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周期
2、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把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排成纵行

【学以致用】
决定 原子结构
推断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 由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断该元素的位置
如:请说出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Cl,在第三周期ⅦA族 2. 由元素的位置推断元素种类 如: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什么,原子序数为?
原因I:A 同一主族Ⅶ的A 元素中,各
金属性增强于元外②电①原素层子RNCLK从子的电basi能上半最子力能到径外的逐力下增层 引渐逐电B大电 力CFI增渐rl子,子 减强减层③数 弱,弱非金属性减弱数原相 ,得子同 所增电核, 以多子对由失,
Fr
At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 学们在课后应该及时复习,掌握元素周期 表的结构,会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成七个
横行
2. 16O、18O、O2-、O2、O3表示( A、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B、五种氧元素 C、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D、氧的五种同位素
C)
3.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 B)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本课小结: 同主族: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性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3.X、Y都是短周期元素,若X的原子序数为n,
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的原子
序数是( B ) A.n-2
B.n-4
C.n+2
D.n+4
解析:电子层结构相同是指核外电子数一样多。 根据题意可知X2+与Y2-核外电子数一样多。设Y的原子 序数是y,则有关系n-2=y+2,即有y=n-4。
二、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
决定 原子结构 (尤其是最外层电子)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性质
认识两大重要主族元素:
1 、碱金属元素(ⅠA族) :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钫(Fr)
2. 卤族元素(ⅦA族): 氟(F) 氯(Cl) 溴(Br)碘(I) 砹(At)
1、碱金属元素(第ⅠA族)——Li Na K Rb Cs Fr
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
易得电子,单质具有氧化性
相似性: (1)都能与金属反应 X2+Na==NaX (2)都能与水反应 X2+H2O=HX+HXO (3)都能与碱反应 X2+NaCl=NaX+NaXO+H2O (4)都能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HX X2+H2=2HX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渐 38.89 降688
低 28.40 678.4
相递似变性:碱 从金Li属→都Cs是(银随白着色碱金属(核除电铯荷外数)的,增柔加软),密度 较小,熔点碱较金低属,的导密电度、逐导渐热↑性(和钾延例展外性)。,
熔、沸点逐渐↓。
IA
碱 Li
金 属
Na
元 素
K

递 Rb

性 Cs
Fr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S,原子序数为16
方法: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便可知
X、Y 、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 Y、Z分别是?
答案:N、 O、 S
思路:★先把三者的相对位置表示出来;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则可设最外 层电子数为a来求解。
★再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这一规律
巩固:
1.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A)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量
(B)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D
(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2、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 ()
DA.原子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质子数
剧烈,生 更剧烈, 轻微的爆 遇水立即
与H2O反 应
成H2和 LiOH(中
强碱)
生成H2和 炸,生成 燃烧,爆
N碱说 (a)OH活明(泼从强性上H()到2 碱和越下性KO来金很H 越属强性炸(和碱R性b更OH
强)
强)
遇水立即 燃烧,爆 炸和CsOH (碱性非 常强)
从上到下,与O2和H2O反应越来越剧烈, 表现为: 产物越来越复杂,生成的碱碱性越强。
例如: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ⅤA族
个别族的别称: ★第ⅠA族( 除H外): 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 卤族元素
二、周期和族的特点(从原子结构分析)
电子层数相同 ——同周期的特点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同主族特点
三、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
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递变性: 从上到下,越来越易失电子, 则还原性逐渐↑,金属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Li
与O2反 应
反应不 如钠剧 烈,生 成Li2O
Na
K
燃烧更加
点燃剧 剧烈生成
烈燃烧, 比过氧化
生成
物复杂的
Na2O2
氧化物
Rb
遇空气立 即燃烧, 生成更复 杂的氧化 物
Cs
遇空气立 即燃烧, 生成更复 杂的氧化 物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4、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
1、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B.在化合物中是+2价 C.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D. 氢氧化镭呈两性
H2+I2 2HI 需不断加热,HI同时分解
F2 Cl2 Br2 I2 剧烈程度: 逐渐减弱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减弱
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件从越F来2→越I2苛, 刻与,H2生反成应的的剧氢烈化非程物质金度稳氧属定逐化性性渐性越逐减越强渐弱,强减,。则弱与单H( 2H反F应> 条 HCl> HBr> H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还原性)↑ 与水和氧气的反应程度越来 越 剧烈 ,与水反应生成的碱 的碱性越来越 强 。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1、碱金属元素(第ⅠA族)——Li Na K Rb Cs Fr
2、卤族元素(第ⅦA族)——F Cl Br I At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
氟(F) 氯(Cl)
F +9 2 7 Cl +17 2 8 7
相似性: 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溴(Br) 碘(I)
Br +35 2 8 18 7
递变性: 从上到下,
原子的电子层数↑, I +53 2 8 1818 7 原子半径↑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结构 决定 性质
相似性:
相似性:
结构 决定 性质
相似性:
相似性:
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
易得电子,单质具有氧化性
递变性:
从上到下,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依次↑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 子的吸引力↓)
得电子能力逐渐↓ 单质氧化性逐渐↓ 元素非金属性逐渐↓ 表现在哪些方面?
2、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H2+F2=2HF 暗处反应爆炸;HF很稳定 H2+Cl2=2HCl 光照或点燃;HCl较稳定 H2+Br2=2HBr 加热500℃ ,HBr不稳定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1-1】 2NaBr+Cl2= 2NaCl+Br2(橙黄色)氧化性:Cl2>Br2
2KI+Cl2= 2KCl+I2 (紫色) Cl2 >I2 2KI+Br2= 2KBr+I2 (紫色) Br2>I2 氧化性: Cl2>Br2>I2 类似金属的置换反应可以比较金属还原性(活泼性)的 强弱,通过卤素间的置换也可以比较卤素氧化性的强弱。
②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钠、钾化学性质比较


剧烈燃烧,火 剧烈燃烧,火焰
O2
焰呈 黄 色, 呈紫 色 生成 淡黄色色
的固体
浮在水面上、熔 浮 在水面上、熔
成银白色、在水 成银白色、在水面
H2O 面上四处 游、滴 上四处 游 、滴入酚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3)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 锂 钠

铷 铯
颜色和状态 密度 银白色,柔软 0.534
密 银白色,柔软 0.9度7
逐 银白色,柔软 0.8渐6
增 银白色,柔软 1.5大32
略带金色光 1.879 泽,柔软
熔点 沸点 180.5 熔1347 97.81 沸 点882.9 63.65 逐774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四节
(1)
研究元素周期表思考:
1. 这张表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 2、每一横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各多少种? 3. 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 4. 表中A、B、0 的含义是什么?
一、元素周期表结构
三长三短横向
1 2
2种元素 8种元素
短周期
一不(全7个横行) 3 8种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