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路基路面工程挡土墙设计.ppt
路基路面工程挡土墙设计.ppt
3)当地基压应力超过地基承载力过多时, 需要的加宽值较大,为避免加宽部分的台 阶过高,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b)
4)地基为软弱土层时,可采用砂砾、碎 石、矿渣或灰土等材料予以换填。(c)
5)当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而地基又为 完整、稳固、对基础不产生侧压力的坚硬 岸石时,可设置台阶基础,以减少基坑开 挖和节省圬工。(d)
5.浸水挡土墙 用于沿河路堤,需要收缩坡脚或防止水流冲淘
(二)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 (1)重力式挡土墙
依靠墙的自重支撑土压力,形式简单,施工ຫໍສະໝຸດ 便A 竖直式B 俯斜式
C 仰斜式
D 折线式
E 衡重式
A、B、E多用于路肩墙、路堤墙;C、D多用于路堑墙
(2)锚定式挡土墙
1.锚杆式
锚杆式分为钢筋混凝土 主栓,挡土板,钢锚杆
4.护栏
为保证交通安全,在地形险峻地段,或过高过长的路肩墙的墙顶应设置护栏。为 保持土路肩最小宽度,护栏内侧边缘距路面边缘的距离,二、三级路不小于0.75m, 四级路不小于0.5m。
(二)基础构造
1.基础类型
1)大多数挡土墙都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2)当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形平坦而墙身较 高时,为了减小基底压应力和增加抗倾覆 稳定性,采用扩大基础。(a)
2.墙面
墙面一般均为平面,其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协调。墙面坡度直接影响挡土墙的高度。 因此,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墙面坡度一般为1:0.05~1:0.20,矮墙可采用陡直墙 面;地面平缓时,一般采用1:0.20~1:0.35较为经济。
3.墙顶
墙顶最小宽度,浆砌挡土墙不小于50cm,干砌不小于60cm。浆砌路肩墙墙顶一般 宜采用粗石料或混凝土做成顶帽,厚40cm。如不做顶帽,对路堤墙和路堑墙,墙 顶应以大块石砌筑,并用砂浆勾缝,或用5号砂浆抹平顶面,砂浆厚2cm。干砌挡 土墙墙顶50cm高度内,应用25号砂浆砌筑,以增加墙身稳定。干砌挡土墙的高度 一般不宜大于6m。
路基在下列情况下宜修建挡土墙: (1)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路段; (2)需要降低路基边坡高度以减少工程量的路段; (3)强化不良地质路段边坡稳定性,防滑坍; (4)防沿河路段水流冲刷; (5)桥梁或隧道与路基的连接路段; (6)节约用地、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7)需要特殊保护的路段(建筑物、生态坏境、文化古迹)
2、路肩挡土墙
用于: (1)陡坡路堤,为保证路堤稳定,收缩坡脚; (2)为避免与其它建筑物(如房屋、铁路、水渠等)干扰或防止多占农 田; (3)为防止沿河路堤受水流冲刷和淘刷。
3、路堤挡土墙 用于:地形受限,需要收缩坡脚;防止陡坡坡堤下滑。
4、山坡挡土墙
用以支挡山坡上可能滑坍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需 要时可分设数道)
(6)柱板式挡土墙
(7)桩板式挡土墙
钢筋混凝 土锚固桩
(8)垛式(框架式)挡土墙
预制件框架内填石
第二节 挡土墙的构造与布置
挡土墙的构造: 1、墙身(墙背、墙面、墙顶、护栏) 2、基础:砌挡土墙之前打的地基,与挡土墙是一整体。 选择形式:正常情况下浅基,特殊情况下桩基 确定埋置深度:与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冻结深度、临近建 筑物的基础等因素有关(P122表6-3) 3、排水设施:疏干墙后填料中的水分,免墙身承受额外的 静水压力、消除黏性土的膨胀压力、减少冻胀压力 地面排水:防地表水渗入墙背填料 或地基,地面排水沟。 墙身排水:迅速排除墙后积水, 泄水孔。 4、沉降缝与伸缩缝:为防止因 地基不均匀、圬工砌体变化而 引起墙身开裂。
2.锚定板式
构件段石小,工程量省 适用于: 特别适用于地质不良时, 石料缺乏,挖基困难,有锚固条 件的路基挡土墙
(3)薄壁式挡土墙 1.悬臂式
2.扶壁式
特点:自重轻,做工省,适用于 墙高较大,地质条件一般,需用 一定量的刚材,经济效果好。
(4)加筋土挡土墙
(5)土钉(钉土)挡土墙
受力:放置拉筋材料,填土压实,通过 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 力传给拉筋。 特点: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随意性大, 建筑高度大,适用于填土沙基,节约投 资30%~70%,经济效益大。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挡土墙的构造与布置 第三节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 第四章 挡土墙设计总则 第五节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第七节 地震地区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挡土墙的用途
挡土墙是用于支撑路基填土或者山坡土体侧压力、防 止边坡或山坡变形失稳的工程构造物。广泛用于支撑 路基边坡、桥台、桥头引道和隧道洞口等处。
(一)墙身构造 1.墙背
1)仰斜墙背适用于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肩墙或路堤墙。仰斜墙背的坡度 不宜缓于1:0.3 ,通常在1:0.15~1:0.25 2)俯斜墙背适用于路堤墙、路肩墙。常用1:0.15~1:0.25,不超过4m的低墙 可用垂直墙背 3)凸形折线墙背多用于路堑墙,也可用于路肩墙。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 4)衡重式墙适用于堤墙,也可用于路堑墙。上墙俯斜墙背的坡度1:0.25~1: 0.45,下墙仰斜墙背在1:0.25左右,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 5)其他类型挡土墙的墙背形式可参考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
挡土墙设置与否,宜于与其工程方案比较确定 1.与移改路线位置进行比较; 2.与填筑或开挖边坡相比较; 3.与拆移有关干扰路基的构造物(房屋、河流、水渠)等比较; 4.与设置其他类型的构造物(桥、护墙)等比较 。
二、挡土墙的分类
(一)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
1、路堑挡土墙 用于陡峭山坡的路堑底部,降低边破高度、减少开挖、防止地质 不良地段的滑坡
6)如地基有短段缺口(如深沟等)或挖基 困难(如需水下施工),可采用拱形基础。
(e)
a)墙趾或墙踵部分加宽;b)钢筋混凝土底板; c)换填地基;d)台阶基础;e)拱形基础
2.基础埋置深度
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 (2)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 (3)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当冻深超过1m时,采 用1.25m,但基底应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砾或碎石垫层,垫层底面亦应位于 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