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Scl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Scl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Scl 【摘要】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迄今为止还未十分明了,其基本病变主要侵犯结缔组织及其小血管,致使多数脏器常常可以受到侵犯。

为了提高pss的诊断水平,我们参考douvas的方法进行改良,建立了血清抗scl-70抗体测定法,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抗scl-70抗体;硬皮病
pss患者的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抗单链rna抗体、抗着丝粒抗体、抗核仁抗体以及抗scl-70抗体。

由于迄今仅自pss患者血清中测到抗scl-70抗体,而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均未能测出,所以现认为检测抗scl-70抗体对pss
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1临床资料
1.1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pss患者抽取45例,其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40例。

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5岁。

病程1-20年,平均8.3年。

均符合风湿病协会诊断和治疗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

每例均做了胸部x线摄片,24例有肺间质纤维化。

33例做了双手关节x线检查,18例有末端指骨吸收,1例有皮下组织钙质沉着。

13例做了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6例有心肌损害。

血清肌酶谱检查有45例、肌电图检查为7例、肌肉活检为4例,发现8例有肌炎征象。

在13例做x线钡餐造影者中,10例有食管
功能障碍。

1.2非pss的结缔组织病患者177例,其中干燥综合征4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雷诺氏病、多发性肌炎各12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各11例,皮肌炎、白塞氏病各有8例。

1.3非结缔组织病患者145例,其中病毒性肝炎100例,急性、慢性肾炎18例,尿毒症10例,肺部感染5例,重症肌无力2例,其他内科疾病包括发热待查、白血病、溃疡病等10例。

体检正常者60名。

2方法
2.1scl-70抗原的制备临床上采用重150-200克的大鼠断头放血后取出肝脏,以匀浆器打碎细胞膜,保存细胞核。

双层尼龙纱布过滤后,加入2.2%蔗糖溶液27000r/min进行离心60分钟,取出细胞核,再经超声粉碎仪破核,以10000r/min进行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福林-酚试剂测蛋白浓度为7.6-12.6mg/ml,储存-20℃冰箱中备用,以上操作均在4℃下进行。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所提取的抗原,凝胶浓度10%,电泳缓冲液为含0.1%十二烷基磺酸钠的0.1m磷酸盐缓冲液,ph值7.1,电泳3-4小时后,用三氯醋酸-磺基水杨酸-甲醇-水固定蛋白,银染法染色,显示三条区带。

2.2抗scl-70抗体测定以0.01m磷酸盐缓冲液配制0.4%琼脂糖板,用标准抗scl-70抗体血清及血清样品与提取的scl-70抗原做
免疫双扩散测定。

先在室温下孵育24小时,然后用生理盐水或5%柠檬酸钠溶液漂洗24小时,再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标准抗体与抗原可见清晰沉淀线,籍此即可以判断血清样品中有无抗scl-70抗体。

另外,用兔胸腺提取物作为抗原,其蛋白浓度为60mg/ml,用常规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标准血清及血清样品,在室温下孵育24小时后,判断结果,并与上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3结果
3.1用我们建立的方法测定,45例pss患者中30例抗scl-70抗体阳性,阳性率66.7%。

以rte作为抗原,用常规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20%。

177例非pss的结缔组织病、145例非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及60名正常人血清抗scl-70抗体均为阴性。

表明本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2在30例抗scl-70抗体阳性的pss患者中,有29例抗核抗体呈现出阳性,26例抗核抗体型为细颗粒型,其中有6例细颗粒在核周边密集成环。

在15例抗scl-70抗体阴性的患者中,只有3例抗核抗体阳性。

显示两种抗体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3.3在合并的其他组织脏器损害中,抗scl-70抗体阳性者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所占比重21/30,比例为70.0%,与指骨末端吸收发生率所占比重16/26,比例为61.5%相比较明显高于抗scl-70抗体阴性患者,后者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所占比重为3/15,比例为20.0%,指骨末端吸收发生率所占比重为2/7,比例为28.6%。

4讨论
4.1scl-70抗原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一种可溶性碱性核蛋白,迄今为止仅自pss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scl-70抗体,因此国外有些文献上称此抗体为pss的“标记抗体”,但其阳性率仅在18-30左右。

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国外生产的rte、按国外报告的方法对本组45例pss患者进行测定,抗scl-70抗体阳几天率为20.0,而用我们建立的方法进行测定,阳性率高达66.7%。

这可能同我们对抗原制备和免疫双扩散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有关。

4.2用rte作为抗原进行抗scl-70抗体测定,方法虽然简便,但由于rte中含有整个细胞的蛋白质物质,所以scl-70抗原的纯度很低,试验中rte蛋白浓度需高达60mg/ml。

我们在自大鼠肝脏匀浆提取抗原过程中,先加入2.2%的蔗糖溶液,之后进行高速离心,取得细胞核后,再经超声粉碎细胞核,离心去除核膜等非scl-70
抗原物质,故所得的scl-70抗原纯度远比常用的兔胸腺提取物为高,试验时所用scl-70抗原的蛋白浓度仅为7mg/ml。

我们所提取的scl-70抗原在聚丙酰胺电泳中,仅显示有三条区带,也说明纯度比rte高。

一般做免疫双扩散试验时,根据肉眼观察有无沉淀来判断阳性结果,对一些细而浅的沉淀往往不易看出,容易误报为阴性结果。

为了避免这一弊端,我们加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染色后沉淀线清晰可辨,对于提高抗scl-70抗体的阳性率有很大帮助。

scl-70抗原和抗核抗体的抗原均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核蛋白,所以两者的血清抗体结果比较一致。

我们发现血清抗scl-70抗体阳性的pss患者中,他们的抗核抗体型大多数为细颗粒型,有一部
分在核周边密集成环,与一般抗核抗体呈现的斑点型不同。

至于这种细颗粒型的出现是否对pps具有特异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q。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