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成本费用治理9.1 采购成本操纵流程总经理 主管副总 财务部 采购部 相关部门9.2 生产成本治理制度制度名称生产成本治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
为使工厂生产成本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成本的操纵与治理相关事项。
第3条责任。
1.工厂生产成本的分析、预算、核算等由财务部负责。
2.生产部负责操纵生产的成本。
第2章成本定额治理第4条制定成本定额。
1.生产治理部门应依照具体产品的工艺要求、本工厂的生产技术条件及工厂历史平均水平编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时消耗等定额。
2.财务部依照产品定额消耗、原材料、半成品、劳务打算价格、工资、制造费用打算等制定单位产品各个环节的成本定额。
第5条成本定额修改。
生产治理部门依照定额的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条件的改善定期对定额进行修订,并通知财务部门调整成本打算。
第6条制订成本打算1.生产部应将产品与生产车间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定额通告各生产车间,各生产车间依照实际情况及定额标准编制车间成本操纵方案。
2.生产部依照汇总的车间成本操纵方案编制生产成本操纵打算并报审。
第3章生产成本操纵第7条生产成本操纵打算的逐层分解。
各要紧生产部门应将批准后的生产成本操纵打算进行逐层分解,分解为各个生产成本操纵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
第8条生产成本的操纵依据。
生产记录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产品生产加工情况,是生产治理人员了解生产成本操纵的要紧信息来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任务通知单。
(1)生产部依照销售打算、销售部提交的客户订单,统一下达连续编号的生产任务通知单。
(2)车间依照生产任务通知单安排生产。
2.领料单。
(1)领料单是产品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
车间依照生产任务通知单向仓储部领料,有消耗定额的按照定额发料,没有消耗定额的按合理需要发料,剩余物资要及时办理退库手续或结转下期接着使用。
(2)车间工段应授权指定人员领料,同时填写领料单(一式三份),领料单上应注明领料时刻、材料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并由保管员和领料人员签字。
3.中间产品转移单。
(1)中间产品转移单是产品在各道工序间流淌的原始记录,是期末盘点及会计核算的依据。
(2)产品投产后必须填写中间产品转移单,并详细记录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完工程度等基础资料。
(3)产品转移过程必须由转送人员和接收人员签字,同时应及时填写产品生产台账。
4.工时记录。
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内完成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所耗工时的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成本打算制订的基础资料,生产现场的治理人员应积极收集工时记录的相关资料,为准确核算、操纵工时提供依据。
5.入库单。
产品完工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依照其用途办理产品入库手续,其中产成品入产成品库、半成品入中间料库或下道工序领用,同时开具产品入库单,由缴送部门和接收部门签字。
6.盘点表。
(1)原材料盘点表:年末由仓储部统一组织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并编制年度材料盘点表,关于发觉的盘盈、盘亏、积压物资要查明缘故及时处理。
车间接到受托加工材料,应单独堆放,并单独设账保管,月末对受托加工产品要单独编制盘点表。
(2)在产品盘点表。
①在产品盘点表是工厂在产品实地盘点的原始记录。
每月末由质量治理部、生产安全部、财务部组成盘点小组对各车间在产品进行盘点,盘点应在不阻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②关于能够在现场计量的产品,当场计量登记;关于需要折算的产品,由检验人员依照定额折算;关于生产线上不能取出观看的产品(如正在烧结的产品),能够依照物料转移卡登记盘点数量。
③盘点结束后由检验部门编制在产品盘点表,报送生产、财务、检验三部门。
关于发觉的盘盈、盘亏、积压物资要查明缘故及时处理。
④关于生产线上结存的废品、不合格品应在盘点表上注明,受托加工在产品和材料一样应单独编制盘点表。
第9条生产成本记录。
生产治理部应每天收集生产记录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记录的准确性。
第10条生产成本分析与差异分析。
生产治理部在每月末应依照生产记录计算分析月生产实际成本与成本定额的差异,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所示。
1.月生产实际成本高于成本定额时,召开生产会议,分析查找缘故,制定相应的对策。
2.月生产实际成本低于成本定额时,要分析查找缘故,若无弄虚作假的情况同时产品符合要求,应召开会议,对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并推广借阅成本的方法。
第11条生产成本定额的改进生产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比较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生产部应每月进行分析、改进,确保生产实际成本始终不高于定额成本。
第4章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第12条成本核算内容。
1.原材料的归集与分配。
2.辅助材料。
3.燃料及动力。
4.工资及福利费。
5.制造费用,包括以下内容。
(1)工资及福利费,指车间治理人员、辅助工人的工资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各种工资性津贴以及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2)折旧费,指车间的各项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差不多折旧费。
(3)修理费,指车间所用的固定资产,包括年度大修、年检大修理费用和发生的中小修理费。
车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也包括在本项目内。
(4)办公费,指车间为治理工作支付的印刷、办公用品等费用。
(5)水电费,指车间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6)机物料消耗,指车间为进行生产和维护生产设备、环境等所消耗的各种一般材料。
(7)低值易耗品摊销,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8)劳动爱护费,指车间发放劳保用品或实施安全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9)其他,指不能列入以上各项目的各种车间经费。
其中较大的费用支出,应在本项目下增列“其中×××”项目单独反映。
第13条成本费用分配基础。
1.财务部依照材料库领料单分配各车间材料费用。
2.财务部依照实际发放工资表分配各车间工资费用。
3.福利费按工资的14%提取。
4.财务部依照产量、打算成本分配各车间氮气、蒸汽费用。
5.财务部依照各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结算单下达机加、模具、化验、运输等费用。
6.财务部依照生产治理部提供的水电费用分配表,分摊全工厂的水电费用。
7.财务部依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按分类直线折旧法,分配各车间折旧费用,残值率操纵在3%。
第14条生产成本核算。
财务部应在月、季、年底依照生产成本的实际发生值进行核算,将核算的结果进行生产成本分析。
第15条成本分析的依据。
成本分析所依据的资料要紧包括以下三类。
1.当月(季、年)度的成本报表资料。
2.上年度同期资料。
3.产品成本打算。
第16条成本分析对象。
1.差不多生产车间成本分析。
每月(季、年)末主管会计依照车间成本资料,对当月(季、年)成本打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要紧内容包括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分析和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1)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将当月(季、年)定额消耗与打算、上年实际平均,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定额消耗的打算完成情况,关于完成情况比较好的指标应及时总结经验,关于完成情况不行的指标进行分析,查明缘故。
属于车间自身缘故的,应找出对策进行改进;属于定额本身的缘故,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修订定额消耗指标。
(2)费用完成情况:要紧将各月费用发生额与打算和上年实际平均进行相对数、绝对数比较,找出波动较大的指标并查明其缘故。
2.辅助部门成本分析(1)各辅助生产部门应依照自身的特点,定期对成本进行分析。
有消耗定额的,与定额进行对比;没有定额的,可依照历史加工同类产品的料、工、费的组成情况进行对比。
(2)关于经常发生项目应及时补充制订成本打算,关于当月发生的新项目,应及时、准确核定费用发生额。
第17条成本分析报告。
每月(季、年)末财务部依照分析资料编写成本分析报告,通报给与生产成本治理相关的各个部门,以便各部门全面了解工厂成本运行状况。
第18条调整成本操纵打算方案。
生产部等相关部门依照财务部通告的成本分析报告对没有达标的项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各自的成本操纵打算与方案,保证各项成本操纵指标的完成。
第5章生产成本考核第19条生产成本考核的周期。
工厂企业治理办公室将在每年的月末、季末、年末对要紧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操纵进行考核。
第20条生产成本考核的内容。
1.成本目标、成本打算完成情况。
2.成本绩效定期考核和评价。
第21条生产考核的依据。
1.成本打算。
每年生产部、财务部依照工厂的经营目标,将利润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制订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打算。
成本费用打算一般一年修订一次,假如出现材料价格、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应及时修改成本打算。
2.考核资料。
考核资料要紧包括由财务部提供的经财务部审核的会计核算资料、成本费用报表、客观调整因素等。
工厂依照考核资料(制定当月的奖惩制度)对各车间、部门进行考核。
第22条生产成本考核的方式。
1.工厂依照部门特点以及对工厂总体成本费用的阻碍程度,制定不同的成本考核方式。
2.对差不多生产车间采纳成本考核,对辅助生产部门采纳内部利润考核,对工厂直属部门采纳费用考核。
第23条生产成本考核的结果应用。
对生产成本的操纵考核的结果将与各部门人员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同时也是各部门相关人员晋升、评级的要紧依据。
第6章附则第24条本方法由企业治理办公室制定,解释权归企业治理办公室所有。
第25条本方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9.3 质量成本操纵制度制度名称质量成本操纵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
为加强对质量成本的操纵,规范对质量成本的治理,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质量成本管控,包括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目标、打算,质量成本分析等相关事项。
第3条责任。
1.质量治理部职员。
(1)每月依照要求提供本部门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2)负责对质量成本进行综合分析。
(3)依照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送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2.财务部职员。
(1)负责归集、核算、汇总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并编制质量成本月报表。
(2)每月会同质量治理部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3.其他部门职责。
(1)执行质量成本操纵打算与方案。
(2)每月依照要求提供本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质量治理部。
第2章质量成本预测第4条确定质量成本预测目标。
质量治理部依照企业的质量目标和进展规划等要求确定质量成本预测目标。
第5条预备预测资料。
质量成本的预测资料包括以下七项内容。
1.企业质量成本的历史数据。
2.企业的进展战略。
3.企业的质量目标。
4.同行业的质量水平、质量成本水平和结构等。
5.有关技术资料。
6.企业的治理和技术环境。
7.能够选择的质量成本治理方案。
第6条选择预测方法。
质量成本预测方法有以下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