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1《信息加工概述》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分析信息加工的一般步骤,理解手工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
2、能力目标能利用信息加工的知识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资源及其处理方法。
3、德育目标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第三章第一节,包含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两部分知识。
它是在上两章学习了“信息及其特征、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加工”,因为这些是对本章第二、三节和第四、五章的一个概括,是与学生联系十分密切的一课,是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身边的例子(如校运会比赛项目的成绩处理)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三、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甚至使用信息加工的知识。
他们对信息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了解不够,不能对信息加工进行归纳。
四、教学策略利用任务驱动法,以问题或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的实际过程描述][一]教与学过程描述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信息的获取,知道从网上下载的信息资料,有一些是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使用的,而有一些是必须得进行加工后才能使用的。
为什么呢?生:(思考)师生共同探讨总结(1)原始信息一般情况下处于一种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的状态,既不能传递、分析,又不便于利用,加工可以使其变换成便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的形式。
(2)原始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准确与不准确的成分都有,加工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有分析的筛选、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加工后的信息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3)加工可以发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
(4)加工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数据模式和文字说明等产生更有价值的新信息。
因此,加工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师:通过分析,大家对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均有所了解了,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信息加工”?经过学生讨论后回答。
最后引出信息加工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以校运会跳远比赛项目成绩的加工为例;师:12月2日,我校举行校运会,以跳远比赛项目为例,请你说说跳远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的工作流程?生:讨论回答问题(知识巩固):如果你是统分员,将参加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排序,请问这属于信息加工的()环节;然后将处理好的比赛结果送往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结果,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环节。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的哪些信息加工方式?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人工加工方式例子:你可以通过多少种方法处理“1+2+3+……+100”?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有时加工过程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2)计算机加工方式特点: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满足了管理者决策的需求。
请一位同学说出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选择计算机软件――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师:在计算机信息加工中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有几种类型?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1)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针对具体的问题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2)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和利用电子表格加工表格信息,利用多媒体软件加工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信息。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智能化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信息,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序。
二、课堂练习列举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场合,并思考在没有出现计算机之前这种场合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分析这两种加工方式异同点。
[教学反思]在前面的第二章书中已经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学生对获取信息以后怎样进行加工比较关心,所以学生对这节男内容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大家在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相对比较高,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
整堂课较好的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效果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一、说教材2、教学目标依据高一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体会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了解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加工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掌握对信息加工的本领。
3、重点难点①重点是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和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②难点是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二、说教法本节课属于比较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所以将现实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课程知识相结合,即“情境”教学法。
使学习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熟悉的事物但又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广泛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在课堂中,设计多个实例,多个任务,多个讨论,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法,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能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思维能力。
并结合使用多媒体,增强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三、说学法根据高中新课改的指导精神,信息素养的形成是整门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学生是教育教学主体的思想。
学生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已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已的行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所以本节课的学法引导上,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来实现。
四、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一段故事:(圆圈错位加密法)史实: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
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
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称走错了地方。
其实这个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个暗探。
他的行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警觉。
会议立即中断,代表们迅速分头离开。
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赶来,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一无所获。
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她是浙江嘉兴人)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
7月31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
改编:……我们的班长同志递进来一张带血的纸条,说了“半1错2”四个字,就牺牲了。
与会的13位代表,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课堂互动:(让学生派代表来读纸条上的信息)关键时刻,毛泽东飞赴晋江,请教了一位资深的密码破译专家,也就是你们伟大的信息技术老师我。
只见他拿出一根半径为1CM的木棍,纸条绕了一圈、错开2位把相关信息读出……内容:(党内奸,速撤,浙嘉兴南湖;十一月三日晨四时平山操场集体起义。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体验、老师现场演示,同学直观地感受到整个过程,从而导出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什么是信息加工。
(2)举例课本P42“神通广大的英国间谍‘007’”的例子;为什么要如此复杂?(由学生回答)[设计目的]:通过实例,再次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对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意义。
了解信息加工的目的。
(3)10月9日,我校举行第八届校运会,以长跑比赛项目为例,请同学们说说长跑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的工作流程;(前后桌小组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老师引导补充)[设计目的]:在了解了信息加工的定义及信息加工的重要意义后,让学生自已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得出本课教学中另外一个知识点----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吸引学生更进一步的参与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加深记忆。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从而突出本节的重点。
(4)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有诸多高科技的应用。
例如在运动员的成绩统计上,比之我们学校的校运会如何?(小组快速讨论,由学生回答)。
自然而然就能引出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人工加工 计算机加工。
小组讨论后,再点出它们的区别和特点。
[设计目的]:在了解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后,利用多媒体演示、比较。
然后经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人工加工方式与计算机加工信息的方式有何异同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假定由你去新华都购买十件校运会开幕式的用品,请你说出在收银台结账时的详细过程。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①要有收银软件(主要是求和),例如:佳为……; ②扫描条形码;③计算机进行求和运算; ④显示屏显示出总金额;⑤本单流水号信息存入电脑备查。
[设计目的]:通过生活中可以了解到的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总结,达到对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的形象认识。
(6)给学生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44-45“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内容。
Ⅰ、完成下列表格Ⅲ、课堂练习: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① 电子报刊《爱鸟报》②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③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④ 100 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⑤ 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⑥网页“logo 图标”的设计 ⑦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⑧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1)属于程序设计自动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2)属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人性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 (3)属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
[设计目的]:通过“类型”“手段”“举例”三个步骤,学生就能自主地对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类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配与相应的顺口溜以及当场的课堂练习,更能加深对本课难点的进一步理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