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不仅仅是关注居住功能、以及面积大小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居住以外的东西,那就是环境。
景观设计是塑造居住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一个好的景观设计能使居住区的品位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师通过技术的手段,借助于景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从人的环境体验来探讨景观设计方法及其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
创设出与审美观念和休闲活动相符的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和适用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生态环境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介绍
1.1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
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
1.2 现代住区景观环境的特征
(1)舒适性:住区景观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让居民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多样性: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爱好、修养等要素而产生的,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并利用起来。
(3)和谐性:各景观要素之间要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4)文化性:住区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5)生态性: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情感的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及理念
2.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1)社会性原则:即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
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
(1)回归自然,体现生态。
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基地特色,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注重对地形地貌的利用。
(2)挖掘文化底蕴,塑造特色人文景观。
住区景观设计要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及历史传统,避免设计千篇一律,创造有别于其他的景观风格,赋予环境与众不同的美,体现可识别性。
(3)全面利用,实现均好共享。
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强调住区景观环境资源的均好共享。
在设计时首先应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环境,让所有的居民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的环境.(4)统筹兼顾,注重整体。
现代居住区景观环境是有机的整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应注重居住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到建筑实体的造型、风格以及外部的园林环境,追求整体上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3 居住区景观设计系统的组成
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通过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水系;绿化种植系统;小品、标识系统;照明系统来体现。
(1)道路系统是整个居住区系统的骨架,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它支撑着整个系统。
其中道路系统包括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做好景观设计的前提,使居住区能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丰富视觉景观效果。
(2)绿地系统是整个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
居住区内的绿地系统主要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来体现。
点:居住区内宅间绿地;线:通过道路绿地来体现,它起到串联整个居住区绿地的作用;面:由组团绿地、小区中心绿地、居住区中心绿地组成。
(3)水系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湖泊、喷泉、瀑布、小桥流水、荷塘、游泳池等诸多形态组成住区中重要的景点。
(4)绿化种植主要表现在植物配置上。
科学的配置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
(5)a小品景观系统对控制环境秩序、强化景观形象、增强可识别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雕塑更是环境点睛之景。
b 标识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入口标志、平面导视图、组团志、减速标志、停车
标志以及小区门牌等等。
(6)照明
(6)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照明、宅前照明、花园明、会所照明以及绿化照明。
丰富细腻的照明系统使小区在暮色里融入温暖人的氛围,它犹如一幅作品的点睛之笔。
可以置一定色彩的景观灯,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效。
4 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的问题
(1)设计师在做居住区景观设计时,要注意避在自然系统平衡中潜在的景观危害,注意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土地与人的关系。
(2)设计时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就像城市的建筑要突出城市的个性一样,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要突出其居住区的特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注意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做出相应的景观设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同时我们在做景观设计时,应该理解土地以及当地的人文,特出文化氛围。
(4)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 结语
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
总之,居住区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以生态学为基础,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设计出与审美观念和休闲活动相符的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和适用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参考文献
[1]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山西建筑,2001.
[2]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
[3]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