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面试题及参考答案1: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队列中选择适当的作业的作业投入运行。
(3分) A 运行 B 提交 C 完成 D后备2: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3分) A CLEAR TABLE B DROp TABLEC DELETE TABLED REMOVE TABLE 答:TRUNCATE 清空表,SQL 中删除表只有DROp命令。
3:ATM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3分) A 频分多路复用 B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 独占信道4: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3分) A操作 B 对应的数据 C 定义 D 限制 5:什么是虚拟设备?为什么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虚拟设备?(10分)答:虚拟设备技术是指把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物理设备,改造为能同时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虚拟设备的技术,或者说将一个物理设备变换为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
6:TCp为何采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若采用二次握手可以吗,请说明原因?(16分)答:为何采用三次握手?TCp对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初始化。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告诉其它主机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并建立虚连接。
TCp要提供可靠的服务。
三次握手的简单过程: \ c3 a\ l4 i: ~+ r (1)初始化主机通过一个同步标志置位的数据段发出会话请求。
( Q6 A; r% {. M& F i1 |& J (2)接收主机通过发回具有以下项目的数据段表示回复:同步标志置位、即将发送的数据段的起始字节的顺序号、应答并带有将收到的下一个数据段的字节顺序号。
\ H! \\3 q5 X8 a3 \\7 _ (3)请求主机再回送一个数据段,并带有确认顺序号和确认号。
采用二次握手可以不?详细原因。
7: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12分)答: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大型数据库。
这种组织数据库的方法克服了物理中心数据库组织的弱点。
首先,降低了数据传送代价,因为大多数的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都是针对局部数据库的,而不是对其他位置的数据库访问;其次,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很多,因为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仍然允许对局部数据库的操作,而且一个位置的故障不影响其他位置的处理工作,只有当访问出现故障位置的数据时,在某种程度上才受影响;第三,便于系统的扩充,增加一个新的局部数据库,或在某个位置扩充一台适当的小型计算机,都很容易实现。
然而有些功能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例如,为了调配在几个位置上的活动,事务管理的性能比在中心数据库时花费更高,而且甚至抵消许多其他的优点。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多数处理就地完成;·各地的计算机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
·克服了中心数据库的弱点:降低了数据传输代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局部系统发生故障,其他部分还可继续工作;·各个数据库的位置是透明的,方便系统的扩充;·为了协调整个系统的事务活动,事务管理的性能花费高;数据分片类型:(1)水平分片:按一定的条件把全局关系的所有元组划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为关系的一个片段。
(2)垂直分片:把一个全局关系的属性集分成若干子集,并在这些子集上作投影运算,每个投影称为垂直分片。
(3)导出分片:又称为导出水平分片,即水平分片的条件不是本关系属性的条件,而是其他关系属性的条件。
(4)混合分片:以上三种方法的混合。
可以先水平分片再垂直分片,或先垂直分片再水平分片,或其他形式,但他们的结果是不相同的。
条件:(1)完备性条件:必须把全局关系的所有数据映射到片段中,决不允许有属于全局关系的数据却不属于它的任何一个片段。
(2)可重构条件:必须保证能够由同一个全局关系的各个片段来重建该全局关系。
对于水平分片可用并操作重构全局关系;对于垂直分片可用联接操作重构全局关系。
(3)不相交条件:要求一个全局关系被分割后所得的各个数据片段互不重叠(对垂直分片的主键除外)。
数据分配方式(1)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同一个场地上。
(2)分割式:所有数据只有一份,它被分割成若干逻辑片段,每个逻辑片段被指派在一个特定的场地上。
(4)全复制式:数据在每个场地重复存储。
也就是每个场地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
(5)混合式:这是一种介乎于分割式和全复制式之间的分配方式。
C++部分(50分) 1:设有“int w[3][4];”,pw是与数组名w等价的数组指针,则pw的初始化语句为______int **pw =w____(3分)2:要使引用pr代表变量“char *p”,则pr的初始化语句为____char *&pr = p____(3分)3:“零值”可以是0,0.0,FALSE或者“空指针”。
例如int 变量n与“零值”比较的if语句为:if(n==0),则BOLL flag与“零值”比较的if语句为___If(flag)___________;float x与“零值”比较的if语句为:__if((x>=0.000001)&&(x<=0.000001)) 。
(6分)4:社有如下语句:(3分) Int x; () *px=0; 则选择以下哪条语句可将x值置为0。
A int *px; B int const *px=&x;C int const px=&x;D const int *px=&x;答:正确答案:int *const px = &x; 5:设viod f1(int *m,long&n);int a;long b;则以下调用合法的是()(3分) A f1(a,b) B f1(&a,b) C f1(a,&b) D f1(&a,&b)6:请写出如下代码的运行结果(6分) Int main() {int a,b,c,d; a=0; b=1; c=2; d=3;printf(“%d”,a+++b+c+++d++);}答:6 7:写出下面函数的功能(12分) TemplateU3] 8写一段代码判断一个单向链表中是否有环。
(14分)给出如下结构 Struct node {steuct *next; }; Typedef stuct node Node;答:公共题:1、数据库中 XXX 和XXX操作可恢复数据库答:UndoRedo注:答案不一定对。
2、数据库的核心是()。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 C。
操作系统 D。
数据答:A 3、头文件中<> 和“”的区别?答:用""的话,编译器首先会在源文件所在目录下寻找头文件,然后再在编译器目录下寻找头文件;用<>则刚好相反;所以如果是你自定义的头文件,就用"",如果是引用系统的头文件,就用<>.4、定义一个宏,输入两个参数,输出积。
答:#define MUL(a,b) ((a)*(b))3、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及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因而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
②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
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
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传送时延。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相比有以下优缺点:优点:①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
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也必然少得多。
②简化了存储管理。
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
③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