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史.pptx
是什么促进了网 络的发展?
纵观近几十年信息时代的风云变换,人们可以 了解网络的发展是与计算机、尤其是个人电脑 (PC)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们购买网络设 备和连线,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搭建起局域网, 实现本地通讯;为了扩展网络距离,又向提供 服务的电话公司租用电话线或其它线路,在城 市的各个角落甚至城市之间建立起广域网;再 进一步发展下去,又出现了一类专门的服务行 业,可以通过主干连接将原本隔离的多个网络 互联起来,构成跨越国度的网际网。在这一过 程中,Internet(因特网,也称国际互联网) 的蓬勃兴起毫无疑问地成为网络技术成长的催 化剂。
第二代网络是在
计算机网络通信
网的基础上通过
完成计算机网络
体系统结构和协
议的研究,形成
的计算机初期网 络。如,20世纪 60至70年代初期 由美国国防部高
级研究计划局研 制的ARPANET 网络,它将计算 机网络分为资源 子网和通信子网
第三阶段:互联 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 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 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 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 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 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 的软硬件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 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 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 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 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不 过是两台或多 台计算机通过 电缆连在一起, 这样它们可以 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 至今,己经形成从小型的办公局 域网络到全球性的大型广域网的 规模。对现代人类的生产、经济、 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计算机互连系统这个阶段 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12月,由 美国国防部资助、国防部高级研 究计划局主持研究建立的数据包 交换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扮演了如此重要 的角色。ARPANET网络已从最初的四个结点 发展为横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挂接 有几万个网络、几百万台计算机、几亿用户的 因特网(Internet),也可以说Internet全球 互联网络的前身就是ARPANET网络。 Internet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 联网络,而且还在不断地迅速发展之中。
➢ 第二阶段:形 成阶段
➢ 第三阶段:互 联互通阶段
➢ 第四阶段:高 速网络技术阶 段
第一阶段:诞 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 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
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 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 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 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 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
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它和其 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 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最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
在计算机 网各出现 之前,信 息的交换 是通过磁 盘进行相 互传递资 源的
总体➢ 第的四一个阶发段展:阶诞段 生阶段
Internet,目前, Internet已经在我国
Internet逐步“爬”入普 通人家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友好的用户界
开放,通过中国公用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 算机网络的缺点,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和可用性,人们开 始研究将多台计算 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第二代网络是从20 世纪6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随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 技术的进步,己经 形成了将多个单主 机互联系统相互连 接起来,以多处理 机为中心的网络, 并利用通信线路将 多台主机连接起来, 为终端用户提供服 务
Internet是如何演变的?
Internet的应用范围由最早 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 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 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运 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 逐渐转向商业化。
Internet在中国
只要有一台微机,一部调
90年代初,中国作为 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
制解调器和一部国内直拨 电话就能够很方便地享受 到Internet的资源;这是
第四阶段:高速 网络技术阶段
1984年正式发布了OSI,使厂家设 备、协议达到全网互连。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都是属 于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第四代网络 是随着数字通信出现和光纤的接入 而产生的,其特点:网络化、综合 化、高速化及计算机协同能力。同 时,快速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 式也不断地诞生如: ISDN、 ADSN、DDN、FDDI和ATM网络
ion Control Processor, CCP)的产生,它 的主要作用是完 成全部的通信任 务,让主机专门 进行数据处理, 以提高数据处理 的效率
第二阶段:形 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 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 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 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 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 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转接后互联的。IMP 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 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 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 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 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 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 念。
前增加了前端机。当时,人们把计算
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
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
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 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1954年, 联机终端是 一种主要的 系统结构形 式,这种以 单主机互联 系统为中心 的互联系统, 即主机面向 终端系统诞 生了。
随着终端用户对 主机的资源需求 量增加,主机的 作用就改变了, 原因是通信控制 处理机 (Communi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