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心理健康优秀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优秀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优秀教案1、自我发展指导。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如紧张、愤怒、怯懦等,有时消极的情绪会占主导地位。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发展他们的个性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2、人际交往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他们有了自己的个性,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想成为伙伴中的主导者,这使得友谊之间出现了一些误解等问题。

通过学习,要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朋友,明确朋友应该相互信任。

3、生活适应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会遇到挫折和选择,同时也会由于他们的心理状态而受到诱惑。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自觉抵制诱惑,面对挫折和选择,学会平等竞争,克服不良的心理现象。

4、学习心理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学习的关键期,学业的紧张、活动的增多会使他们的心理发生很多变化。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创造能力,使他们懂得科学用脑,积累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减轻学习的负担。

第1颗用耳朵赢得好人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2、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习惯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领悟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影响,理解什么是良好的倾听态度和习惯。

3、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

教学方法:心理训练、小组讨论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短剧录像、图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人创意一、导入:集体游戏。

游戏步骤:1、请学生听一篇名为《花雨》的文章。

文章中会多次出现“花朵”和“雨滴”这两个名词。

每当听到“花朵”时,女同学起立,听到“雨滴”时,男同学起立。

如果连续听到两个相同的名词,则站立不动;站立的同学要等另一组同学起立后方可坐下。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会在活动中反应既快又准确?有的同学出错较多?在此活动中,取得既快又准确的结果的秘诀是什么?总结:反应既快又准确的前提就是认真倾听。

引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倾听?如何用耳朵赢得好人缘?二、短剧启思:《谁是小昊的好朋友?》短剧梗概:一天下午,小昊在体育课上与同学打篮球,扭伤了脚。

下课回班后,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小峰,小昊就对他说关于自己受伤的话题,想让好朋友安慰一下自己。

而小峰却转笔、抖脚、看书等,小昊对小峰的这种态度很失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昊对小云说起关于自己受伤的话题,想让好朋友安慰一下自己。

小云始终认真地倾听小昊的讲述,并不时地拍拍他的肩膀,说着安慰的话语等。

总结:通过短剧,不难看出倾听的重要性。

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为你赢得好人缘的重要条件。

在同学们当前的学习生活中乃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首先要学会倾听,这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也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三、哈哈镜1、老师展示倾听时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并带领学生逐条分析图片中存在的不良倾听行为,面对这样的倾听行为时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倾听行为在向说话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图片内容:(1)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脚无节奏的敲着地面。

(2)整个人都坐在椅子里,身体后仰,头靠在椅背上。

(3)不停的看表或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

(4)身体背向说话者,手里一直在转笔。

(5)打哈欠,皱眉,叹气,伸懒腰。

2、请学生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些小的疏忽?并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倾听才是最有效、最能为自己赢得好人缘的?3、通过环节三中的分析,总结出正确的倾听行为(师生共同总结,也可学生小组讨论)四、特别行动(给学生提供践行的机会,强化良好倾听习惯的概念。

)倾听练习:请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段音乐。

在这段时间里能听到几种声音?统计倾听结果。

练习开始前,带领学生做一段冥想,设法使自己入境。

提问:都听到什么声音了?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同学听到了许多种声音,而有的同学却只听到几种,排除听力的原因考虑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总结:说话者会通过语言、非语言等方式向倾听者传递大量的信息,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用心去听才能捕捉到完整的信息,才会与他人顺畅沟通,从而拉近距离。

五、收获园: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寄语: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行为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有意识的加以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可贵的品质。

当人们认真倾听我们说话,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让我们都来做个积极的倾听者吧!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好的人缘。

教学反思:第2课学会宽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宽容,鼓励孩子要主动解决矛盾,千万不要记恨在心,更不要时时伺机报复。

活动形式表演法、讨论法活动准备1、每人一棵心愿树剪纸2、准备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3、学生座位按马蹄形小组排列,马蹄形开口朝黑板。

4、学生自备彩色笔。

活动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人创意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宽容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是一种人类精神。

宽容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

只有善良的心胸中才有宽容,只有慈悲的心灵才能放下宽容。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宽容,学会宽容。

2、活动:“真正的原谅”请学生进行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谅》(表演前,讲述发生背景、简介人物)。

然后分小组讨论:“后来,这个学徒为什么能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交流面要广。

接着请个小组代表发言,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分析、评论,教师要尽量加以引导、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宽容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水平的体现,是一种对于被宽容者的理解和体谅,是一种深度与才能,是一种睿智和明达。

“自我反思” 请大家再想一想,自己曾经碰到过不善待别人(同学、父母、长辈、、、、、、、)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当时你原谅了别人,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反思,我们更加懂得了宽容、善待别人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做到原谅别人呢?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

“画心愿” “心愿树”上有许多心愿卡,“将心比心”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颗。

现在,让我们拿起彩色的画笔,去描绘那些宽容他人的心愿。

请同学们把符合描绘条件的果子涂上美丽的颜色。

(多媒体出示心愿树)心愿树上的心愿有:豁达大度斤斤计较克制忍让正直诚实与别人交谈心平气和抱怨奶奶走路太慢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与别人争吵多听少说,自己想说时,应等别人说完了再说故意说别人的坏话学生各自涂色,集体讨论、交流。

“角色扮演”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如何原谅别人。

现在,有一位叫小雨的同学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大家一起来帮忙,好吗?朗读“小雨的来信”(多媒体出示):王老师:您好!我曾经拥有一个很好的朋友。

可是,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与这所谓的朋友之间,也没有真正的友谊。

以前,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学习好,人漂亮,开朗活泼,跟她在一起,我很开心。

可是,自从这学期她当上了班长之后,我就觉得她变了。

我发现她只是向我借东西的时候对我热情,在其它的活动中比如讨论学习问题、去上早操的时候,她总是和别人在一起。

我觉得她根本没把我当真正的朋友。

我发现自己受骗了,心里痛苦极了。

终于有一次,我们吵架了。

好几次,我想和她说话;可是这有不是我的错,我为什么要主动道歉呢、、、、、、我好苦恼。

一个求助的女孩 : 小雨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小雨会怎么解决难题?并且表演给大家看,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好?角色扮演,学生按A、B、C、D四组分别上场表演各自理解的角色。

反馈讨论:哪组表演得最好?为什么?请参加表演的同学说说有什么体会,再请看表演的同学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总结和建议: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宽容待人,勇敢、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即时修正自己的言行,改正错误。

见人长处我则暗记于心从而仿效之,见人短处狭隘处我亦暗记于心并从而以之为鉴改过之,久而久之你自会对人宽之容之涵之纳之。

课外作业:为了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你将怎样做呢?教学反思:第3课换把椅子坐一坐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自我控制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到周围的人,学会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控制自己,消除自我中心的意识。

教学形式与方法:情景小品表演法,讨论法,归纳法、“心理换位法”教学准备: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选好小组长。

2、每人准备一支笔和纸。

3、组织部分学生表演情景剧。

教学内容及过程个人创意1、导入讨论话题:你带着5种动物一起到森林去,分别是猴子、老虎、孔雀、狗、大象。

可是随着你的不断前进,带着他们变得越来越困难,情况逼迫你不得不逐一丢掉他们,最后只能剩下一种动物陪你,你会如何选择?要求:1、每人先自己思考自己的选择,并把选择填在表格里。

2、分组讨论互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商量一个小组的共同意见,由小组长填好小组意见,并代表小组发言。

2、表格:(另附)3、老师点评:讨论结束,让我们来听听各小组的意见(各小组长发言)。

每个小组的意见都有不一样,到底丢谁,留谁,其实并不重要,让大家做这个游戏是想让大家在思考、讨论中体会到,对一件事而言: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看法,也有自己的理由。

2),每组在短时间里统一一种意见并不容易,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看法。

要统一的话就必须组内每一个同学学会尝试从他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尊重他人。

3),从各人、各小组的不同意见中可以看出人们思考问题的思维角度有两个:一是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角度去选择。

如丢下老虎是因为它会威胁到我;丢下孔雀,因为它对我没有帮助;留下狗,因为它会给我们带路。

都是围绕“我”的需要出发的。

第二种是从对方、他人的角度出发来选择的。

如丢掉老虎,因为离开我,它也能生存下去;留下孔雀,因为它弱小,需要我的保护。

当然,这里我发现从自己的需要或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较多,这并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要学会为他人着想,不考虑对方的意见和感受的话,争吵摩擦在所难免。

不相信的就让我们走进心理剧场体验一下:情景剧:第一幕:组织学生表演早晨迟到的一幕。

内容:一位学生扮演老师上课,其他部分学生不断迟到,打断老师的上课。

目的:通过此剧的夸张表演,让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看待迟到问题。

第二幕:学生中午饭厅打饭。

内容:一位学生插队打饭,另一学生无奈只能推到最后。

目的:通过两个学生的反差表演,让学生们从两个角度全面看待问题。

学生讨论。

老师点评:提问:如果我是她(分别是剧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几位角色的不同感受,从学生平时的生活小事入手,使他们更容易的认识到自己环境中的一人,要更为他人着想,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师总结?教学反思:第4课挑战挫折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困难和特殊情况,都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主动寻找别的途径,创造新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