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及公路选线习题参考解答
答: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这样,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铁路初期投资。对于可以逐步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初、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
wq’=t,wq”=(3+g,且不小于t;
解:
=(+×20+×202)×
=(N/t)
=(+×20+×202)×
=(N/t)
(t)
取 (t)
起动检算:
取
(t)>2930t
能顺利起动。
到发线有效长检算:
(t)>2930t
不受到发线有效长限制。
17.单位合力曲线是按什么线路条件计算与绘制的当线路上有曲线、坡道、隧道时为什么能使用,如何使用
(1)计算牵引质量,并进行起动与到发线有效长检查(按无守车考虑)。
(2)计算牵引净重和列车长度。
解:(1)查表12-1,VJ=43.0km/h,FJ=,Fq=,P=138t,LJ=20.4m
=(+×43+×432)×
=(N/t)
=(+×43+×432)×
=(N/t)
(t)
取 (t)
起动检算:
(t)>1900t
车辆采用滚动轴承;当考虑列车牵引质量时,即列车满载,所以为重车:
=++2)g
=+×50+×502)×10=(N/t)
列车平均单位基本阻力为:
(N/t)
(1)列车在平直道上:w=w0=16 (N/t)
(2) w= w0+ wj=16-3×10=-14(N/t)
(3)(a)
w= w0+ wj+ wr=16+4×10+= (N/t)
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分:一列车到达车站中心起到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中心的最小间隔时分。
列车会车间隔时分:一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中心起到该车站向原区间发出另一列车时的最小间隔时分。
满轴系数:快运货物、零担、摘挂列车的货物质量与普通货物列车的货物质量的比值,称为满轴系数
扣除系数:开行一对(或一列)旅客、快货、零担、摘挂列车,在平行运行图上占用的时间与一对(或一列)普通货物列车占用时间的比值。
铁路及公路选线习题参考解答
铁路与公路选线习题解答
一、铁路选线设计部分
1.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答:(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20.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行车时分,为什么要加起、停附加时分
答:因列车在车站起动及进站停车时相差较大,所以要加起停附加时分。
21.根据《铁路选线设计》教材P38图1-12的单位合力曲线图,用均衡速度法,求甲乙两站间的往返行车时分。线路平纵面图如下:
解:注意的问题:1)根据加算坡度查均衡速度;
2)时分计算中,距离的单位为km。
电阻制动,在2‰的下坡道,列车的均衡速度是40km/h,以65km/h速度进入时列车会减速。
19.简述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行车时分的基本假定。
答: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行车时分的基本假定是:假定列车在每一个坡段上运行时,不论坡段长短,也不论进入坡段时的初速高低,都按该坡道的均衡速度(或限制速度)作等速运动考虑。
=++2)g
=+×48+×482)×= (N/t)
车辆采用滚动轴承;当考虑列车牵引质量时,即列车满载,所以为重车:
=++2)g
=+×48+×482)×=(N/t)
列车平均单位基本阻力为:
(N/t)
10.列车资料如9题,若列车长度为730m,当牵引运行速度为50km/h时,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列车平均单位阻力。
23.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什么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那些为什么它们是主要技术标准
答:铁路设计的基本标准是对铁路输送能力、工程造价、运营质量以及选定其他有关技术条件有显着影响的基本要求和设备类型。
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甲乙:
1=0,1=86km/h;
‰;2=63km/h
3=1,3=78km/h;
(min)
乙-甲:
3=0,1=86km/h;
‰;2=79km/h
1=-1,3=84km/h;
(min)
(min)
22.名词解释: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输送能力、运行图周期、控制站间、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分、列车会车间隔时分、满轴系数、扣除系数。
答:单位合力曲线按列车在空旷地段平直道上运行时所受的单位合力与速度的关系曲线。
当线路上有曲线、坡道、隧道时,根据列车运行地段的线路平纵面具体情况,计入因坡道、曲线、隧道等附加阻力而换算得到的加算坡道阻力。此时只需将合力曲线图的纵轴移动一个10ij值即可。ij为正值时,纵轴向左移动10ij值;ij为负值时,纵轴向右移动10ij值。这时原来各条c=f(V)曲线对新的坐标轴关系,就是列车在ij坡道上运行时的单位合力曲线。
i=-5‰的限制速度为81km/h。
(3)
牵引状态,在6‰的上坡道,列车的均衡速度是63km/h,以40km/h速度进入时列车会加速;
牵引状态,在5‰的上坡道,列车的均衡速度是68km/h,以75km/h速度进入时列车会减速;
惰性状态,在2‰的下坡道,列车的均衡速度是71km/h,以75km/h速度进入时列车会减速;
答:铁路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
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运行图周期:一对普通货物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分,用TZ表示,TZ=tW+tF+tB+tH.。
控制站间:运行图周期TZ值最大或通过能力N最小的区间。全线(或区段)的通过能力,应按控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计算。
答:货运量: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上、下行分别由下式计算:
(104t/a)
式中Ci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104t/a)。
货物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可根据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Ci(104t/a)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i(km)按下式计算:
(104a)
轮周牵引力:使机车前进的牵引力是机车重力使动轮粘着于钢轨上而产生的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力,故称为轮周牵引力。
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列车运行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遇到的阻力。在列车运行中总是存在的。
3.铁路设计时,如何考虑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
答:当列车运行速度为60km/h时,机车的最大牵引力为255100N;
当列车运行速度为80km/h时,机车的最大牵引力为142200N;
7.简述构成列车运行基本阻力的因素。
答:构成列车运行基本阻力的因素是: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摩擦阻力、车轮在钢轨上的滑动摩擦阻力、轨道不平顺与车轮踏面等引起的冲击和振动阻力以及空气阻力构成。
因这些标准对铁路能力大小起决定作用,因而是主要技术标准。
24.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运行图,它有什么特点试画出该种运行图的示意图。
答: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平行成对运行图,它的特点是:假定线路上运行的都是普通货物列车,往返成对且同一区间同一方向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
25.为什么铁路通过能力要有一定的储备量,试简述其原因。
(2) (‰)
(‰)
12.现有一坡段,其长度为1250m,i=‰。该坡段上有一曲线和隧道,曲线α=35°42’,R=800m,Kr=498.47m;已知隧道单位空气附加阻力 =t。问该坡段的平均加算坡度是多少
解: (‰)
(‰)
13.分别简述空气制动与电阻制动的特点及其主要用途。
解:空气制动的特点:制动力大,当速度为零时,仍可产生较大的制动力;主要用途:区间限速、紧急制动、进站停车;
(1)列车在平直道上运行;
(2)列车在纵断面为3‰的下坡道,平面为直线的路段运行;
(3) 列车在长度为1200m,坡度为4‰的上坡道上行驶,该坡道上有一个曲线,列车分别处于下图中的(a)、(b)、(c)路段;
解:将V=50km/h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2)g
=+×50+×502)×10=40(N/t)
能顺利起动。
到发线有效长检算:
(t)>1900t
不受到发线有效长限制。
(2)牵引净载为:
列车长度为:
16.某设计线为单线铁路,ix=8‰,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站坪最大加算坡度为iq=‰,计算牵引质量,并进行起动与到发线有效长度检查(按无守车考虑)。
[资料]确计算牵引力Fj=308000N,起动牵引力Fq=409500N,计算速度Vj=20km/h,机车长度Lj=21.1m,机车质量P=138t,车辆每延米质量qm=m,
3惰性状态,75km/h速度进入2‰的下坡道;
4电阻制动,以65km/h速度进入10‰下坡道。
答:(1)图中的5条曲线分别是:牵引运行时的单位合力曲线、惰力运行时的合力曲线、电阻制动合力曲线、空气制动合力曲线、电阻加空气制动合力曲线。
(2)
牵引运行i=+5‰的均衡速度为68km/h;
惰力运行i=-1‰的均衡速度为0km/h。
电阻制动:特点:制动特性稳定,可根据需要提供必须的制动力;制动力大小是速度的函数,低速运行时,制动力迅速减小;主要用途:用于区间调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