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课 程 名 称专 业姓 名 周雨昕学 号指 导 教 师完 成 时 间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序言 (3)一、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 (3)(一)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观问题 (3)(二)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 (3)二、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为基础 (4)(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论证 (4)(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论证着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 (4)(三)当前必须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的国情为基础 (5)1.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5)2.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6)3.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途径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

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7)参考文献 (8)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摘要](一)马克思主义观的树立之所以十分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成败.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所树立的正确马克思主义观得益于科学的方法――“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坚持以与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斗争为力量源泉.(二)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的观点或看法。

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状况决定的。

向“老祖宗”请教,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向实践学习,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在破中立等是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一)马克思主义观;科学方法(二)高校辅导员;树立;马克思主义观引言实践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观正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而得出的观点和看法.回顾中国革命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紧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才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观.一、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理论指南(一)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观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世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是创立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诸多重要的见解和观点,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见地.中国革命的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密不可分,而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树立正是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人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他们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二)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实践证明而得出的科学真理,既然是真理其正确性一般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既然是个人的理解其正误就难以确保.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观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这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对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理论为研究核心的学说,而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企求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研究中悟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其次是两者性质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性无容置疑的科学真理而马克思主义观则有对有错,但凡正确的认识都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本质和规律而错误的认识则不然.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自我认识这两个方面:首先是运用方面,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石、以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为规范,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而形成的观点认识.其次是自我认识方面,马克思主义观是读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和看法,当然这也包括作者本人的自我认识和看法.鉴于作者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邃理解和反复论证,一般而言其观点的可信度是相对较强的,其理论价值也是经得起考验的.综合这两方面因素来看,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升华,所以中国共产党正确马克思主义观的树立除了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外还得益于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入研究.二、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为基础(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召唤着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和发展需要的探索等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形成的,它的正确树立是中国革命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非但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而且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像“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的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回答.比如,抗日战争阶段我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驱逐外敌实现民族的统一,要依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核心问题.当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当时的形势和以往的经验后给出了这样的的回答:以农村包围城市、坚持走群众路线.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说明了当时树立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正确的是科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认识到改革开放和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原则也就提出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基本动力这一基本原理为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论证着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促进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在有力地检验着这一观点的对错.在革命的河流中我们既能看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航行着的革命船只所起到的推进作用也能看到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掀起的惊涛骇浪所带来的危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都有力的说明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推进作用.王明的左倾主义错误和以“左”的路线为指导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害则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阻碍发展甚至带来灭顶之灾的血的教训.中国革命历程和发展建设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及相应的后果提醒我们应当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吸取精髓,从片面马克思主义观中吸取教训,以科学的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观,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发展中去.(三)当前必须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的国情为基础.当前我们必须对我国基本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至少要历经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走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程,且这上百年的时间中将呈现出特征各异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时至今日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的同时也都到了至关重要的阶段――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既能看到经济的不断繁荣也能看到社会矛盾的频发;既能看到由于追求进步而逐渐丰盛起来的物质文明也能看到由于利益熏心而逐渐枯萎的精神文明;既能看到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批优质人才的涌现而愈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能看到由于资源短缺、环境严重的污染而带来的发展障碍.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要妥善的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就必须在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这一基础之上重新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力争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引使我国的各项发展都在健康的道路上驰骋.1 什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许十分必要。

在我们看来,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观、发展观、本质观、特征观、结构观、体系观、功能观和命运观等等。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说明。

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内容。

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宣传观、研究观、运用观、捍卫观、坚持观和发展观等等。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从本质上说,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规律的说明。

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以上两方面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方面,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是后一方面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后一方面,则是前一方面在主体方面,实践方面的体现,前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方面上。

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框架。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两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观的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其解决也都与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有直接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

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错误的、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两类。

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和看法)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对待马克思主义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或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2 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性首先,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决定的。

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