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节日冬至节气课件

传统节日冬至节气课件


第叁章节 冬至节气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 然偏迟。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 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 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 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一候蚯蚓结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
冬至三候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 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 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 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第肆章节 冬至节气节日饮食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 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 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 “翻”过去
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 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 圆”、“圆满”之意
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 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 “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山东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 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滕州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 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 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辣椒油、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
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
北方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
南方大部地区6℃至8℃左右
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
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
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 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10℃以上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 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节气划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 节令。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二十四节气”
冬节
亚岁
八节
节气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 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 到达一年的最南端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 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传统节日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是时年八节 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
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祖先像
香炉
供品
冬至节气南方习俗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 至肉的风俗
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 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 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 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节日饮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 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
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古人喜贺冬至,今人虽多不以为节,但冬节再怎么说 也是“时年八节”之一,吃货们还是不会放过这有着 各种冬至特色美食的节日的
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斗 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与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 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第贰章节 冬至节气节气习俗
南方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 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 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 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北方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 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 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 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台湾糯糕 江西麻糍 四式汤圆
浙江台州擂圆
江苏苏州酿酒
安徽合肥吃冬至面
闽南地区的汤圆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合肥南瓜饼
汇报完毕,谢谢欣赏
Winter Solstice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 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 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
北方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 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 至舍药留下的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 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 个疫鬼最怕赤豆,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传统节日冬至节气
Winter Solstice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冬至 历史 渊源
CONTENTS


冬至
冬至
节气
气候
习俗
特征

冬至 节日 饮食
第壹章节 冬至节气历史渊源
人文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 “小年”
相关主题