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题(上期期末)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选对得2分,共40分)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据此回答1~3题: 1.“嫦娥一号”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大致相等C.开罗烈日当空,阿拉斯加午夜深沉D.潘帕斯草原上太阳正从东北方向升起2.根据西昌的气象气候特点及卫星发射所需要的条件,推测西昌卫星发射的最佳季节为:( ) A.7月~8月 B.8月~9月 C.10月~次年5月 D.6月~7月3.“嫦娥一号”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57小时左右,最终成为环月球卫星,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选择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的最大好处是:( )A.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B.可对月球全表面拍摄和探测C.可充分利用月球自转的离心力D.可快速地传回卫星探月信息读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图1),回答4~5题4.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55°SB.35°SC.55°ND .35°N5.当该地的昼长为图中的③弧线时,此时:A.巴西高原处在湿季B.北印度洋洋流由东向西流 C .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D.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 (图2),回答第6题。
6.下列气候类型在两大洲均 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7~8题。
地点 经、纬度 海拔高度 ① 22°N ,116°E 1500—2000m ② 42°N ,118°E 600—1000m ③41°N ,90°E2200—2600m7.①②两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 8.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量C.光照D.坡向读我国西北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与成都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源不足D.土壤肥沃10.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55°图1图2A.沿太阳辐射强地段分布B.沿自然资源丰富区分布C.沿河流、绿洲与山麓分布D.沿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11.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图4)。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12~13题。
单位产品成本(元)与城市中心的距离(km)图412.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 c、a、b C. c、b、a D.b、a、c13.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D.该城市东侧交通通达度比西侧高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判断14~15题。
14.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水平15.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图5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
读图5,回答16~17题。
16.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7.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年图5图6下图是四地区1月、7月气温及7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A.①是孟买B.②是墨西哥城C.③是伦敦D.④是悉尼19.四地区中最可能使用欧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回答20~21题。
20.影响该海域沿海地区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区封闭程度B.蒸发量C.河流径流量的变化D.洋流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正确者,得1分,共30分)21.根据上题资料,该海域污染比较严重,原因可能有:()A.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B.全球气候变暖C.入海河流上水利工程的建设D.石油泄漏全球的气候在不停地变化。
据此回答22~23题。
22.下列地理事实能说明当时地球气候正处在冰期的是:()A.冰川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B.冰川由平原向高山后退C.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的大D.黄河流域出现凌汛现象23.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有:()A.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B.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变得湿润C.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D.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读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登陆示意图,回答24~25题:24.下列因素可能会增加沿海风暴潮强度的是()A.适逢天文大潮前后B.我国正盛行东南季风C.洋流和地转偏向力D.沿海珊瑚礁和红树林25.“桑美”从增强为超强台风到登陆期间,台北:A.风力不断增强B.风力先增后减C.风向由东南风逐渐偏向为西北风D.风向由西北风逐渐偏向为西南风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05年10月8日8时50分左右,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突袭”南亚。
震中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相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95公里,震源位于地下10公里处。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6题。
26.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约为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B.航行在印度洋的船上乘客先是上下颠簸,然后前后左右摇晃C.该地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D.该地震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材料一:下表表示中国同韩国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变化及其比较: 材料二:韩国政府的农村工作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其措施有:①根据农民的需要因地制宜设计经济发展项目 ②建立奖勤罚懒机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 ③推荐节地、节能、节财的农村住房设计。
据此回答28~29题。
27.表中反映的信息准确的是:( )A.中国政府对农村工作不重视B.中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加大C.韩国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同步D.韩国的城市化停滞不前 28.韩国推荐节地、节能、节财的农村住房设计,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B.创建更多的形象工程 C.保护和节约耕地 D.减轻农民的负担 图10为我国部分省(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 比重示意图,读图10,完成29~30题。
29.上述省(市)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主要有:A.自然条件优越B.社会经济发达C.水陆交通方便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30.人口老龄化的省(市),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A.社会负担加重 B.经济发展缓慢C.劳动力短缺D.文化医疗水平下降说明:选择题答案必须要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上,只需要交 答题卡 与 答题卷。
三、综合题:(共6道题,满分80分)31、读某区域图,AB 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该河流左岸侵蚀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_____________。
其流向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_______________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
(4)该河流 (会/不会)发生凌汛,原因是 。
(3分)32、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的比中 国 韩 国 1995年 2.5:1 1:0.87 2004年3.3:11:0.9415 40503030 25 25 40 20AB C 图10911(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 。
(2)试分析A 、B 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 。
(3)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试分析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
减缓该环境问题,有人认为载种草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原因。
(4)我国七月极端最高气温49.6℃出现在图中C 地,C 地所在地形区为 ,该地出现极端气温的原因是。
。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世界某区域图(如图11)材料2: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世界三大夏都之一,城区在沿海地带狭长分布。
(1)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原因。
①从地形讲 (2分) ②从海陆位置讲 (2分) ③图12中最能反映索契气候的是 幅。
(1分)(2)俄罗斯东部著名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与索契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极大,试述: 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气候类型是 (1分) ②该气候的特点是 (1分) ③该气候的成因是 。
(1分)(3)2007年7月4日,索契获得2014年冬奥会举办权,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已具备的优越自然条件。
(4分)①气候方面 ②地形方面(4)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无不希望在索契捞回一年中的夏日阳光,试分析其原因。
(2分) 34、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