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土是由固体颗粒、I 水 和[气体 组成的三相体。
2. 土颗粒粒径之间大小悬殊越大,颗粒级配曲线越 ■平缓,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好。
为了获得较大的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 的土料 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3. 塑性指数是指粘性土处于 4•根据1液性指数可将粘性土划分为 塑、和流塑五种不同的软硬状态5. 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是土的隙比 结合指标1相对密实度 来衡量。
6. 在土的三相指标中,可以通过试验直接测定的指标有 比重、含水量密度,分别可用 7. 土的物理状态,对于无粘性土,一般指其 指它的稠度8.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连接关系等因素形成9. 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其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 ■多。
10.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表示土的颗粒级配,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 小于5 的土属级配不良,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属级配良好。
有时还需要参考 曲 率系数值。
11. 土的含水量为土中[水 的质量与1 土固体颗粒的质量之比。
12. 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为20KN/m3 土粒比重为2.68,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 密度为1.71g/cm3,最小干密度为1.54g/cm3,则天然孔隙比为 0.68 ,最大孔 第二章坚硬 、 硬塑 、可塑 比重瓶 法、 烘干 法和 环刀 ,工程上常用指标法测定。
;而对于粘性土,则是 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 隙比为0.74 13.可分为岩浆岩软质岩石 硬质岩 石 14.砂土是指粒径大于 2 mm 的颗粒累计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径大于0.075 mm 的颗粒累计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15. 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 或碟式液限仪 测定;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做测定。
得到的最优含水量越50 % 50 % 的土。
液限,可用,而粒锥式液限仪 塑限,可 用搓条法或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16. 在击实试验中,压实功能越大, 大干密度越■高17. 土 18. 19. O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分为四种土。
土中液态水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 碎石土 结合水 工程上常按塑性指数的大小把粘性土分为相应的塑性指数范围分别为 大于17 、 砂土 ,相应得到的最 粉土 粘性 自由水 粘土 、 大于10且小于等于17 粉质粘土 两种;其 密实度 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密实度 O按其成因 O1. 土中孔隙水的流动总能量可以用总水头来表示,这个总水头由|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三项组成。
由于土中渗流速度一般较小,所以其中的流速水头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的两项水头之和又称为■测压管水头。
2. 当土体两点之间存在水头差,并具有渗透路径时,就会有渗流发生,渗流速度与1水力坡降成正比。
3. 在渗透性很低的粘土中,只有当水力坡降■超过起始水力坡降时,流速与水力坡降才接近线性关系。
4. 渗透系数k是综合表征土体渗透性强弱的一个指标,它反映水渗过土体的难易,量纲与渗流速度相同,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水力坡降时的渗流速度。
k值越大,渗透性越[强。
5. 影响土的渗透系数最主要的因素是1 土的颗粒性质和孔隙比。
6. 从试验原理来看,渗透系数的室内测定方法可以分为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
7. 实际地基土的渗透系数在各个方向一般是不同的,通常水平向的比垂直向的大。
8. 土的强度和变形主要由有效应力决定。
9. 渗透力是渗透水流对土颗粒的压力,它是一种[体积力。
渗透力的大小与1水力坡降成正比,作用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10. 土体渗透破坏的主要形式有■流土和管涌。
第四章1. 地下水位升高将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减小,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
2. [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压缩,■有效应力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
3. 在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应取!浮重度。
4. 在基础宽度和附加压力都相同时,条形荷载的影响深度比矩形荷载大。
5. 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比水平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范围要大,水平向附加应力在1基础边缘处最大。
6. 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近似呈矩形分布,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小于1/6时,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当偏心距等于1/6时,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7. 甲、乙两矩形基础,甲的长、宽为2A*2B,乙的长、宽为A*B,基底附加应力相同,埋置深度也相同。
则基底中心线下Z甲=2 Z乙处,两者的竖向附加应力相同。
8. 在离基础底面不同深度处的各个水平面上,竖向附加应力随着与中轴线距离的增大而1减小。
9.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任意点的竖向应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10. 当岩层上覆盖着可压缩土层时,即双层地基上软下硬,E1v E2,这时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岩层埋深愈浅,应力集中的影响愈■显著。
11. 当硬土层覆盖在软弱土层上时,即双层地基上硬下软,E1> E2,这时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发生■应力扩散现象,上覆硬土层厚度愈|大,应力扩散现象愈显著。
12.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可根据z/b 和l/b 通过查表确13. 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 3.0m*5.0m,基础埋深2.5m,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为4500kN,则基底压力为350 kPa。
14. 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各点的沉降是相同的,此时基底压力呈■马鞍形分布。
随着荷载的增大,[基础边缘处应力增大直至产生塑性变形,则引起基底压力重新分布,最终发展为抛物线分布。
15. 某均质地基,其重度为19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3m 处,则在地表下3m 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57 kPa;若地下水位以下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其饱和重度为21kN/m3,则地表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79 kPa。
第五章1. 土体的压缩性被认为是由于土体中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2. 土的固结系数表达式为Cv=k(1+e1)/a 丫w ,其单位是m2/年;时间因数的表达式为Tv=Cv*t/h2 。
3. 根据饱和土的一维固结理论,对于一定厚度的饱和软粘土层,当t=0和0< z< H时,孔隙水压力u= | z ;当t= %和o w z< H时,孔隙水压力u= 0 。
4. 在土的压缩性指标中,Es和a的关系为Es=(1+e1)/a 和E0的关系为[E0= BEs ]。
对后者来说,其关系只在理论上成立,对硬土相差很多倍,对软土则比较接近。
6. 压缩曲线的坡度越陡,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比的减小愈■显著,因而土的压缩性愈|高。
反之,压缩曲线的坡度越缓,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的孔隙比的减小愈小,因而土的压缩性愈■低。
《规范》采用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当a1-2<0.1MPa-1 时,属低压缩性土;当a1-2大于0.1MPa-1小于0.5MPa-1 时,属中压缩性土;当a1-2>0.5MPa-1 时,属高压缩性土。
7. 土的压缩指数的定义表达式为Cc=(e1-e2)/(lgp2-lgp1)=(e1-e2)/lg(p2/p1) 。
8. 超固结比OCR旨的是先期固结压力和现在土的自重应力之比;根据OCR勺大小可把粘性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三类; OCRv的粘性土属欠固结土土。
9. 压缩系数[越大,压缩模量|减小,则土的压缩性越高。
这两个指标通过压缩试验,绘制e-p 曲线得到。
第六章1.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较常见的方法是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方法。
2. 《规范》方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公式为s= W s*刀[p0(Zi* a i-Zi-1* a i-1)/Esi],公式中S z、P0的单位分别是mm、m 、kPa 。
3. 土的渗透性是决定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
4. 对一般土,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沉降计算深度Zn是根据c z/ (T cz<0.2 条件确定的,若其下方还存在高压缩性土层,则要按| c z/ c cz<0.1 条件确定。
5.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时,第i层土的沉降量计算公式为△ Si=(e1i-e2i)*hi/(1+e1i) 或■ △ Si= △ Pi*hi/Esi 。
6.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50m范围内时,规范规定,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的计算深度可按简化公式计算,该公式为Zn=b(2.5-0.4l nb) 。
7. 饱和粘土的沉降由|瞬时沉降、■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沉降组成,计算这几部分沉降时,其压缩性指标分别采用弹性模量、压缩指数、次压缩系数。
8.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指标使沉降计算值偏小,采用J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指标又使计算值偏大,相互有所补偿。
9. 地基土沉降与时间有关,砂土沉降在加荷后完成[很快,饱和粘土最终沉降量完成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10. 自重应力不引起地基沉降,附加应力引起地基沉降,欠固结土层在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堆土,等情况下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第七章1、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土颗粒间的摩擦及啮合,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1 土粒间的胶结和1土粒间的摩擦力。
2. 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t= c+(T *tan © ,有效应力的表达式t= c'+( (T -卩)*tan © '。
3. 剪切试验按排水条件不固结快剪同,划分为1快剪,1慢剪的指标快剪比慢剪的指标小。
4. 饱和粘性土的固结度U= c 7(T ,也可以表示成U= St/S s,随着固结度的提高,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增长。
5.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公式是|c*tan © ,其中是■正应力。
6. 地基为厚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应选择快剪抗剪强度指标。
7. 某些工程施工工期较长,能固结排水,当工程完工后,使用荷载短期内突增,宜选择固结快剪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
8. 土体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的临界状态称之为土的极限平衡的状^态。
9.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c和b,测定抗剪强度指标的工程用途是1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10.破裂角指的是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其大小为 a =45°+ © /2 。
11. 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原位测定I饱和软粘土土的抗剪强度,测得的土体相当于!不排水剪实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
第八章1、土压力通常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I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比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大得多。
3、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单元体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古典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