •环氧水解酶、酯键水解酶 •(四)转移酶及其组织分布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甲基化转移酶、磺基(硫酸基)转移酶
一般剂量下,一次给药不足以引起酶的诱 导和抑制,但长期用药会出现。
第五章药物代谢
➢ 有酶抑作用的药物,可使酶活性下降,导 致合用药物的代谢水平下降,出现毒副作 用。
➢ 要注意重复给药和合并用药后,药物对代 谢酶的抑制和促进作用。
➢ 有的药物是自身的酶诱导剂。 ➢ 有的药物对某一药物来说是诱导剂,对另
▪ “首过效应”是导致药物体内代谢差异的 主要原因。例:普萘洛尔
第五章药物代谢
➢ 血管内给药无首过作用。 ➢ 口服首过作用最强。 ➢ 肺部、口腔、鼻粘膜、皮肤给药时
首过作用较少。
第五章药物代谢
▪ 普萘洛尔口服代谢成4-羟基普萘洛 尔,两者均有作用。
▪ 静注无代谢物。 ▪ 口服药理作用是静注2-5倍。
谢酶的抑制和促进作用。
第五章药物代谢
1 酶抑制作用 ▪ 不可逆 抑制剂+P450活性部位结合阻止其与O结合而失活 药物:乙炔雌二醇、炔诺酮、安体舒通等 ▪ 可逆 药物:-二乙氨乙基二苯丙乙酸酯 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能增加。
第五章药物代谢
临床常见的代谢抑制剂:氯霉素、双香豆 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 保泰松、乙酰苯胺等。
第五章药物代谢
为避免首过效应,可采取以下给药方法 Ø 舌下 Ø直肠给药 Ø经皮给药:贴剂 Ø气雾剂、粉雾剂:肺或鼻腔粘膜吸收 Ø口腔粘附剂:口腔粘膜吸收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五、首过效应与肝提取率
药物在肝中减少的比例可用肝提取率描述:
CA:进入肝的药浓度;CV:流出肝的药浓度 ER:0~1。 ER高的药物,受肝血流量影响大; ER低的药物,则受血浆蛋白结合率影响大。
第五章药物代谢
1 离体肝灌流法 ▪ 不破坏肝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肝脏的
正常生理功能。 ▪ 具有器官水平的优势,兼具体外实验和整
体动物实验的优点。 ▪ 能解决其他肝外代谢模型和整体实验中不
能满意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药物代谢
•2 整体肝灌流法: ➢动物在麻醉状态下,开腹,将肝组织分离 移至体外并保持37℃。 ➢灌流液经门静脉插管进入肝脏,由出肝静 脉插管回到循环泵中,连续循环。
3.肺——与药物相关的代谢酶浓度较低。 4.皮肤——表皮也可进行几种药物代谢反应。肾
上腺固醇类,5-氟脲嘧啶可在皮肤代谢。
第五章药物代谢
5.脑——代谢活性不高,但血脑屏障的脑毛细血 管的内皮细胞中代谢酶活性高。
如:左旋多巴 金森病
多巴胺(多巴脱羧酶)治疗帕
6.鼻粘膜——代谢酶活性低,是挥发性物质进入 体内最初的接触部位
▪ 老年人:血流量,肝肾功能,致使药物 代谢 。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五章药物代谢
(四) 性别 雌雄大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有显著
差异,一般,雄性大鼠的代谢活性比雌性 高。 (五)妊娠 (六)疾病
第五章药物代谢
•二、剂型因素 (一)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与药物代谢酶在体内的分布以及局部器官 和组织的血流量有关。
第五章药物代谢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及组织分布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时,大多数情况下要依 赖酶的催化,主要位于细胞的内质网、微粒体、 溶酶体等位置上,依据药酶的存在位置分为两 大类:
微粒体酶系 药物代谢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