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第三章__汉字造字法

语言学第三章__汉字造字法

14.加义形声法
合9425
古玺 乙6988
用原来的字作声旁,加一个表义的偏旁,仍表达原来 的意义,创造汉字。
合6589 说文 召卣二 说文 睡虎地简 说文 昌鼎 说文
15.音转改造法
根据汉字读音演变分化的现实,添加新的声符或改造 原字的声符,仍表达原来的意义,创造汉字。
老考 父爸 舟船 腹肚
王念孙《广雅疏证》:“爸者,父声之转。”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 《玉篇》:“肚,腹肚。”
明人程端礼:“敦有七音,辟有十一音,皆转注之极也”
(4)音转说——认为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可以相互解释 的字是转注字。
章太炎《转注假借说》:“‘类’即声类,不谓五百
四十部也;‘首’谓声首,不谓‘凡某之属皆从某
也’。”“以文字代语言,各循其声。方言有殊,各义一
也。其音或双声相转,或叠韵相迤,则更制一字,此所谓
描画事物形象,表达与描画的事物相关的含义,创造汉字。
铁151·2
合3100
菁5
甲2940
4.衬托绘形法
描画事物形象,并加与之相关的事物形象衬托,以 代表所描画的事物,创造汉字。
乙2081
合10144
合19174
乙4293
5.同形组合法
将同一事物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与此事物相关的含 义,创造汉字。
粹726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成汉字组合在一起,汇合它们 的意义来表达新的意义,创造汉字。
劣楞
合5476
辟大夫虎符
12.音义组合法
用能表义的字作形旁,加一个能表音的字作声旁,创 造汉字。
桃鹉
前3·23·3
合6220
13.加音形声法
用原来的字作形旁,加一个表音的偏旁,仍表达原来 的意义,创造汉字。

合3523 说文 后下8·8 叉尊


鬦 羞 蛇
④改换形声字的偏旁
振 赈说 悦
①无本字的假借文字


假 借
②本字后造的假借文字
文 字

早胃

③有本字的假借文字
艸草 毬 球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表意字、 假借字、形声字三类。表意字使用意符,也可称为意符字。 假借字使用音符,也可称为表音字或音符字。形声字同时使 用意符和音符,也可称为半表意半表音字或意符音符字。这 样分类,眉目清楚,合乎逻辑,比六书说要好得多。”
(3)许慎没有说在象形字上加注抽象符号的字是指事字。
《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说文》:“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说文》:“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说文》:“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3.会意字的界线如何确定
《说文·叙》:“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我们认为陈氏的三书说基本 上是合理的,只是象形应该改为表意(指用意符造字)。这 样才能使汉字里所有的表意字在三书说里都有它们的位置。”
①抽象字 三


②象物字
表 ③指示字 意 文 ④象物式 字 的象事字
⑤会意字
⑥变体字
①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②把表意字的一部分改为音符



文 ③在已有文字上加注义符
一定是独体 一定是名字 外不含别的含义
象意文字 通过描画物象来表达复杂和深层含义的文字。其特点是
“不能一看就明了,而是要人去想”。
形声文字 唐兰《中国文字学》:“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
。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 ,必归于声。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 类,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 积极意义:第一次打破了“六书”框子;概括了更多的汉字。 缺 陷:第一,认为汉字有形音义就一定有三种造字法。
第三章 汉字造字法
一、许慎《说文解字》的造字法研究
1.分析汉字构造是《说文》主要目的之一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 家,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今文经学家错误的汉字观点
“ “ “


















2.《说文》在研究造字方法上的作用
辑录小篆形体,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较原始的字形素材。


《说文》:比,密也。 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2)部首说——认为转注字即同一个部首内的字。
徐锴《说文系传》:“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谓老之别名有耆(qí),有耋(dié),有寿(壽),有耄 (mào),……诸字皆取类于老,则皆从老。”
示——神、祠、祭、祀、祝
(3)多音说——认为多音字就是转注字。 明人萧楚:“转其声而读,是转注也。”
目 喜
上 《说文》:人
眼,象形。
《说文》: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
肖 《说文》: 乐
《说文》:骨肉相似也,
也,从壴从口。 从肉,小声。
二、对许慎“六书”理论的研究 1.象形字的范围问题
《说文·叙》:“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下面的字是否是象形字:
(1)独体的描画事物形象并代表所描画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2)合体的部件有主次之分并表达名词含义的字是象形字。 (3)描画同一事物群体形象用来代表这一事物的字是象形字。
第三,方式不同:通假是临时借用,而假借一般是 永久借用。
第四,效果不同: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而假借不 会妨碍阅读理解。
难《说文》:“难,鸟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填《说文》:“填,塞也。《”荀子·君道》:“填抚百姓。”
(2)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创造新的汉字书写形体
不是造字法
字 为语言中的词制定书写符号
解 懈田 佃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这是争论了一千多年的老问 题,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几乎所有的可能想到的解释 都已经有人提出过了。在今天要想确定许慎或创立六书说者 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
又:“我们应该把转注问题看作文字学史上已经过时 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
6.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三、“六书”之外的造字理论 1.“四体二用”说
王筠《说文释例·六书总论》:“指事、象形、会意、形 声四者为经,造字之本也。”
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大致造字之始,无所 凭依。宇宙间‘事’与‘形’两大端而已。指其事之实曰指事 ,一、二、上、下是也;象其形之大体曰象形,日、月、水、 火是也。文字既立,则声寄于字,而字有可调之声;意寄于字 ,而字有可通之意;是又文字之两大端也。因而博衍之,取乎 声谐曰谐声;声不谐而合其意曰会意;四者,字之体止此矣。 ”积极意义:注意到了“六书”前四种与后两种的不同。
转注也。父”



(5)多义说——认为多义字的相通意义间相互注释为转注。
明人赵古则《六书本义》:“如恶本善恶,以其恶也, 则可恶,故转为憎恶之恶。”
王伯熙《六书第三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1 年第4期)的观点:
词在发展中,或演变出新的意义与词性,或分化出新的 读音等,人们改造旧字形再造新字,就是转注造字法。
缺 陷:第一,仅仅是修正、完善“六书”。 第二,将假借排斥在造字法之外。
2.“三书”说
(1)唐兰“三书”—— 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 《古文字学导论》(1935)、《中国文字学》(1949)
象形文字
“画出一个物件,或一些惯用记号叫人一看就能认识 是什么”的字是象形字。
画物件
画记号
象形文字的三大特点: 一定在本名以
铁18·1
合36493
合27151
6.异形组合法
将几个不同的事物形象描画在一起,表达一个复杂 或深层的含义,创造汉字。
合28863
合30000
乙8716
合6350
7.抽象符号法
描画抽象符号,靠抽象符号的数量、形状或位置关 系等表达意义,创造汉字。

甲504
合138
合102
8.绘形指示法
描画事物形象,并在其形体上加注指示性符号表达 意义,创造汉字。
萬 樊
解说本义,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意义上的理据。
西 才
《说文》:鸟在巢上。 《说文》:草木之初也。
分析字内结构,为研究造字法提供了构形依据与分析经验。
百 更
里 《说文》:十十
也,从一、白。
《说文》:居也。 从田从土。
《说文》:改也。从攴,丙声。
阐释、利用“六书”,为造字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合8155
加896
合8002
合13375
9.绘形改造法
描画事物形象,并对所描画的形象加以改造表达意 义,创造汉字。
合2585
前6·40·5
甲806
说文
10.绘形突出法
描画事物形象,突出其形体的某一部位,表达与该部 位有关的意义,创造汉字。
粹1173
合18918
铁121·3
甲3729
11.组字联义法
16.义变改造法
根据汉字意义演变分化的现实,添加新的义符或改造 原字的义符,表达新的意义,创造汉字。
被披 取娶 蛾峨 他她
17.借形表义法
根据读音相同相近的原则,借已有的汉字形体,表达 新的意义,创造旧形新义的汉字。
翁新
合12812
合499
18.借形改造法
根据读音相同相近的原则,借已有的汉字形体并加以 改造,表达新的意义,创造汉字。
字的造字法。 (7)古今造字法并不完全相同,要分别研究古汉字与现代汉字
的造字方法。
1.整体绘形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