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发表时间:2009-03-18T12:58:07.81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8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英
[导读] “返璞归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返璞归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我觉得:语文教学的质朴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
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
我们应该在追求真实中去求的课堂的高度,去求得更高的教学品味。
要在改革中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努力达到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这样的
“返璞归真”是求发展的、求真理的。
只有做到了真实、朴实与扎实,才能真正“返璞”,才能真正“归真”,也才能求的课改的健康发展。
怎样才能让我们在改革中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努力达到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呢?1.处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理念。
这也是“以文为本”和“以人为本”双重背景下的一种综合性体现。
它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系统地理解、把握这一课题,去竭力挖掘语言材料中渗透出的人文精神,去积极揭示新课程下的“真实’.。
我们应该做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出因人而异的“真实”。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人文因素,而忽略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等语言最基本的特点;语言文字训练虚晃一枪,不落实,不到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断然割裂,学生无法从语言文字的语境中感受、体验内在的人文精神。
语文是艺术的、审美的,更是功力的、实用的。
因此,语文课堂要立足“语文”,更要回归到“语文的本真”;让学生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扎扎实实地受到训练,切切实实地得到提高;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多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语言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进行长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让学生动手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文字学、语言学知识也会更丰富。
良好语感的形成,一定语文素养的具备,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了。
2.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可否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中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味的把“自主学习”形式化为“课上乐起来”。
迷恋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出现了教学漫无边际而无 “标”度,答案丰富多彩而无“准”度,语言随意平淡而无“深”度的现象。
学生在这些看似“热闹”的课堂中,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后进生很难获得实践、思考的机会。
因而,双基没有得到落实,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场所,教学的“三维”目标自然很难得到落实。
究其原因,出现上述状况就在于老师们追求的是外在的“装饰”,而丢弃了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育经验。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在某些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都应该明白,传统的未必都是落后的,而现代的未必都是先进的。
如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体验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我们滥用了多媒体,错误地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节好课,那我们就走进了媒体使用的误区,成为标签式的使用多媒体。
我认为如果用卡片、挂图、小黑板等经济、方便的教学手段能达到效果,那就最好不用成本更高的多媒体。
因此,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好经验要继承,同时应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大为改观,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较好落实,课堂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矫枉难免过正,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却又有失落的现象:课堂上,有的教师让学生“见仁见智的发表见解,自己却成了“旁观者”,对学生的思维偏差不进行引导,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漏不予纠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进行总结,一切皆由学生说了算,学生的“自主”演化成了“放任自流”。
有的重视了“突发性”的生成,却忽略了课前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成了“临时抱佛脚”;有的也进行了引导,但又停留在表面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拓展和深化,教师没有起到“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沦为“机械重复”。
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是智能的开掘、精神的陶冶和文化的熏陶。
教育不是为满足人们审美和欣赏的需要,而是重要使命的实践。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有善良的动机和满腔的热忱,更应该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我们都应该让语文教学植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抛弃华丽的装饰,追求质朴的状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