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相关知识1什么是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开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是按照转变领导方式、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制度再造。
其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社区村服务与社区村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2、为什么要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化管理就是要解决条块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通过组团式下沉强化基层力量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履责向常态化、制度化履责转变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政府各项职责全覆盖、无缝隙落实。
3、网格化管理的构架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要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细划三级网格搭建四级平台形成五级联动。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原则。
就是在不改变现有乡镇办、职能部门管理体制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下沉工作力量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一人负责、多人协同”和“简单、高效、易操作” 的工作要求设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网格化管理切实可行、简单易行、长期执行。
二是坚持“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原则。
就是要围绕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落实整合乡镇办、职能部门和群众自治等方面的力量明确乡镇办属地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政、驻村工作队协助管理的责任界限以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以网格化管理促进上下联动形成逐级负责、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细划“三级网格”以乡镇办为单元划分乡镇办、村社区和村组楼院、街区三级网格围绕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落实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每级网格进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形成乡镇办、职能部门、驻村工作队三个责任主体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担责的工作格局。
搭建“四级平台”即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每一级平台既是一个基层信息数据平台也是一个工作指挥、处置、监督平台按照“统一受理、分级处置、跟踪督查、评价奖惩”的原则对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实行逐级发现、逐级办理、逐级报告确保各类问题“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
形成“五级联动”即实行市委常委分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分包乡镇办、乡镇办领导分包村社区、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组片区制度推进各级各部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用、权往基层放、劲往基层使”。
4、“十落实十重在”的内容是什么一要落实准确把握新机制精神实际情况重在明白目的的意义。
要加强学习真正弄清建立长效机制工作与以往干部下基层开展驻村活动的根本区别破除“一般工作” “一项工作”“一时帮扶”的思想误区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网格化管理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自上而下、重心下移建立起市、县、乡“三位一体”推进基层工作的体系实现权力下放、人员下放、管理下放改变条块分割状况拆除工作棚架现象。
二要落实政府职责融入网格化管理情况重在条块融合。
通过条块融合网格化管理各司其职去除空白点消除盲点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建立“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基层工作推进机制。
三要落实新机制阶段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重在排查化解。
当前网格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重点领域矛盾问题集中排查治理工作。
5月底前六项重点工作要全部排查一遍集中力量进行化解处理。
除此之外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对事关本地区长远发展的具有带动性、全局性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充实网格工作内容通过网格作用的发挥重点突破、重点解决、重点推进。
四要落实“三个三分之一”的到位情况重点在重心下沉。
按照“三个三分之一”要求真正实现重心下沉才能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在基层做到防患于未然消灭问题在萌芽状态。
五要落实驻村社区群众工作队纳入乡镇办统一管理的情况重在形成合力。
在群众工作队管理问题上要严格落实好乡镇办通管机制群众工作队要接受所在乡镇办的统一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参与网格建设、管理和绩效考核推动所在乡镇办全面发展。
六要落实驻村社区群众工作队的职责履行情况重在主动履职。
群众工作队按照“长期、对口、分片、蹲点、联户、负责面”的联系分包体制派驻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开展工作。
一个单位蹲的点是一个村社区工作范围是整个乡镇办面上的工作。
工作队对本单位工作在联系区域的全面落实负直接责任对联系乡镇办的工作负连带责任。
各县市区、乡镇办党委、政府对本辖区工作负主体责任。
七要落实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接情况重在不棚架。
按照三级网格、二级网格、一级网格的双向工作流程逐级办理、逐级报告确保各类问题及时处置形成上下联动即时解决问题机制。
八要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到位情况重在扎实有效。
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台账分类研究落实责任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化解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有治理计划和具体处置措施要做到分类指导、科学谋略重在效果。
九要落实解决推诿扯皮的措施到位情况重在逐级问责。
通过强化条块融合、网格管理一岗多责、差异职责解决推诿扯皮确保落实到位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的问题。
十要落实奖惩考核措施的研究制订情况重在不断提升。
根据差异化职责情况以履职情况为基本依据进一步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奖惩考核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奖惩考核体系推动新机制不断提升实现规范化运行。
使网格化管理真正成为培养干部、历练干部、选拔使用干部的主渠道推动新机制的规范有效运行。
5、排查的六个重点领域矛盾问题是什么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筑、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六个重点领域矛盾问题集中排查治理。
6、“三位一体”推进基层工作机制郑州市着眼于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着力构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组织万名干部蹲基层建立市、县、乡三级与基层农村社区长期、对口、分片联系帮扶机制。
7、三个三分之一市直、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调研、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领导班子每年有三分之一成员带队深入基层机关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参与基层群众工作。
8、条块融合在“条”上发挥各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统一指挥、协调、监督的功能整合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常态化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在“块”上以乡镇机制平台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平台。
12、 构建“坚持依靠群众、 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 拆除工作棚架 推动工作落实 建立一个“责任、有序、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营造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为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13、 如何准确把握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创新点 “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运行机制- 建立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数字化管理机制。
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 全面收集村 社区 内人口、自然、区划、建筑、驻区单位、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信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录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二建立排查梳理、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机制。
乡镇办综合服务管理队伍坚持 走访、巡查制度 及时排查、协调解决辖区内各类问题超出职责范围的事项逐级向上级报告。
村 社区 召开民情分析会 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 落实责任人办理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
三 完善“长期对口、蹲点联户、分片负责”的联系分包机制。
市直部门派出群众工作队 长期对口联系乡 镇 办 协助乡 镇 办开展工作 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其履职情况 进行监督并负责落实本单位业务工作部署。
群众工作队蹲点到村 社区 工作范围覆盖 整个乡镇办对所联系地方全面工作负连带责任。
四 深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机制。
在村 社区 网格管理中 每户选 出一名家庭代表然后从若干家庭代表中选出一名联户代表参与基层管理和服务。
职能部 门和乡 镇 办下派网格工作人员要加强与联户代表的联系 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五建立督查考核奖惩评价机制。
市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 考核意见。
督查部门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台账跟踪、媒体联合督查等形式 定期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一是自上而下 重心下移。
二是上下联动 职责差异。
三是条块融合 网格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 量化到人。
五是跟踪考核 奖罚分明。
八是持续求进 完善提升。
办为单元 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辖区单位及城管员、协管员、巡防队员、社区保安等协管 力量 以及村组长、楼院长、街区长、联户代表、共产党员、志愿者等群众自治力量 组成“条主业、块用人”条块融合式综合服务管理队伍。
日常社会事务以属地管理为主 能部门按照对口业务配合执法。
集中执法乡镇9、差异化职责 缝衔接、高效有序”特殊情况下乡办做好配合工作。
按照“责、权、事相统一” 原则 共同 职 镇办可请求上级党委、政府派遣职能部门 和“依法依规、权责对等、任务明确、无 办基层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工作队各层面应承担的差异化责任10、 三大工作机制 制督查考核机制。
11、 三大工作进一步明晰乡 镇形成各有明显差异又相互联系的工作职责。
即市级领导班子工作运行机制 市委市政府日常应急处置工作机即新型城镇化推进平台“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1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