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研究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研究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研究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其成立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而自贸区的成立预示着离岸金融市场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市场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大致出台,其中亮点很多,本文将结合最新颁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政策研究
一、前言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并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

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根据自贸区改革方案,离岸业务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而如何构建和完善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政策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历史及发展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律法规管制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离岸金融业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跨国银行为了避免国内对资金融通及银行发展的限制,开始在特定的国际金融中心经营所在国货币以外其它货币的存放款业务。

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计价的离岸存款业务迅速增长。

到了80年代,随着国际银行业设施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离岸金融业务将所在国货币也包括进来。

而离岸金融享受税收上的优惠也是离岸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全球六十多个离岸金融中心主要分为三类:以伦敦和香港为代表的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中心,以纽约,东京,新加坡为代表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以及巴哈马,开曼群岛为代表的避税天堂型离岸金融中心,具体特点分析如下: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运作和监管模式分类:
鼓励类产业投资目录的企业15%的税率优惠。

但是由于上海自贸区不同于深圳前海合作区,因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为了在改革、发展和创新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多的是制度创新,而所得税优惠本身是比较特殊的优惠政策,并不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意义。

最终国务院正式公布的自贸区总体方案没有15%税率优惠和个人免税店政策,这是因为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并不是传统的由优惠和特殊政策构成的“政策洼地”,而是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二)最大政策亮点是分期缴纳所得税。

分期缴纳所得税政策,包括股权激励分期缴纳所得税和资产评估增值分期缴纳所得税,是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体系的最大亮点。

国务院公布的方案明确指出:“对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

”这个政策对企业来说,之前一年内要缴清的税款现在可以分5年交,现金流压力骤减,同时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这相当于获得政府的一笔无息贷款。

这一政策必将吸引内外资企业入驻自贸区,同时也将减轻已在自贸区开展业务的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此项政策对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诱惑力更大。

而股权激励分期缴纳所得税的主要受惠方是个人,这将是自贸区吸引创业者的重大措施。

(三)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更加开放。

借鉴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实行免于常规海关监管的理念,上海自贸区会争取形成更为开放的税收政策体系。

包括:在与贸易自由化相关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资金、外汇管制等)方面给予企业各类优惠政策;对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企业或其项目子公司满足条件的融资租赁出口货物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完善并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范围等。

同时,国务院批准的方案中也提出:“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这些政策将促进上海自贸区成为上海发展总部经济、港口经济,推进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的最好平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将得益于目前上海自贸区实施的税收优惠政
策,而随着税收政策优惠在自贸区的逐步制定和落实,随之港口、航运、机场、商贸等行业的配套发展都将直接使企业受益。

同时离岸金融的创新或将推动大量企业进入试验区开展相关业务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 量化宽松环境下的金融政策及市场新走向. 华创证券. 2010年11月09日
[2] Lanbo Yang and Robert M. Oberlies,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I): new developments, Fredrikson & Byron PA, January 7 2014
[3] 龚维松. 上海自贸区税收优惠推想. 上海证券报 2013年9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