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思想政治学科教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学思想政治学科教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二)盘点验收性的单元测试教学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过程,它是由相关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构成的。当各部分、各阶段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每一部分、阶段的优势都会影响到整体,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把每一部分,每一阶段的教学搞好了,才能使整体的教学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政治学科教学来说,每一大课或某几大课教学内容的完成,常意味着整个教学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的结束。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教学单元的结束。那么,总结、盘点一下这个单元中都教和学了哪些内容,检测一下学生对这些内容学得怎么样,在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调控和改进教学,无论是对前一阶段的教学,还是对以后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单元测试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评价方法,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被普遍采用。单元测试一般以测试(或练习)的形式进行。在指导学生对某一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小结和复习之后,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编制一套题量和难易都比较适度的测试题(或叫练习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闭卷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批阅和评定。编制单元测试题与编制期中或期末考试题有很多相同之处。不过单元测试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依据教材后面的“本课小结”和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精要的总结和复习。2.测试题要紧紧围绕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来设计,要突出重点和难点。3.批完卷后,要抽出一定时间把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进行必要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对失误之处进行修改和补充。
学思想政治学科教科教学设计与案了。教师用大屏幕出示I~2道复习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短时间内迅速作答,然后让部分学生或全班学生把小卷交上来,课后进行批改。一节课的教学进入巩固练习环节。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出示课前设计好的l~2道题,或个别提问记分,当堂验收,或全班学生笔答,抽检一部分,课后批改,评析反馈。上面所列举的两种情形,都属于课堂小测验的形式。课堂小测验的一个特点是“小”。它测验的问题和所用的时间都很少,因而比较灵活,便于操作。可以在上课开始进行,也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分发题签,也可以用大屏幕显示;可以口答,也可以笔试;可以个别抽测,也可以全班或部分检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以多种形式交叉进行。课堂小测验的另一个特点是反馈及时。由于是当堂检测或者是对上一课时(或上几课时)内容的检测,所以能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检测和评价出某一课时,某些知识内容和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迅速调整和改进教学。课堂小测验的设计需注意以下问题: 1.设计的测验题要少而精。要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来设计。一般来说,1~2题目个比较合适,题型宜采用简答题、辨析题、选择题等形式。2.要统筹兼顾,合理设计。首先,要处理好小测验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要对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做好预测和安排,进行时应严格把握好时间,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避免前松后紧,完不成课时计划。其次,要处理好个别抽测和全班检测的关系。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能一个或几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无事可做,在安排上出现空白。再次,要根据新授课课时的教学内容、容量、难易度来安排和设计小测验,对容量大、比较多、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一般不宜安排小测验。3.注意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多次评价的机会。小测验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注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需求,对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检测题。设计时,应考虑设计一定的备用题。如果是以个别抽测为主,抽测时学生这一道题不会答,可以再换成另外一道题。这次不会答或没答好,可以视具体情况,鼓励学生课后认真准备,下一次安排适当机会再来一次,再一次评分,把最好的成绩记录下来,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注意这一点。
(三)充满温情的谈心式评语“你的选择题全做对了,其他的题有些也做得很好,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要有自信心,你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一定会成功的。”“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这次答得不理想,下次再争取,真心希望你能战胜自己。”“你的字写得棒极了。笔记记得也很好,看来上课是注意听讲了。”“每天中午,我总是默默地站在窗前看你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影,联想起你热爱班集体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情和你身上具有的很多宝贵的东西。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像在运动场上一样积极,像对待班级事情一样认真,那你远在国外的父母和抚养你多年的祖父母将是多么高兴啊!”这是一位政治教师在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本上所作的评语。“评语”没有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完全是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交谈的方式呈现的。每一份评语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对学生浓浓的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读来亲切感人。评语点燃了学生心灵的火花,真挚的感情换来了热情的回报。学生们拿到评语,互相传看,心里都很感动,有些学生哨悄地对老师说:“谢谢你。”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都有了不同的起色。由在作业本上简单地打“√和×”,单纯的评一个分数,到伴之以充满温情和希望的谈心式评语,这不仅仅是一个评价方式的变化,它反映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发生的深刻转变,必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正是新的教学评价观的精神所在。谈心式评语是一种书面评价。适用于写在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及日常的大小检测卷、练习卷上,与常规的批改相伴随。这种评价方式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需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思想要明确书面评语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写评语而写评语,而是应该以此为契机和纽带,与学生进行情感上、心灵上的沟通,应该把它看成是与学生的谈心、交流。书面评语式评价并不是不批改,不记分,而是要把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结合起来,在批改和评分的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做出恰当的评价和指导。书面评语并不排斥严格要求,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说好话,而是把这种严格要求寓于诚挚的情感交流之中,变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评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诚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2.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书面评语应该建立在对学生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了解得越全面,越正确,写出的评语就越深刻,越有针对性和教育性。要通过对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观察,作业、笔记、练习卷等的反馈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上的差异,使对每个学生的评语都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语,充分体现出个性的差异和评语的多样性。评语可以是热情的鼓励,可以是有哲理性的教诲,可以是明确的要求,可以是具体的指导和建议。还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评语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如,有的可以就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有的可以就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方面,有的可以就学习心理品质方面等。在语言表达上,可以是几个字,一句话,或几句话不等。总之,评语不能一个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一切都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言。3.要真心实意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发自内心地来写评语。评语要与平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言行和态度相一致,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和关爱,让每个学生都有好感觉。这样写出的评语才会具有感染力,学生才会心动,才会认同,并产生积极的效果。否则,课堂上对学生指责批评、训斥挖苦,作业本上红“×”打得很大,野蛮批改,评语写得再好,学生也不会买账。相反,他们会认为老师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认为老师虚伪。4.要认真思考评语要精心设计,想好了再写,不能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修修改改,勾勾抹抹。书写要工整,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5.使用要适度距离产生美,书面评语的使用不宜过频。使用的次数过多,学生缺乏新鲜感,也会给教师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间隔一段时间,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必每次都对所有的同学写评语,可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时而宜,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问题较多的学生,次数可适当多一点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