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朝1330年地图及其说明
张书林编辑
元时期1330年图说
本图以《元史地理志》所载文宗至顺元年(1330)版籍为准。
其时“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
有一,……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
二十七。
”
中书省甘肃、辽阳、河南、岭北等处相继建立行省后,中书省辖境遂限于河北、漠南、山东、
山西。
岭北行省大德十一年(13 0 7)置和林行省,治和林(蒙古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1235年后
辖东起哈刺温山(大兴安岭),西至也儿的石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新疆部分、俄罗斯西
伯利亚地区。
辽阳行省至元初曾置东京行省,旋罢。
二十三年再立,同年罢。
二十四年(12 8 7)复置,改
称辽阳,治辽阳路(今辽阳市)。
辖境相当金东京、咸平、上京三路和北京路的大部分,西北起大
兴安岭外兴安岭,东南抵海,接高丽境。
河南江北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割中书省之河南、江淮、湖广二行省之江北立,治汴梁
路(今开封市)。
辖境有今河南省河南部分和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江北部分。
见1280年图说。
陕西行省四川行省至元十八年(1281)分陕西四川行省为陕西、四川二省,其后一度再合为
一,二十三年又分为二。
陕西行省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西安市),辖境相当金陕西五路及南宋
利州路部分地,东起山陕间黄河,西包河挑,南起大巴山,北包鄂尔多斯草原。
四川行省治成都路,
相当宋成都、潼川、夔州三路及利州路一部分,今四川省的大部分。
见1280年图说。
甘肃行省景定二年(12 61)立西夏中兴行省于西夏故地,治中兴府。
其后屡罢屡置,至元十
三年(12 8 6)徙省治于甘州路(今张掖),改称甘肃行省。
辖境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河西
地区和内蒙古西部。
云南行省因旧。
辖境在今缅、泰境内有所扩展。
见1280年图说。
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行省,徙治杭州。
二十三年还治扬州,复称江淮行
省。
二十六年再徙杭州,二十八年(1291)割江北州郡隶河南行省,改称江浙。
大德三年(129 9)
罢福建行省,以其地并江浙。
辖境相当宋两浙西、两浙东、江南东、福建四路,今浙江福建二省、
上海市和安徽、江苏的江南部分。
江西行省因旧。
辖有今江西大部广东大部分地。
湖广行省至元十八年移治鄂州,后改武昌路(今武汉市武昌)。
辖境有今湖甫、广西、海南三省、贵州省的大部分、湖北、广东各一部分。
见1280年图说。
又有征东行省,大德三年初置于高丽,未几罢;至治元年(1321)复立。
此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不改变其原有政权机构与制度,故与一般行省性质不同;应视作藩属国。
甘肃之西又有哈密力、北庭都元帅府(别失八里)、哈刺火州之地,不属行省。
至元二十五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分设三道宣慰司:1.吐蕃等处宣慰司即脱思麻宣慰司;2.吐蕃等路宣慰司即朵甘思宣慰司;3.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即乌思藏宣慰司。
脱思麻司辖有青海黄南州至四川阿坝州之地。
朵甘思司辖有青海果洛州、玉树州至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之地。
乌思藏司辖有西藏大部分和克什米尔之地。
宣慰司下辖有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府等建置。
东道诸王自至元二十八年平定乃颜之乱后,已在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节制之下。
西北窝阔台汗国已于1309年破灭,领地大半为察合台汗国所并。
察合台汗国已与元朝通好称藩。
其地东接别失八里哈利火州,西尽阿姆河,南抵昆仑山,北抵库克恰腾吉斯(巴尔喀什湖),西北与钦察汗国,西南与伊利汗国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