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和力的关系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运动和力的关系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因此说法正确的是①④,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O点的左侧光滑,O点的右侧粗糙。有8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的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左侧,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1上。经观察发现,在第3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4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5.一物体自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0
A.在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B.在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C.在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D.在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0-5s,物体沿正向运动,5-6s沿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
【详解】
A.将匀速运动的8个小滑块作为一个整体,有

解得

故A项错误;
B.当滑块匀速运动时,处在光滑地带上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都为零,处在粗糙地带上的滑块间的轻杆上的弹力不为零,且各不相同,故B项错误;
C.对8个滑块,有

代入 ,解得

故C项错误;
D.对8个滑块,有

解得
再以6、7、8三个小滑块作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滑块匀速运动时,各段轻杆上的弹力大小相等
C.第2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到第3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8个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D.第1个小滑块完全进入粗糙地带到第2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5和6两个小滑块之间的轻杆上的弹力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CD.对煤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煤块A达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
位移
故不可能与传送带共速,煤块A一直以 向下加速,达到底部的时间设为 ,则有
解得
达到底端的速度为
对煤块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煤块B达到底部的时间设为 ,则有
解得
所以A先达到底部,选项CD错误;
A.煤块A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煤块B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A.煤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
B.煤块A、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C.煤块A比煤块B后到达传送带底端
D.煤块A运动至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B.煤块A开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方向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煤块B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方向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
A.若粘在木块A上面,绳的拉力不变
B.若粘在木块A上面,绳的拉力增大
C.若粘在木块C上面,A、B间摩擦力增大
D.若粘在木块C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无相对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
F﹣3μmg﹣μ△mg=(3m+△m)a
可知,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质量都变化,加速度a都将减小.

故D项正确;
3.传送带广泛的应用于物品的传输、分拣、分装等工作中,某煤炭企业利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传送带进行不同品质煤的分拣,传送带以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现有两方形煤块A、B(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顶端静止释放,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错误;
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
5-6s的位移
总路程为
B正确;
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
平度速度为
C正确;
D.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D错误。
故选BC。
6.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C,使三者由静止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的质量为1kg
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错误;2-5s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和4-5s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为1kg,2-4s内的力F为0.4N,故A、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错误.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③当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④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Βιβλιοθήκη 案】B【解析】【分析】
【详解】
①②.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
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所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③错误,④正确。
所以煤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选项A正确。
故选A。
4.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B.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受F、摩擦力μmg、绳子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T=ma
解得
T=F﹣μmg﹣m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