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放射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目录
放射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放射科危重患者应急小组
放射科急诊制度
放射科急诊处理制度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处理应急预案
放射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放射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抢救方案
放射科抢救药品表
放射科抢救设备表
放射科介入室抢救药品表
放射科介入室抢救设备表
心肺复苏流程图
相关科室急救电话
放射科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表
放射科急危重患者应急小组
为给危急重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经放射科全体人员认真讨论,决定成立危重患者处理小组,具体如下:
一、成员
组长:
周军
副组长
李职跃
医生组成员:
单凯成麒郑青松黎国庆胡思军李刚吴刚黄建杜晓波
刁文淞胡杰鄢三洪尹升
技术组成员:
张秀富陈静许志强王倩李永隆贾浩
护士组:
钟良容李华
二、职责:
(一)组长负责督促,副组长在组长不在时全面负责督促工作。
(二)抢救时,当班医生负责组织,技师和护士协助。
放射科急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影像诊疗申请单上签注“急”字,申请目的及检查部位等应填写明确。
二、检查时应强调安全、快速、细心、谨慎,及时签发诊疗报告。
三、急危重患者应由经治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四、遇有疑难诊疗问题,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处理。
五、急诊报告及时发出。
次日对科内留档的资料应交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复审,如发现差错立即纠正,并迅速通知经治医师,以利及时治疗。
放射科急诊处理制度
为保证临床各科室的需要,提高医疗质量,搞好优质服务,减少医疗差错,特制定以下急诊条例:
一、急性脑外伤,四肢外伤及复合外伤者;
二、急性脑血管病,各种不明原因昏迷患者;
三、脑内压增高,疑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生命危险者;
四、急症小儿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急腹症;
五、各种失血患者和严重过敏性休克;
六、危重病人和抢救病人床边拍片;
七、对以上急症病人,如在本科室检查时出现病情变化,必须就地对症处理抢救,并迅速与临床科室医生联系。
八、本科室应备有氧气瓶,氧气枕,吸引器和各种急救药品器械,并由护理员负责随时清理补充,以利应急。
九、本科急救药品一律不得外借。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满足临床危重病人对病情的及时了解及抢救,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在我科做影像检查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报告内容
二、报告流程(方式)
(一)向主管医生报告。
(二)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办。
(三)报告责任人——诊断医生或值班医生。
三、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
(一)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号、门诊/住院号、姓名、性别、申请科室、开单医生、报告医生、报告内容
(二)上报单位(医生、病房、医务处)及接报告人姓名。
放射科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处理应急预案
一、为给危急重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为此,对发生在放射科的危重患者的抢救处
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来本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或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急危重症变化者,实行“绿色通道”,一律先进行检查,后补记费用的诊疗制度。
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一定需要临床医生陪同,并要求在病情得到稳定后才可以进行检查。
三、接受离子型碘对比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
接受碘对比剂的患者,检查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
被检查者或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四、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
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药品。
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孔道。
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
五、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医院总值班,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协调抢救,并向医务科、业务院长汇报。
六、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七、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八、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九、放射科实行科主任、副主任三线班制度,保证24小时联系畅通,并迅速到位。
急诊科电话: 8025
手术室电话: 8029
放射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一、一般性问题
(一)检查前应行碘过敏试验,阴性方可行造影、增强扫描;
(二)造影、增强扫描后应休息半小时以上,方可离开医院;
(三)造影、增强扫描后应多饮水(1000—2000ml),以利于含碘对比剂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四)轻度恶心、呕吐多为一过性;轻度寻麻疹或瘙痒多为散发、自限性,注意观察;
(五)含碘对比剂外渗:抬高肢体,使用冰敷,外用洗疗妥24—72小时可吸收,如果严重损伤,外科就诊。
二、需要立即救治的情况:
(一)重度的、持续时间长的恶心、呕吐,应考虑适当的止吐药物;
(二)散发的、持续时间长的寻麻疹,应考虑适当的组胺H1受体阻滞剂肌肉注射,严重的寻麻疹考虑使用1/1000肾上腺素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
(三)支气管痉挛: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ß受体激动剂吸入剂深吸2—3次,肌注肾上腺素;
(四)喉头水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使用1/1000肾上腺素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
(五)单纯性低血压:抬高患者的双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静脉快速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如无效,肌注1/1000肾上腺素,必要时重复给药;
(六)迷走神经反应(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抬高患者双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静脉注射阿托品—,必要时于3—5分钟后重复给药,静脉内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七)低血压性休克、呼吸骤停、心跳骤停、惊厥、求助、复苏、畅通气道、维持呼吸给氧、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维持循环、肌注肾上腺素及组胺H1受体阻滞剂等。
放射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放射科抢救药品表
心肺复苏流程图
相关科室急救电话
医院总值班电话:
8006
急诊科电话:
8025
手术室电话:
8029
放射科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