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场地实例
从表3可以看出,电池总厂旧址土壤中金属浸出态浓度远远低于危 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这表明原址土壤从重金属污染角度来说,毒 性程度还未达到显著污染程度,不属于危险废物。下表4为电池总厂原 址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和危害指数(RI)。
表4电池总厂原址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和危害指数(RI)
锌 0.6 0.6 1.1 0.7 0.7 1.0
镉 0.1 0.1 7.2 0.7 1.8 3.6
铅 1.5 0.6 1.5 1.1 0.7 2.1
从表2数据看出,电池厂车间原址和废水排污管道附近土壤中的镍 和镉的富集系数基本都大于1,其最大富集系数分别是15.0和7.2,这说 明企业的排污确实对其附近重金属含量增加有较大贡献,该厂对其周边 土壤环境造成了重大威胁。 为检测厂区域内土壤毒性污染状况,对原址土壤选取部分重金属元 素,进行了土壤浸出态重金属浓度监测,检测结果见表3。
表2 重庆电池总厂土壤重金属富集系数
采样 点 库房 外租 用地 车间1 车间2 车间3 排污 管道
铬 0.6 1.0 0.7 0.5 0.3 1.1
汞 3.7 9.4 8.5 9.3 7.6 72.0
砷 1.5 0.8 1.3 1.4 1.2 1.4
镍 0.7 7.7 9.7 15.0 1.6 11.2
理技术欠缺。为降低治理修复高昂成本,通过反复筛选选择采用了成本 相对低廉的水泥窑共处置技术和植物生态修复方式。2008年重庆博森电 气(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主城区首家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企 业,在4月启动了原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经过2个月的紧张施工,将全 部污染土壤送长生桥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心进行异地修复。修复治理工 程最后通过环保部门验收。重庆博森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址污染土壤 修复治理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推进重庆市工业原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 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下面以天原化工厂场地修复为例子。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2004年发生氯气受槽爆后全面停产,工厂的异地 迁建纳入重庆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重要内容,原有的工业企业用地被 逐步调整为居住用地。由于历史上的粗放型生产,企业“跑、冒、滴、 漏”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场地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重庆市府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 治工作的通知》(国环办[2004]47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搬迁、关破工业 企业原址场地污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在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期间,已 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伊斯特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对场地进行调 查,对改变用途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价,提出了污 染场地修复和处置的最佳方案,为府有关部门对场地开发利用决策提供 了科学依据。 重庆市府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工业企业原 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8]208号)文件精神,在第三 阶段风险评价和修复技术方案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处置技术能 力、装备现状,2009年年初,重庆市府批准同意利用水泥窑技术无害化处 置天原化工总厂原厂地污染土壤。2009年5月委托方重庆渝富资产经营 管理有限公司采用邀标方式招标对场地进行修复治理,同年6月重庆利特 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获得中标资格 2009年12月,重庆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正式进场,对天原化工厂内 污染土壤进行清运后异位处置。由于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多为挥发性和 半挥发性有机物,直接接触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重庆利特环保 工程有限公司为此专门制定了人体防护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作 业人员,设定人体防护等级,各等级的操作人员配备、穿戴相应的人体防 护装备,从而实现对现场工作人员的最大化防护,确保了施工人员的人身 安全。 在工程实施期间,为了保证质量,彻底的将污染土壤清运出原场地,利 特公司采用边挖掘清运边采样监测的过程监测控制手段,及时采样监测,
根据表4数据分析,从反映单因子污染物生态风险程度系数Ei来 看,汞污染初库房点土壤生态风险程度低以外,其他几个点的生态风险 程度都达到重或者严重的程度,其中排污管道点Ei高达2880.00,已将远 超过严重的系数限值。此外,镉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有车间原址和排污 管道两点,Ei分别为216.43和107.57,达到了较重和重的程度,除此以 外其他类重金属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较低。从反映总潜在生态危害 程度的系数RI分析来看,除库房点为中度生态危害(RI=173.47)以外, 其他点RI都达到了强度生态和极度生态危害,但是从表中数据不难发 现,RI中起主要贡献的要素是汞和镉,其余重金属生态危害贡献率不 高,数据说明导致该区域生态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汞污染。这可能是 由于原电池总厂采用的含汞电池生产技术,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 中,都存在着汞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该区域另一监测点,天登宝合作社 土壤中汞也已达到强度生态危害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天登宝合作社距 离电池总厂非常近,电池总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通过大气对其附近土 壤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还可能是居民生活燃煤中散发的汞在土壤中长 期积累。
重庆市工业污染场地典型实例 场地位置:原重庆电池总厂 原重庆电池总厂位于渝中区黄沙溪平安街175号,占地62亩。由于 历史原因,形成了工厂、居民住所、商业场地相混杂的状况。在电池生 产过程中使用部分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粉 尘,相应的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一、主要生产工序 (1) 碳性电池产品 ①负极生产工序 锌饼生产:燃煤坩埚熔锌,1台扎辊压机碾压锌板,6台80t立式冲床冲 制锌饼,日产各型锌饼9t。 锌筒生产:6-7台200t卧式冲床,1台80t卧式冲床,5台63t立式冲床冲制 各型锌筒,日产各型锌筒50万只。 ②拌粉及电液、电糊工序 拌粉:将二氧化锰、乙炔黑、氯化铵、电解液等主要原料分别用脉冲管 道送料装置或人工、管道运送到搅拌楼投料口,用1.3t橄榄式搅拌机和2 台自制的100kg建议搅拌机搅拌合成电芯粉,日产各型电芯粉14t。 电液、电糊:将氯化锌、氯化汞、氯化铵、面粉、淀粉等原料分别作净 化处理,拌合后,生产出电解液和电糊,再用管道和人工送到拌粉楼和 电池装配车间。 ③纸元、炭棒卤制及封口剂熬制工序 将自产纸元及外购炭棒分别经燃煤加热后的石蜡、机油、松香等混合液 中浸透以及将石蜡、松香等材料经混合熬制成封口剂后,分别用人工送 到电池装配车间。 ⑤电池装配工序 从电池芯到装箱入库,年生产各型碳性电池1.2亿只。 (2) 碱性电池产品 将电解锰粉、锌膏、负极底、铜针、自制钢壳等原辅助材料经拌合、冲 制、注膏、焊接、密封等工序制成成品装箱入库。LR6和LR03碱性电池 生产线各一条,年产碱性电池2500万只。 (3) 蓄电池产品 外购蓄电池正、负极板和瓶装酸液、塑料外壳等主要配件和材料,经四 条生产线组装成各型蓄电池产品,年产各型摩托车蓄电池120万只。 二、主要污染状况 (1) 废气 ①铅尘:4条铅电池生产线仅有1条生产线采用旋风布袋水雾除尘器除
车 303.00 间 3
54
11.56 3.27 0.66 3.18 0.73 376.41 强 度 生 态 危 害
排 2880.00 107.57 13.75 10.35 2.19 22.69 0.98 3037.54 极 污 度 管 生 道 态 危 害 天 383.00 登 宝 22.71 16.74 5.29 1.39 1.62 1.07 431.83 强 度 生 态 危 害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此处主要是进行致癌风险评价,评价方法是采用污染场地评价中常 用的风险系数法。 ⒈摄入量计算结果与讨论 在计算居民的长期日均摄入量时,需假定居民在场地居住或暴露的 时间。通常假定有两种情景:一种是在通常情况或者平均状况下,即居 民平均在一固定居住地的平均居住时间,另外一种是可能的最大平均暴 露或居住时间。考虑到搬迁后土地上居民实际居住情况,本评价过程中 假定通常情况下,平均居住时间为9年,其中2年为儿童时期,7年为成 年期。公式中涉及的参考系数见下。
8.08
57.0
0.252
15.4
53.8
2.88
9.61
4.24 X102 30.2
77.0
0.502
48.7
34.2
0.383
11.7
83.7
0.106
24.9
注:天登宝为厂区附近的居民社区。
从表1数据分析,总体看来电池厂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偏高,这 可能与电池厂生产工艺有关,在生产电池过程中原料多含有重金属。尤 其是锰和镍含量较高污管道处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电池总厂在生产过程中长生 了大量的汞、锰和镍等重金属,但由于汞在常温下为气态很容易通过大 气迁移,而调查时所采集的土壤为表层土,土壤含的汞大部分已通过大 气迁移。
表5 电池总厂摄入量情况mg/(kg.d)
表6 电池总厂重金属致癌风险系数
分析以上数据,重金属铬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系数在5.06X109~5.87 X10-9范围内,没有超过10-6的标准,在可接受范围内。砷对儿童 和成人的致癌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在1.04 X10-5~2.74 X10-4范围内,已超 过10-6的标准,虽然参考其他专家的10-6~10-4范围标准的话,砷的致癌 风险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总体来说,砷的致癌风险系数已经达 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值得引起重视。其他两种重金属镍和镉从致癌风险 系数来看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基本低于10-9的水平,远低于10-6的标 准,是可以接受的。 四、场地修复 从2007年开始重庆已经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100万元,分期调查 了90家企业的土地状况,基本掌握了企业土地污染状况,初步确定了至 少将有250万吨的污染土壤需要治理修复。 目前重庆市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已从试点、示范逐渐成为常态化 工作,已对95家工业企业原址场地进行了环境风险定性评估,对重庆天 原化工总厂等6家企业开展了原址污染场地定量评估工作。而电池总厂 旧址土地目前仍处于闲置状态,还未进行实质的治理,因为污染场地的 修复治理费用高昂,企业普遍缺乏治理的积极性,且治理费用昂贵,治
表1 重庆电池总厂土壤监测结果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