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
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
一、宇宙探索的发Biblioteka 历程•1957年10月,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 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观 测手段也大大提高(天 文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 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照片, 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力等 于从华盛顿看到1.6万千米外悉尼的一只萤火虫。 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 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 千米的太空轨道。
三 2015-2016年太空探索盘点
冥王星“热”了
我们知道,冥王星所在的地方是非 常寒冷、非常黑暗的世界,温度可 以达到零下二百多摄氏度,不会有 液态水,也没有生命,冥王星长久 以来是黑暗中的一个非常黯淡的小 圆点。但在2015年,“新视野号” 的飞越探测发现,在冰冻的冥王星 上也有冰山、冰原以及冰岸线。尤 其是冥王星那萌哒哒的“爱心”温 暖了很多人的心。
火星更“火”了
以前有很多科幻小说写过火星,但火星从 来没有像2015年如此火爆。一是,在火星 上发现了液态水,即现在火星零下五六十 摄氏度的低温下,还有流动的液态水,这 给人类移民火星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想 象空间。二是,发现了火星大气消失之谜, 即太阳风把火星曾经浓厚的大气层吹走了。 地球大气层会不会有与火星大气类似的命 运,地球大气层会不会消失,这给人类的 未来带来了一丝担忧。三是,太空科幻大 片《火星救援》全国热映,在未来20年里, 人类更将登陆火星,但我们呼吁的中国原 创太空大片何时才能出现?
空间站资料:在 固定轨道上运行 的载人人造卫星, 用作科学观察和 实验的基地,并 可用来给别的航 天器加燃料或从 上面发射卫星和 导弹。
二、中国航天历程
科学实验卫星 1970年, “东 方红”1号,中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中国是第五个能自 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返回 式遥感卫星,中国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用于对地观测,运 行三天后按计划返 回地面;中国是第 三个掌握卫星回收 技术的国家。
中国有“为”了
2015年底,中国第一颗暗物 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上天 ,它翻到九霄云外用火眼金睛 去探索那看不到的暗物质。选 址贵州喀斯特洼地、正在建设 中的世界最大500米口径射电 望远镜完成了馈源升舱,建成 后将探测到更遥远、更暗弱的 天体信号。与此同时,中国新 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 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 研制和发射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动 力基础。
NASA发射小行星样本采集航天器
NASA今年将执行雄心勃勃的 “OSIRIS-REx”计划,发射 航天器抵达岩石小行星,采集 小行星表面样本并返回地球。 科学家将指挥OSIRIS-Rex探 测器逐渐靠近小行星表面,随 后飞船伸出机械臂,抓取超过 约59.5克的土壤样本。
地球变“多”了
2015年7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发现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系外 行星——开普勒452b,让我 们了解原来在太阳系以外还有 很多类似地球的行星。那么, 未来人类是不是有可能抵达这 些星球,我们能否在那里找到 跟人类相似的高等智慧生命?
火箭回收了
众所周知,以往的火箭都是昂 贵的“一次性易耗品”,而在 2015年12月22日,民营航天 企业SpaceX公司再次惊动了 全球航天界甚至科技界。他们 研发的猎鹰九号火箭的第一级 在经历太空飞行之后,再次进 入地球大气层,在世界上首次 实现了运载火箭的成功回收。 如此,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或 许将大幅降低,世界将迎来商 业航天的春天,这为航天业的 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
从1957年到1981年的24年中: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 已经从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的新 阶段 在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 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 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由阿波 罗十一号承担,这是人类第一次踏 上月球。
宇宙飞船资料:载人飞船又称 宇宙飞船,是一种运送航天员 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 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 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 一定的工作。它的运行时间一 般是几天到半个月,一般乘2到 3名航天员。“东方”1号宇宙 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
俄欧联合火星探索计划
欧航局在2013年年初与俄 联邦航天署签署协议,合 作开展ExoMars火星计划 ,探索火星上是否曾存在 生命。根据该计划,2016 年俄“质子”火箭会将火 星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和 “进入、降落和着陆演示 器”送往火星,2018年则 计划发射火星车。
地外文明搜索“大跃进”
2015年人类地外文明搜索计划获得重要推动力,俄罗斯企业家尤里 米 尔纳出资1亿美元,推出历时10年的“突破聆听”(The Breakthrough Listen)项目,这是人类史上最权威、最全面和最深入的地外生命科学 搜索。 该项目将通过无线电和光学技术,在包括整个银河系及其附近100 个星系的范围内进行搜索。科学家们会每年观测从银河系行星及其周边 数百星系传回的信号。2016年底,科学家们将对1至10赫兹的无线电频 谱“安静区”进行监听。
遥感卫星
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
风云二号
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 艘无人试验宇宙飞船, 包括轨道舱,返回舱 和推进舱,当中的返 回舱按计划返回地面。
中国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
中面。 落射 成电月 启望 用远日 *镜* 吸(有 引 着 着 “ 世 超 界)级 目将天 光在眼 。贵” 州之 平称 塘的 的 喀 斯米 特口 洼径 坑球 9 25 500 FAST
中国和美国2016年将试射 大型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 箭是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推 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设计近 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 为13吨。火箭高56.97米, 芯级直径5米,最大起飞质 量867吨,预计于下半年在 文昌进行首次发射。
全球第一艘私人航天飞机首飞
全球第一艘私人航天飞机 “追梦者”号预计将于 2016年11月1日首飞。美 国私企内华达山脉公司研 制的这款空天飞机可搭载 7人,像是迷你版的美国 退役航天飞机。
日 本 拂 晓 号 金 星 探 测 器
“朱诺”进入木星轨道
经过几年的飞行,美国国家 航空航天局(NASA)的“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 2016年7月抵达木星轨道。 届时,我们将收到大量关于 木星的信息,从而揭开太阳 系最大行星的内部结构、大 气成分、大气对流状况、磁 场情况等奥秘。
中美大型火箭升空
行星探索争芳菲
2015年,美国黎明号小行 星探测器进入环绕谷神星的 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探测水 星的信使号撞击水星北极完 成使命;日本拂晓号金星探 测器时隔五年后再次尝试进 入环绕金星的轨道获得成功 ;卡西尼号探测土卫二上的 喷泉。行星探测的新进展让 我们慢慢摸清整个太阳系的 全貌。
美 国 黎 明 号 小 行 星 探 测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