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值班备勤和警情处置课件兼容版
值班备勤和警情处置课件兼容版
第一节
(二)求助处理
对于公安机关职责范 围以内的紧急求助
受理报警求助
对于公安机关职责范 围以外的紧急求助
对于公安机关职责范 围以外的非紧急求助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第四节 非常见警情处置规范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 一、刑事案件的处置
(2)合理使用武器、警械。根据处警所处环境和犯罪嫌疑 人的具体情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 以及时有效地制止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人民群众安全和自 身安全。
(3)制服犯罪嫌疑人,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 二、受理求助的范围及处理
(一)受理求助的范围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2、老人、儿童、弱智人员、聋哑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行为能力、 4、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 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生产生活秩序和公众生命、 3、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的; 财产,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4、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生产生活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5、各种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公私财产重 5、各种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险情,需要公 大损失的险情,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 安机关紧急处置的; 6、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6、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3.立即了解情况,作出先期处置
(1)处置正在发生的一般违法侵害行为所造成的治安事件、轻微刑 事案件,民警到达现场后,应采取措施平息和控制事态发展,抓获 案犯或肇事者。对违法人员和肇事者的行为依法可给予当场处罚的, 可直接进行当场处罚。
(2)处置正在发生的暴力性、突发性案件,到达现场的民警应迅速 制止犯罪和侵害行为,排除危险性,防止事态扩大,抢救受伤人员, 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6、犯罪分子或赃物明确的。
要部署围、追、堵、控。如果犯罪分子的人数、体貌特征 比较明显,估计逃跑不远的,要迅即组织警力,在车站、港口、 交通要道设卡堵截,或沿罪犯逃跑的方向、路线跟踪追击,对 一切可疑对象严加盘查。犯罪分子脸上、手上有被抓、咬伤的, 应及时布置医院、诊所从求医的人员中发现。已经查明被劫物 品的名称、式样、特征的,要报告指挥中心,及时布置旧货寄 卖业、小件寄存业协查,并组织力量到集贸市场、非法摊群市 场等处所控制销赃。对银行存折、储蓄单、银行卡,要尽量弄 清户证、号码及时布置银行控制发现。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5、访问现场周围群众和目击者。
民警在搞好现场保护的基础上,可抓紧时间对现场周 围群众进行访问,了解案件的有关情况。主要应了解以下 情况:发案前有何异常现象,有无可疑人员在现场附近徘 徊、逗留,或打听被害人住所及其有关情况;发案时是否 听到被害人家中有异常声响,是否看到有可疑人员进出; 发案后,是否看到犯罪分子逃跑,以及沿途停留、落脚等 情况。并将上述情况报告给赶到现场的刑侦人员。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 四、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先期处置
(一)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先期处置工作流程:
1、迅速报告情况,请求指令或者支援; 2、布置警戒,保护现场,疏散围观人员;
3、参加火灾扑救、人员救助或者排除其他险情的先期工作,
但对于爆炸、放射等专业性较强的排险工作,应当在疏散现 场人员的同时,请求并等候专业人员处置;
(一)刑事案件现场的处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一)刑事案件现场的处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二)严重暴力案件现场的处置,应当立即请求 上级公安机关采取以下措施: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 二、治安案件现场的处置
(一)治安案件现场处置工作流程: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 三、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
(一)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流程:
1、了解现场情况,迅速报告上级; 2、掌握现场动态,控制重点人员; 3、维持现场秩序,疏导围观人员; 4、教育说服群众,防止事态扩大。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二)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标准
1、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 2、观察动态,掌握情况,为拟定现场处置方案做好了准备; 3、控制了现场,维持了秩序;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往往很快波及现场以外地区,造成连锁 性消极反应。现场处置人员在有效控制现场的同时,要分出一 部分警力及时转入维持现场以外边沿地区秩序的工作。 4、防止事态扩大; 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时要及时掌握事件的动态,正确地运 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来处理。避免人为的刺激因素引发 矛盾激化,避免与群众直接形成对立。
第一节
6.注意保全证据
受理报警求助
(1)实施现场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现场保护,确保 痕迹物证被保全的安全系数增大。 (2)明确保护重点。以痕迹物证为保护重点,防止痕迹物 证人为破坏和自然毁坏。 (3)严禁移动物品。
第一节
7.防止发生危害
受理报警求助
(1)搞好自身安全防范。防止犯罪分子的报复和袭击。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3.立即了解情况,作出先期处置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保护范围。用警戒线、带或其它可利 用的物品来圈定现场保护范围,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严防围观群 众抚摸、移动现场物品,以免破坏现场痕迹物证。 (4)对现场的痕迹、物体作好定位标记,应及时用粉笔将现场与 案件有关的各种痕迹、物体的位置作好定位标记,力争全面无遗漏。 (5)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和与案件无关的滞留车辆。在 必须实施交通管制措施时,指挥人、车绕道通行,维护好现场及周 围的秩序。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第四节 非常见警情处置规范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 一、受理报警案件的范围及处理
(一)受理报警的种类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二)受理报警案件的范围
第一节
(三)警情处理
受理报警求助
1、热情受理,快速了解警情 2.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了解情况,作出先期处置 4.及时请示汇报 5.快速采取相应措施 6.注意保全证据 7.防止发生危害
第一节
5.快速采取相应措施
受理报警求助
(1)搞好现场保护。 (2)对生命危急人员采取相应救护措施,组织力量送就近医院 抢救。 (3)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措施。布置专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 严防其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的情况发生。对被暂时控 制起来的嫌疑人,要立即向上级机关报告后及时移交有关部门。 (4)对治安灾害事故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节 受理报警求助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第四节 非常见警情处置规范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 一、抢劫警情现场处置方法
抢劫是指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 强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是一种严 重的犯罪行为。抢劫犯罪案件,大体上可以分 为入室抢劫和拦路抢劫两种主要形式。 民警遇有抢劫案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处置工作: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1、追缉、堵截抓捕抢劫犯,控制重大犯罪嫌疑人。
2、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3、封锁现场,搞好现场保护。 4、详细询问被害人。 5、访问现场周围群众和目击者。 6、犯罪分子或赃物明确的。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1、追缉、堵截抓捕抢劫犯,控制重大犯罪嫌疑人。
民警赶到现场后,如发现作案人尚未逃脱,应立即抓捕 并扭送当地公安机关或刑侦部门。如案犯就近藏躲,应立 即布网展开搜捕,尽可能将其抓获。若已知罪犯特征、姓 名、携带赃物及逃跑路线时,要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组织追 缉、堵截。如在现场发现抢劫重大嫌疑人时,应立即布置 专人严加看守,防其自杀、逃跑、行凶或毁灭、藏匿抢劫 证据。
4、进行现场调查访问,收集、保全证据; 5、注意发现、监视和控制事故责任人或者肇事人。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二)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先期处置工作标准
1、反应迅速 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 控制,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 2、受害人得到有效救助 应立即展开对受害者的救助,及时抢救护送危重伤员,救助受困群众,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安抚在精神与心理上受到严重冲击的受害人。 3、人员得到及时疏散 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 难性后果。 4、现场得到有效保护; 5、对现场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记录 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认真对现场的整体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现 场的各种变化,为作出新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维护现场秩序 进行现场调查 搜集、保全证据 收缴扣押违法、 违禁物品 除按法律、法规 规定实行当场处罚 外,依法将有关人 员带回公安派出所 继续调查处理。
第二节 案(事)件的先期处置
(二)治安案件现场处置工作标准
1、有效维护现场秩序; 2、进行现场调查; 3、对证据进行搜集、保全; 4、对违法、违禁物品实行收缴扣押; 5、除按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当场处罚外,依法将 有关人员带回公安派出所继续调查处理。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2、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当抢劫现场有人受伤或有生命危险时,要立 即进行救护,特别是对受伤的受害人,在抢救的 同时,适时了解有关作案人的基本情况和作案过 程。
第三节 常见警情现场的处置方法
3、封锁现场,搞好现场保护。
对室内的抢劫现场,只要封锁住进出口,并控制好现 场周围地带,就能有效地保护现场。对拦路抢劫现场,要 根据现场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及作案人的来去路线等情况, 划定现场保护区域,布置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对现场上遗留的刀棍、钮扣、手帕、帽子、手套、纸片及 各种蒙堵物要明确标示,妥善保护。现场的原始状况,对 判明案件真伪及破案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