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123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123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
系列活动,以保护劳动者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


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1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



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


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
5 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

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

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 反之,安全管理混乱,

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



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
( 3 ) 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



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
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
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了• 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


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

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 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


要素; 操作层, 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

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

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
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安全为最终目的。
3 . 2 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


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


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耍以调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


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
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

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 有赖丁• 软科学的保证。“ 三分技

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

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 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


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

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 . 8 动力原理
动力的关系。
4 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
4.
1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

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

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

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


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
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 . 6 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

芽状态。
4 . 2 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

识和安全技能, 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
遵守
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

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


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

上, 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

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

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

整治和改善, 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
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 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
事等的管理, 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
改善和工作的全而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
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
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
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

奖、有惩,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


作当中。
3.
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
1 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

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

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

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
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

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

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意义是重大的。
( 1 )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



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分管理” ,这己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 4 ) 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
步,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
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


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

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

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
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
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 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 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 还 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

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

效地进行下去, 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 1 ) 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




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 2 ) 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


害的对策; 另一方而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

有合理设立目标,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


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

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
4 整分合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