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基本关系式单位“1”已知,求分量:单位“1” × 对应分率 = 对应分量单位“1”未知,求单位“1” :对应分量 ÷ 对应分率 = 单位“1” (或用方程解)学生必背的几种常见问题的计算公式:1、求A是B的几分之几?A(前)÷B(后)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多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3和4也可概括为:1、已知A比B多(少)几分之几。
求A或BA与B的差÷A 或A与B的差÷B)5、打折的分数应用题含义:“八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10;“八五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5/100公式:现价 = 原价 × 折数(通常写成分数或百分数形式)原价=现价÷折数原价-现价=便宜的或原价×(1-折数)例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分析与解答:1、找准单位“1”。
我国占其中的1/4,就是说我国的野生丹顶鹤是全世界的1/4,“是”字的后面是全世界,所以要把全世界的野生丹顶鹤只数看作单位“1”。
2、确定乘除法。
单位“1”是2000只,即是已知的,所以用乘法。
3、分析对应率。
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要分析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因此要分析其它国家的野生丹顶鹤只数是全世界的几分之几。
分析:全世界野生丹顶鹤(2000只)—— 1 (单位“1”已知用乘)我国野生丹顶鹤 ——1/4其它国家野生丹顶鹤(?只)——1-1/4 (分析问题的对应率,问题比1少1/4所以是1-1/4)列式:2000×(1-1/4)解答(略)例2、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跳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分析与解答:1、找准单位“1”。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跳4/5.“比”字后面是青少年。
所以,要把青少年心跳的次数看作单位“1”。
2、确定乘除法。
单位“1”是已知的,所以用乘法。
3、分析对应率。
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要分析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因此要分析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分析:青少年心跳次数(75次)———- 1 (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婴儿心跳的次数(?次) ————1+4/5 (分析问题的对应率。
比1多4/5,所以是1+4/5)列式:75 ×(1+4/5)解答(略)例3、某汽车厂去年计划生产汽车12600辆,结果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5/9,下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3/5。
去年超产汽车多少辆?分析:全年计划(12600辆)———— 1 (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上半年完成-———5/9下半年完成――――3/5全年完成――――5/9+3/5全年超产――――5/9+3/5-1 (分析问题的对应率。
全年完成的-全年计划)列式:12600 ×(5/9+3/5-1)解答(略)例4、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
买来大米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答:1、找准单位“1”。
吃了5/8就是吃了的千克数是买来大米的5/8。
“是”字后面是买来大米。
所以要把买来大米的千克数看作单位“1”。
2、确定乘除法。
买来的大米是未知的是所求的问题。
用除法解答。
3、分析对应率。
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要分析已知的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因此此题要分析15千克(还剩的千克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分析:买来的大米(?千克)―――― 1 (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用除法)吃了―――― 5/8还剩(15千克)――――(1-5/8)(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
还剩下1-5/8)列式: 15 ÷(1-5/8)例5、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1、找准单位1。
比原计划节约了1/9。
“比”字后面是原计划。
所以把原计划看作单位1。
2、确定乘除法。
原计划用水多少吨不知道,是所求的问题。
用除法解答。
3、分析对应率。
3、分析对应率。
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要分析已知的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因此此题要分析480吨(实际用水的吨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分析:原计划用水(?吨)―――― 1 (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用除法)实际比原计划节约――――1/9实际用水(480吨)――――1-1/9 (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
实际比1 少1/9实际是1-1/9)列式:480÷(1-1/9)解答(略)把例5中第二个条件改成“比原计划多用了1/9”怎样解答?分析:原计划用水(?吨)―――― 1 (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用除法)实际比原计划节约―――― 1/9实际用水(480吨)―――― 1+1/9 (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
实际比1 多1/9实际是1+1/9))列式:480 ÷(1+1/9)解答(略)例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3。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
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分析;个位上的数(?)―――― 1 (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用除法)十位上的数―――― 2/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少(2)―――― 1-2/3 (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
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少1-2/3)列式:2 ÷(1-1/3)…………得出个位上的数例7、学校运动会上,某班参加比赛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1/6,参加比赛的男生占全班人数1/4,参加比赛的男生比女生多4人。
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分析:解答(略)全班人数(?人)―――― 1(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用除法)女生人数―――― 1/6男生人数―――― 1/4男生比女生多(4人)―――― 1/4-1/6 (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
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是1/4-1/6)列式:4 ÷(1/4-1/6)解答(略)例8、某乡要修一条环山水渠,第一期工程修了全长的50%,第二期工程修了全长的30%,800米没有修。
这条环山水渠长多少米?分析:水渠全长(?米) ———— 1 (单位1未知用除法)第一期修 ———— 50%第二期修―――― 30%还剩没有修的(800米)―――― 1-50%-30%(分析已知数的对应率没有修的是1-50%-30%)列式:800 ÷(1-50%-30%)例9、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
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读题后得知:此题的关键词是“比”。
“比”后面的量是“原计划”,那么“原计划”是“单位1”的量,“节约”是“少”的意思,即(1—1/9)。
问题是“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即“求单位1”。
所以该题解法是: 480÷(1-1/9)。
例10、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着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读题后得知:此题的关键词是“比”。
“比”后面的量是“青少年”,那么“青少年”是“单位1”的量,比青少年“多”是多的意思,即(1+4/5)。
问题是“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而“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次”是已知的。
即“已知单位1”。
所以用乘法计算。
该题的解法是: 75×(1+4/5)例11、(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2/5,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2)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比梨树的棵数少2/5,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分析思路:先找出单位“1”,确定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 知道就用乘法,单位“1”不知道就用除法。
“比谁多(少)几分之几“列式就是“1+(-)几分之几”。
)列式:(1)120×(1+2/5)(2)120÷(1-2/5)分数应用题解题要诀在五年级下册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尽管老师将单位“1”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做了较详尽的对比,但仍发现部分孩子选择方法时有错误,后来我试着引导孩子们按步骤来分析分数应用题,效果还不错的。
我将解题的步骤概括为七步,共七个字:读、圈、看、找、辨、选、列。
它们的意思是:读,读题,了解题意圈,用特定的符号圈出题目中的条件看,学生在已圈条件中能看出分率找,根据关键词找出单位“1”(借助“是”“占”“比”“相当于”)辨,学生根据题目信息或问题分辨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选,根据分辨出的单位“1”已知选择乘法;若单位“1”未知则选择除法或方程列,列式解答。
通过几节课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基本能按照这个步骤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了。
为了便于部分学困生的掌握,我还编了顺口溜:准确解答应用题,关键是找单位“1”;谁等分若干份,谁就看住单位“1”;“是”“比”“占”字“相当于”它后就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除法是求单位“1”;用乘进行解答时,分析问题的对应率,除进行解答时,找准分量和分率。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技巧二郎镇中心小学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每个教师都发现,学生在进行单一训练时,正确率较高,但在混合练习中就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这类题不会分析,甚至根本不理解,单一练习时机械地模仿,凭记忆来解题;其二也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在学生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大多数学生不会解题时,利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导入,这样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反了教学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教师经常讨论的话题。
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解题方法简述一二,供参考,不到之处请指正。
分数应用题虽然复杂多变,但不外乎这样两种类型:①a×或者÷ ;②a×或者÷(1+或-)。
一、培养学生尽快找准单位“1”。
我认为,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
1、“谁的 ”格式,“谁”就是单位“1”。
如:一袋大米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其中“这袋大米的质量”就是单位“1”。
2、“比谁多或少 ”格式,“谁”就是单位“1”。
如:苍海渔业队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其中“五月份捕鱼的吨数”就是单位“1”。
单位“1”判断要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做到万无一失。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利用数量关系式解题解答分数应用题,往往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