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6.国际信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高利贷信用
货 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 币
银 行
2.高利贷信用的特征

3.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4.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商业信用
货 币 银
1.含义 企业间用赊账和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
2.特征 信用范围局限于企业;


挂帐信用
书面信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信用工具种类

币 银
(1)短期信用工具
行 (2)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
学 (3)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短期信用工具
货 币 银 行
学 短期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 银行票据
信用证
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 融通票据

信用

银 行
信用、利息 与利息率
利息与利息率 利率理论

我国的利率体制 改革
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利息的含义及其来源 利息率及其计算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利率的种类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我国的利率体制
3.优越性
银行信用规模大,不受运动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
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4.信用工具
银行券、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国家信用
货 1.含义
币 银 行
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2.特征
学 信用主体是国家,债务凭证流动性高,风险小
3.信用工具
国债、国库券、专项债券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银 行
Chapter 3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货 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
币 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银 行 学
初步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征及其功能。 明确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掌握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单利法 S=P(1+r×n)
(2)复利法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三、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币 银 行
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供求关系
学 3、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5、国际收支状况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四、利率的种类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消费信用
货 1.含义
币 银
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学 2.消费信用主要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信用卡
消费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国际信用
货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它本质上是资
币 本输出的一种方式。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及其形式、特别是商业信用 和银行信用的关系,信用工具和利息率决定理 论以及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本章学习难点:
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的区别。 主要的利率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结构安排
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货 1.信用的字面解释

银 行
2.信用的社会学解释
学 3.信用的经济学解释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 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以偿还为条件 支付利息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二、信用的形式

币 银 行
1.高利贷信用 2.商业信用
学 3.银行信用
4.国家信用
5.消费信用
2.利息来源 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利润的一部分,是剩 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二、利息率及其计算
货 1.含义
币 利息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银 2.利息率的计算

利息率= 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 100%
学 利率可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利率计算可分:
行 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
学 信用载体是商业票据,与产业资本运动相一致;
3.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规模有限;
商业信用运动方向受到限制;
商业票据流通局限在一定范围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银行信用
货 1.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币 银 行 学
银行等信用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2.特征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信用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1.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2.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支票
旅行支票
商业信用证 旅行信用证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货 币 1.促进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银 行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学
3.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4.调节经济结构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货 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来源 币
银 二、利息率及其计算
行 学
三、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四、利率的种类
五、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来源
货 1.利息的含义
币 节欲论

时差利息论

流动偏好论

马克思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货 币
第一节 信用
银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行 学
第三节 利率理论
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第一节 信用
货 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币
银 二、信用的形式
行 学
三、信用工具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银 1.国际商业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行 2.国际银行信用

(1)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2)进口信贷
3.政府间信用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三、信用工具

币 银
1.信用工具的演变

学 2.信用工具种类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信用工具的演变

币 银
口头信用
货 币 银 行 学
利率的种类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美国的实际利率
货 币 银 行 学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五、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币 银 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