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证据中,能够准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观察日月形状推测B.环球航行C.海边看船D.地球卫星照片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C.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0°纬线圈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在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中,表示内容最简略的是()A.世界地图B.哈尔滨地图 C.黑龙江地图 D.亚洲地图5.亚洲与非洲的界线()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乌拉尔河6.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B.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C.死海的面积在缩小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7.下列属于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是()A.深海采矿B.向海洋排放污染物C.无限制捕捞海洋生物D.向海洋倾倒垃圾8.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B.长夏无冬C.晴空万里D.四季如春9.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 D.8月、2月10.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1.连线A﹣ B﹣ C﹣ D﹣ E﹣.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现象.(4)xx年06月11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当时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如图中的(两字母区间范围)(5)当地球公转到A时,太阳直射此时澳大利亚的学生正要放(寒假、暑假)13.读北半球某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完成以下各题.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mm)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1)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量达到毫米.降水最少的月份是月.(2)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毫米.xx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二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证据中,能够准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观察日月形状推测B.环球航行C.海边看船D.地球卫星照片【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其中能够准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地球的卫星照片,故D正确.故选:D.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C.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0°纬线圈【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东经180°和西经180°,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依据题意.故选:A.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故选:D.4.在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中,表示内容最简略的是()A.世界地图B.哈尔滨地图 C.黑龙江地图 D.亚洲地图【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亚洲地图>黑龙江地图>哈尔滨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哈尔滨地图>黑龙江地图>亚洲地图>世界地图,因此表示的内容简略的是世界地图.故选:A.5.亚洲与非洲的界线()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乌拉尔河【考点】洲界线.【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其中亚洲与非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选:A.6.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B.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C.死海的面积在缩小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考点】海陆变迁.【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解答】解:A、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河道和水井的遗迹,说明很久以前是陆地,由于地壳的运动,演变为现在的海洋,能证明海陆变迁,故符合题意;B、四川发生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不符合题意;C、死海的面积在缩小是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与海陆变迁无关,故不符合题意;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在减小与全球变暖有关,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属于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是()A.深海采矿B.向海洋排放污染物C.无限制捕捞海洋生物D.向海洋倾倒垃圾【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分析】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解答】解:深海采矿属于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而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无限制捕捞海洋生物及向海洋倾倒垃圾是对海洋资源的破坏.故选:A.8.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B.长夏无冬C.晴空万里D.四季如春【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具有稳定性.【解答】解:晴空万里说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表示天气;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四季如春说的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表示气候.故选:C.9.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 D.8月、2月【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分析】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解答】解:世界气温年变化规律为: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故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地区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降水,南极地区气流下沉,不容易形成降水.故选:D.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1.连线A﹣② B﹣① C﹣④ D﹣③ E﹣⑤.【考点】洲界线.【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汶川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故答案为:②;①;④;③;⑤.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赤道.(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xx年06月11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当时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如图中的BC之间(两字母区间范围)(5)当地球公转到A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澳大利亚的学生正要放暑假(寒假、暑假)【考点】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读图可得,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解答】解:(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2)春分日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6月11日地球大致正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即图中的BC之间;(5)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澳大利亚的学生正要放暑假.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赤道;(3)极夜;(4)BC之间;(5)南回归线;暑假.13.读北半球某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完成以下各题.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mm)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1)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8 月,降水量达到169 毫米.降水最少的月份是 2 月.(2)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745 毫米.【考点】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认真阅读“降水量统计资料”表,分析数据解答.【解答】解:从“降水量统计资料”表中得知,该地8月份降水量最多,为169毫米,2月份降水量最少,为5毫米;该地年降水量为: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745毫米.故答案为:(1)8;169;2;(2)745.精品文档xx年2月13日\`39593 9AA9 骩35575 8AF7 諷Gc22988 59CC 姌v32280 7E18 縘V21733 54E5 哥f38700 972C 霬<K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