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体比较!首先说一下美国的发展历程:(1)美国独立战争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领导人:华盛顿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2、整顿农业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5)冷战政策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发展历程独立战争——→诞生南北战争——→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经济强国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二战后经济发展——→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冷战——→超级大国法国发展史: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
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
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
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英国发展史时间基本史实发展趋势15、16世纪民族国家形成:加强王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利用优越地理位置,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兴起殖民掠夺贩卖黑奴)17世纪中晚期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发展受到阻碍过程: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政权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统治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条件:劳动力、资本、能源、资源、市场、技术过程:第一个工业部门诞生----棉纺织业(纺丝机、织布机、纺织厂)现代化启动解决工业动力问题------万能蒸汽机冶金业发展-----煤炭、钢铁→交通运输业发展------陆上、海上19世纪初期工厂法社会立法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完成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变完成现代化,成为强国确立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三国协约形成:1904年英法成熟发展,国际冲突加剧1907年英俄1914——1918年参加一战,打败同盟国赢得战争,输掉优势一战后初期政治: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缓慢,债权国为债务国霸权地位下降外交:大陆均势政策(巴黎和会)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侵略二战时期参加战争不列颠之战、诺曼底登陆霸国地位进一步削弱二战后初期参与冷战1946年富尔敦演说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展开冷战1949年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20世纪50-80年代1973年加入欧共体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历程1、资本积累,开始起步:15、16世纪(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变→圈地运动、殖民掠夺、黑奴贸易)2、走上发展之路:17世纪中晚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上扫清障碍,确立资产阶级统治3、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殖民霸国: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4、世界霸权地位削弱,沦为二流强国:19世纪晚期——20世纪中期(经济缓慢发展,一战和二战的打击)5、依附于美国,走上复兴之路:二战后初期,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6、融入欧洲,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1973年)发展————————————→衰落————————————→复兴(最强:世界工厂、最大殖民国家)(二流强国)①经济缓慢发展:政治经济利益主要与殖民地有关,国内投资相对减少,科技动力不足②战争打击③国际竞争对手实力增强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发展特点1、制度创新,保持领先:民主政治、经济制度2、和平渐进,保持稳定: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英联邦形成3、科技进步,重视创新:工业革命4、殖民扩张,拓展贸易:最大殖民体系和贸易体系5、把握机遇,趁势而上:新航路开辟、融入欧洲德国发展史: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
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
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
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
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
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
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四国的比较如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特征: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国王和首相实行集体领导;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责任内阁制。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2)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政治斗争限定在相对有序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美国的联邦制1.1787宪法2.1787年宪法的内容(1)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①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竞技、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合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②各州可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影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人民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国的共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1)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政、立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2)皇帝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帅军队,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
(3)宰相权力: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宰相领导。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4)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了两院制议会座位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巨大,掌握议会实权,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首相担任;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