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泱泱大国,从《山海经》记载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经历了很多文化的变更,如今政治文化也渐渐占了主导地位。

所谓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政治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主导思想。

从总体来看,政治文化由三个大的取向或七个小的取向构成。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也只是对于自己的取向所认知的政治文化,但由于小的认知就会聚集到对政治体系的认知,进而衍生出“中国梦”这个特定的代名词。

对于中国,我们从来不缺乏梦。

梦,有很多形式去表达。

但造梦是重要的,过程是艰辛的。

梦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能想象的,对于我们来说是虚幻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造梦的机会。

中国梦呢?它到底是什么,我想它不仅仅是以政治为背景,还会有其他作为依据进行推出,从小学的作文开始至现在我们所深刻探讨的这个话题,有着深刻的内涵。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其阐述了许多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首先.从中国梦的提出背景看。

1.道路背景: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实现中国梦走“老路”必穷,是死路;走“邪路”必乱,也是死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理论背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的中国道路在摸索和创新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所以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理”。

如今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地知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

3.制度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不得不说,制度是历史的河床。

正是有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渊源流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的制度也在不断的修缮。

所以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实现中国梦。

其次,从中国梦的特点和出发点、落脚点看。

习总书记说:中国梦追根究底是人民梦。

1.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仅仅联系在一起。

因此“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2.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

然后是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看: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余年的历史,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各阶级、党派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其中有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有维新变法的制度性改良,也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注意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必然要靠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最后是从“中国梦”实现的根本要求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对于人类幸福的最大化也很有帮助。

这是一个大民族大国的伟大政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完整表达模式。

传统文化既是文化传统这是错误的,我们对于文化正处在一个比较盲目认识的阶段,仅是慢慢不断的接触新的文化,没有深入的思考文化的内涵。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努力的去思考,去研究。

中国文化悠久,但不能阻止其他国家文化的侵入,因此我们要在自我创新的同时,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更是大家的梦。

中国梦,我的梦。

以上便是我对文化角度的中国梦的了解,谢谢。

历史1505刘云香
旅游管理专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