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之塑造形象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评价标准
一、公共关系广告效益的多样性
1.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公共关系广告其直接目的就是塑造企业或社会组织的良
好的社会形象,目的是为本组织的产品打开销路。 2.提高知名度 美国《时代周刊》亚太地区经理桥木乡英说:“在今天高
度竞争的社会里,你的企业声誉就是强有力的销售工具 之一,它可以帮助销售产品,鼓励目标,加强与消费者 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广告,对于提升企业或社会组织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直接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评价标准
二、公共关系广告效益的特征
1.稳定性 公共关系广告总体效益一旦获得就相对稳定,在相当民
的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效益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是 公共关系广告区别于商品广告的标志之一。商品广告作 为促销工具,旨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所希望建立的 是一种纯经济利益关系,而且市场一旦出现疲软状态或 相对饱和状态时,商品广告效益就很难体现;而公共关系 广告旨在促进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双向联系,缩短心理距 离,即使市场变化较大,一般也不至于使其效益受到影 响。
3.公共关系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区别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的则是商品广告,这是一种宣
传某种具体商品或服务以促进销售的广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组织形象
尽管公共关系广告和商品广告都是广告,但它们实际上 是有区别的。
.感情色彩有差异。商品广告注重引导人们的购买行为, 商业色彩较浓;公共关系广告则重视与公众进行情感交流 ,引发公众好感,所以较少商业色彩,而融入了更多的 对人性、对社会的关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2.客观性 一般来讲,形象是一种观念,是人的主观意识,但观念
的反映对象却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组织形象所赖以形 成的物质载体都是客观的,建筑物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是实实在在的,组织的员工也是具体的,组织的各种活 动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组织形象作为客观事物的反 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在虚幻的基础上构 筑组织形象。我们说组织形象是客观的,还是基于一种 统计规律。组织形象是公众的意见或看法,这个公众不 是单个的人或少数群体组织,而是一个公众的集合。个 人的意见是主观的、可变的,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公众或 大多数公众的意见则是客观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9.响应广告 社会组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热情投人具有社会意义和
影响的活动,表达其关心、参与公众生活的意愿,并借 此社会主题活动,表现与社会公众的关联性,表明其为 社会担责任、尽义务、做贡献的意愿,扩大影响。 10.公益广告 这是社会组织服务性、公益性、慈善性义举,关心社会 、关心社区、关心公众。例如,赞助教育文化事业、文 艺体育活动、福利事业等,特别是对妇女儿童、老弱病 残及遭受天灾人祸或有特殊困难、急切需要帮助的人们 奉献爱心。广告面对整个社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共鸣、同情和响应,这也是一种向社会的呼吁。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3.信誉广告 信誉广告是社会组织通过公众对其优质产品、优质服务
的良好信誉以及在国内外评优获奖情况进行宣传的广告 。此类权威机构的认定、消费者的认可和客观评价,对 公众来说有着较高的可信度,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直接向 消费者征求意见的方式,表现其服务至上、信誉第一的 宗旨。 4.致歉广告 社会组织就自身工作不足之处或自身过错向公众致歉, 表示诚意,或以致歉的方式表达已获得的进展和进一步 发展,以退为进,出奇制胜。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一、组织形象的特点
1.主观性 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组织的意见或看法,因而是一种主观
性的东西。因为社会公众本身具有差异性,他们的社会 地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识能力、审美标准、生 活经历等各不相同,他们观察组织的角度、审视组织的 时空维度也不相同,这样社会公众对同一企业及其行为 的认识和评价就必定有所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 有理”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在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发挥组织员工 的主观能动性,渗透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心理色彩 ,因此,组织形象是主观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评价标准
2.滞后性 公共关系广告是社会组织通过一定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
、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不可能的立刻促进公 众态度的转变和组织良好形象的全面树立。基于这一点 ,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即使组织享有盛誉,也不能放松 公共关系广告宣传。 3.隐蔽性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不像产品广告效益那样明显。一方面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难以测知。一般来说,影响一个组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因素很多,如领导水平、技术设 备、员工素质、公共关系、产品质量等,公共关系广告 仅是其中之一;
服务质量等人员素质因素。 .产品质量、产品结构、经营方针、经营特色、基础管理
、专业管理、综合管理等经营管理因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这些不同的因素形成不同的具体形象,但这些具体形象 只是构成企业的基础,而完整的企业形象是各个形象要 素所构成的具体要素的总和。
4.相对稳定性 一般来讲,当社会公众对组织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以
三、公共关系广告
1.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 .公共关系工作能对广告起指导作用,它可以确定广告的
宣传主题、宣传对象、传播时象、传播方式和传播周期 。因此,公共关系和广告之间实际上可以互相补充、互 相促进。 .公共关系需要广告作为自己的工具,通过产品或形象广 告,可以间接起到树立该组织形象的目的,而活泼清新 、艺术性强的公共关系广告,更容易为公众接受。 2.公共关系和广告的区别 .目标和原则不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要树立整个组织的 良好形象,从而使组织事业获得成功;
.广告目的有差异。商品广告是直接宣传产品名称或性能 ,其目的就是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促进产品或服务 的销售。
.广告主体不同。商品广告的主体是工商企业,而公共关 系广告的主体则可以是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各种类 型的组织。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1.观念广告 观念广告是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3.整体性 组织形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是由组织内部诸多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形象包括: .企业历史、社会地位、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等综合性因
素。 .技术实力、物资设备、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 .员工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及服务方式、服务态度、
后,会保持一段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或消失,这就是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要在公众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并 不容易,特别是在当今产品众多、广告泛滥的年代;然而 ,要改变一种产品或一个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就更难 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二、组织形象的塑造技巧
1.通过公关活动.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组织 .当公众对组织缺乏认识和了解时,组织应主动地宣传自
己、介绍自己,促进公众的认知和了解。 .当一个组织及产品有了基本的公众印象及良好的评价之
后,组织应继续努力、强化这种良好的典论态势,使组 织形象深入公众心中。 .当公众对组织的评价游离不定、好坏莫辫时,组织应谨 慎地发挥引导作用,使舆论尽可能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 发展。 .当组织形象受损时,组织应该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措 施。如果是因组织自身失误危害了公众利益,就应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5.解释广告 在社会组织形象被歪曲,造成公众误解时,及时向公众
解释事实真相,阐明态度,宣传其政策、方针,澄清混 淆视听的传言,以矫正被损害的形象,维护声誉。 6.祝贺广告 节日、纪念日之际,社会组织向公众贺喜,或在兄弟单 位开业庆典时表示祝贺,可以增加一份亲情,向公众表 示与公众携手合作、献上爱心的心意。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评价标准
3.激发投资热情 组织的良好形象,企业的崇高声誉,是一笔不可低估的无
形资产。它像一块磁性十足的吸铁石能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
4.广揽贤才 当今的人才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市场。人才市场内卧虎藏
龙,人才济济,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大有人在。“人往 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英雄 有用武之地”的理想岗位。经常做公共关系广告,在公 众的心目中比较容易形成该组织实力雄厚、前途无量的 印象。
2.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保持组织的良好形象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单个的人
,但是任何公关工作总是要落实到个人身上。因此,除 了通过大众传播引导舆论从而影响大量公众外,借助各 种社交活动即人际交往,为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广结 良缘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组织形象
第十章 公共关系之塑造形象
第一节 组织形象 第二节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效益评价标准
第一节 组织形象
一般来讲,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形状相貌之意。从一般意 义上说,形象这个词有三层意思。第一,形象是客观事 物的具体状态或姿态。这是一种可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事 物外部状态,如花红柳绿、人之高矮胖瘦等。第二,形 象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再现。印象的形成是一个 大脑加工的过程,尽管其本源是客观的,但不同事物在 人的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如人们对美的看法 就因人而异,对同一件事的评价(这也是一种印象)也会 各不相同。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 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 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 素的综合反映。
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广告 。观念广告可以是宣传组织的宗旨、信念、文化或者是 某项政策,也可以是传播社会潮流的某个倾向或热点。 2.谢意广告 节日、纪念日之际,或社会组织举办某种活动圆满结束 时,向消费者公众或社会各界公众表示衷心的感谢。社 会组织的表达谢意之举,更加增进其与公众的情感交流 ,维系了与公众的关系,烘托了友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